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升(shēng)![]()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背鲎詮埦琵g《望月懷遠》。意謂有情人遠隔天涯,但睹一輪明月,同時相思,其心心相印之情,真摯纏綿,萬里相牽。 這里的“升”是象形字。甲骨文與金文的形體大同小異,都為“斗”字,就象一把頭朝上、口朝左的大勺子。因為“升”小于“斗”,所以加小點(表容納或散落之物)以示區(qū)別。小篆和楷書的形體是由金文演變而來,卻很難看出“大勺”的樣子了。 “升”字的本義就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也可以引申為“量具”。如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谷》:“良地一畝,有子五升”。意思是說:一畝好田地,要用五升好種子。 至于說“上升”、“提高”義則是這個字的假借義。如《詩經(jīng)?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意思就是象日上弦,象日初升。 在古書中,??梢钥吹健吧痢币辉~,舊指宦途的得失。如李白《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br> 升堂入室 陳垣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是老一輩史學大師。他七歲時,開始入私塾讀書。私塾館里學的是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jīng),方法是死記硬背。有一次,童年的陳垣因為沒有背熟《尚書》,怕受老師的責打,躲在廟里不敢去上學。 他并不是一個偷懶的學生,天資也很聰明,只是不顧意受私塾的那一套清規(guī)戒律的束縛。13歲時,他偶然發(fā)現(xiàn)張之洞的《書目答問》,他后來回憶說:“書中列舉許多書名,下面注著這書有多少卷,是誰所作,什么樣的刻本好,我一看,覺得是個門徑,就漸漸學會按照目錄買自己需要的書看。” 第二年,他進而閱讀《四庫全書總目題要》,以后幾年中,又把這本書讀了好幾遍。這樣,他從少年時代開始,就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目錄學知識,為他后來從事史學研究和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十五歲那年,廣州發(fā)生大疫,私塾解散了。他利用這個機會,閱讀了許多自己喜歡讀的書,四十年以后,他非常滿意地說:“讀書之基樹于此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