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端宏斌 在我去新泰之前,我只知道泰山腳下的泰安,因為鐵路京滬線上有泰山站,其實應(yīng)該叫泰安站,但泰山實在是名頭大,于是就拿景點來命名了。新泰就在泰安東南方,兩地相隔一小時的車程。新泰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于魯國,距離孔子故里曲阜很近。在這里產(chǎn)生了不少成語。 杞人憂天 杞人是指杞國人,杞國是非常小的國家,位置在今新泰境內(nèi)。《列子》里說,有個杞國人成天擔(dān)心天要塌下來,于是坐臥不寧。后來就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和擔(dān)心。但近代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杞國太小了,隨時隨地都可能被周圍的強國給吞并。杞國人想出來的對策是,咱惹不起,還躲不起么?于是舉國搬家,從最初的河南杞縣一帶,搬家到了新泰一帶,后又遷至昌樂、再至安丘一帶,幸好那時候中國人口不多,還有很多無人的空地可占。史書上記載的搬家就有三次,但最終杞國還是被楚國消滅了。 這樣一個被人到處攆著打的國家,肯定沒辦法安居樂業(yè),其國民必然常常憂天,因此“杞人憂天”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就好比現(xiàn)在的中國,一會兒被美國搞一下,一會兒日本又來惹點事兒,到最后連越南、菲律賓也紛紛上來找茬。這樣弄下去,中國老百姓個個都要“杞人憂天”了。 管鮑之交 管鮑分金 管是指管仲,鮑是指鮑叔牙。管仲人品不好,但有才能,鮑叔牙人品很好,但才能不足。這兩人是從小的朋友,管仲經(jīng)常干一些坑爹的事情,比如兩人合伙做生意,本錢都是鮑叔牙出的,但分錢的時候管仲卻分得多(管鮑分金)。倆人上陣打仗,管仲每次都躲在最后面。但鮑叔牙是新泰人,所以心態(tài)比較好,也不以為意,反而對別人說,管仲家里窮,還有老母要養(yǎng),所以貪財怕死是應(yīng)該的。后來鮑叔牙還力薦管仲做宰相,這一切把管仲感動得不行,于是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后世就誕生了管鮑之交這個成語,來形容最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朋友關(guān)系。 坐懷不亂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成語和柳下惠有關(guān),其實柳下惠姓展,名獲,字禽。因此柳下惠的真名可以是展獲,也可以是展禽?!傲隆笔撬氖骋兀诮裥绿┝锎?,“惠”則是他的謚號,所以后人稱他“柳下惠”。柳下惠的后人以“柳”為姓,他也是柳姓始祖,現(xiàn)在有不少韓國人也姓柳,但柳下惠肯定不是韓國人。 話說有一天柳下惠夜宿城門口,遇到一個快要凍死的女子,柳下惠發(fā)揚高風(fēng)亮節(jié),讓其坐于懷中,用衣服裹之,就這樣一坐到天明,啥故事也沒發(fā)生。于是國人紛紛稱贊柳下惠是大好人,給他發(fā)“好人卡”。如果讓現(xiàn)在的導(dǎo)演來拍這段情節(jié),肯定是女子一大早醒來,左手一摸,手機還在,右手一摸,貞操還在。于是就開始郁悶了。 靡靡之音 師曠是春秋時期的音樂大師,老家是魯國平陽(今新泰北師鄉(xiāng))。師曠是盲人,據(jù)說他為了追求音樂上的登峰造極,故意把自己的眼睛弄瞎。后來他成為晉國的主樂師,但不僅僅是樂師,他還參與晉國重大事務(wù)的決策。 話說衛(wèi)靈公來晉國訪問,夜宿濮水之上,聽得好像有人在演奏曲子,但是問左右仆人都說沒聽見。于是他就招來自己的樂人師涓,讓他把曲子記錄下來。到了晉國,在宴會之上衛(wèi)靈公讓師涓把那天聽到的曲子演奏一番。剛演奏了一半,師曠站出來按住師涓的手說:不能再演奏下去了,這是靡靡之音啊。當(dāng)年紂王命師延作靡靡之音,后來武王伐紂,師延坐船自濮水而下,投水而死。誰要沉醉于它,誰的國家定會衰落。 有一次,晉平公看著失明的師曠說:太師雖然聰明,但是眼瞎,世界對你來說是昏暗的。師曠說:天下有五種昏暗,我雙目失明的昏暗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那五種昏暗分別是: 其一,官員通過行賄來博取名聲,百姓們受冤屈卻無處伸張,君王卻對此不聞不問; 其二,忠臣不受重用,蠢材身居高位,小人壓制賢明,君王對此不知不曉; 其三,奸佞之人玩弄演技來掩蓋自己的真實嘴臉,并被不明真相的百姓尊敬,而賢良之輩卻被趕走,君王對此不覺不察; 其四,國家貧窮,欠債無數(shù),可是君王卻窮兵黷武,好大喜功,醉心與諂諛之詞而不醒悟; 其五,官員貪贓枉法,百姓無法安定,君王對此不明不白。 幾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難道不能用在當(dāng)下嗎? 延伸閱讀《》 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出自“老端的觀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