7月30日 泉(quán)![]() “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及圣人之言?!背鲎浴盾髯?榮辱》。意謂短繩不能用來汲深井中的水,才智凡庸的人不能同他談圣人的言論。 這里的“泉”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形體都像山石間的一個泉眼,泉水由里向外流出。黃約齋在《字源》中說:“泉字是洞中流出來(水)的象形,那洞本來是方形而平頂,后來變成扁圓而有頂,這才終于成了現(xiàn)在這樣的白下水?!毙∽渫鉃槿坌?,其內(nèi)的“T”形,也是表示水流如注的意思,到了楷書階段,就根本看不出泉眼淌水的意思了。 “泉”字的本義是“泉水”,如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币馑季褪牵喝A山洞的下面平坦開闊,有一股泉水從山巖的旁邊流出來。 在古書中常有“泉下”、“泉路”這樣的詞,指黃泉之下,也就是地下。如杜甫《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詩:“便與先生應(yīng)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另外,在漢代貨幣的名稱為“泉”。 淚如泉涌 李準素有“三句話叫人落淚”的本領(lǐng)。在表演藝術(shù)家常香玉“舞臺生涯五十周年慶祝會”上,前來祝賀的文藝界名流中,謝添和李準不期而遇。謝添便一把拉過李準說:“李準,我想當(dāng)眾試試你,你說三句話,能讓常香玉哭一場,我才服你!” 只見李準款款說道:“香玉,咱們能有今天,好不容易啊!說起來,你還是我救命的恩人呢! ——我十來歲那年,跟著逃荒的難民群到了西安,眼看人們都要餓死了,忽然有人喊:“大唱家常香玉放飯了!河南人都去吃吧!”嘩——人們一下子都涌去了!我捧著粥,淚往心里流,想日后見了這個救命恩人,我得給她叩個頭!哪里想到,文化大革命中,你被押在大卡車上游街,讓你坐‘飛機’!我站在一邊心里又在落淚——我真想喊一句:“讓我替她吧,她是俺的救命恩人啊!” “老李、你……別說了!”常香玉猛然打斷了李準的話,捂住臉、轉(zhuǎn)過身,滿臉淚水滾了下來,已經(jīng)泣不成聲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