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苻堅小傳

 tjhx0526 2012-10-25
苻堅小傳(推薦)

苻堅小傳-識人篇

  提起苻堅,很多人會搖搖頭,但如果提起那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就一定會想起來,因為苻堅就是那個號稱率領(lǐng)百萬大軍,鞭斷長江來踏平東南一偶,結(jié)果卻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結(jié)果的輝煌人物。

  這年頭,說起來喜歡苻堅的人不少,其中很多人都喜歡說,苻堅用人,識人可謂一絕,尤其是是苻堅跟王猛,簡直就是劉備和諸葛亮再生,在王猛的輔佐下,前秦東征西討,縱橫北方,滅涼平燕,連燕國名震天下的慕容垂都乖乖的歸順了苻堅的麾下,苻堅手下文有王猛,苻融,武有慕容垂,鄧羌,張蠔,梁成,真是群星薈萃,耀眼一方呀!

  可是在這么耀眼的光環(huán)下,卻出現(xiàn)淝水這場令人詫異的戰(zhàn)爭出現(xiàn),而且當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龐大的前秦在短短幾年內(nèi)迅速分崩離析,這不由得令人思考其原因何在?

  說起苻堅前秦帝國的淝水之戰(zhàn)和其崩潰就不能不從苻堅對待人才和其軟弱,無能的性格說起。

  當然有人會問,前面還說苻堅是一個識人,用人的高明君主,怎么突然口風一變,變成說他居然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了那?可能看了下面的論述會證明一二:

  先來看兩段司馬光無奈的評論:

  一.“臣光曰:古之人,滅人之國而人悅,何哉?為人除害故也。彼慕容評者,蔽君專政,忌賢疾功,愚暗貪虐,以喪其國,國亡不死,逃遁見擒。秦王堅不以為誅首,又從而寵秩之,是愛一人而不愛一國之人也,其失人心多矣。是以施恩于人而人莫之恩,盡誠于人而人莫之誠。卒于功名不遂,容身無所,由不得其道故也◎”

  二.“臣光曰:夫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堯、舜不能為治,況他人乎!秦王堅每得反者輒宥之,使其臣狃于為逆,行險徼幸,雖力屈被擒,猶不憂死,亂何自而息哉!《書》曰:”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啊对姟吩疲骸蔽憧v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敖駡赃`之,能無亡乎!◎”

  從其中委婉嘆息中,感覺到了司馬光對苻堅的無奈,而且最后一段,司馬光就是就是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來表達他的無可奈何,尤其是最后一句“今堅違之,能無亡乎!”簡直就是把氣憤表現(xiàn)無余!

  縱觀資治通鑒,讓司馬光委婉嘆息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對于一個君主表達兩次感情和暗示當朝君主以此為戒的例子更是很少??墒撬抉R光卻為了苻堅而發(fā)出兩次感慨,而且兩次都針對了苻堅的“識人,用人”方面,可見司馬光認為作為一個君王,成敗都在“人和”方面。

  那到底是什么令司馬光如此嘆息那?先看看那兩段嘆息的歷史背景,第一段嘆息的地方是因為慕容垂對苻堅說要鏟除慕容評這個導致燕國滅亡的禍患,結(jié)果苻堅非但沒有聽從,反而任命其為范陽太守(注一),而第二段是平定代國的苻洛因為懷疑苻堅派他去都督益、寧、西南夷諸軍事是剝奪其軍權(quán),遂造反,結(jié)果被擊敗,而后卻堅赦洛不誅,徙涼州之西海郡。(注二)

  從上面這兩個例子看,苻堅無論是對待異族(因為苻堅是氏族,而慕容家是鮮卑人),和對待本族人都顯得特別寬大,跟人以所謂地“有容乃大”的大氣感覺。可是反觀前秦帝國的崩潰原因,就是異族(慕容垂復燕)是其崩潰根本原因。

  可是難道說苻堅就只有這么兩起“有容乃大”嘛?答案是――否,讓我們好好看看這個“明君”是如何縱容手下的吧!

  從公元372年是對慕容評的放縱,不再細提(關(guān)于慕容評的故事更多)。

  到公元373是對晉之降人周飏的放縱,那個周飏更放肆,居然在前秦的朝堂之上大罵秦國的君臣是禽獸,可是苻堅居然以為其忠義,不殺,后來周飏越來越放肆,不僅對前秦的君臣無禮,而且居然出賣秦國的情報給桓沖,而后公然逃跑,而后被抓,但結(jié)果還是被放了。(注三)

  隨后是公元378年前秦的宗室苻重作亂,被擊敗后,苻堅撫之。

  而后公元380年是苻洛的反叛,結(jié)果就是一個流放涼州。

  到了淝水的前一年就是公元382年,苻陽和王猛的兒子王皮還在一起造反,而當他們被擊敗后,處理他們的結(jié)果居然是――皆赦(注三)

  這就是苻堅對待他的敵人的做法,以至于司馬光感慨到:“毋縱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彼菍迗詮氐椎慕^望了,不過他倒可以利用這個例子來提醒宋朝的君主千萬不要象苻堅一樣天天對敵人實行王道,從來把霸道就忘倒九霄云外去了。

  其實苻堅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對慕容垂的防備不足,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慕容垂的野心,其放縱的結(jié)果就是關(guān)東之地盡被慕容垂取得,而且自己的兒子苻丕被其殺死,結(jié)果是燕國復興,前秦崩潰。每次讀到這里,令俺郁悶,只恨苻堅的“慧眼不清”,想想王猛當時雖然使用了一些詭計,可是他卻洞察了慕容垂遠非可以控御之輩,真是一個劉備,一個諸葛亮呀!

  天下的興衰不在地理,蜀漢雖有山川之險依然滅亡,也不在天時,前秦東征西討,掃蕩北方,終一敗而潰,故天下的興衰在人和,作為一個國主,不需要他去征討四方,而在其慧眼識人,而苻堅雖然慧眼識出王猛,可是王猛一死就天下潰,可見其興衰故事。

  由此想起王猛臨死對苻堅說:“晉不可伐!”乃是料到苻堅內(nèi)部矛盾重重(鮮卑人,羌人占據(jù)朝廷重位),而且晉自桓溫死后,桓沖還權(quán)于帝,而謝安,桓沖共同輔佐,內(nèi)部安定,勢不可圖,故王猛有此一言。

  題外話,說起苻堅,其更愚之事情在于散其族于四方,結(jié)果當淮南一敗而無固本之兵,后世拓拔硅行秦始皇,漢高祖故事,遷燕都2萬戶回平城,意為固本,故可以以此為基征討天下,建立北朝霸業(yè)。委婉嘆息之間,反觀苻堅無數(shù)弱事,真是其不可成就天下之原因也!

  也許那些喜歡苻堅的“有容乃大”的人,可以借鑒司馬光的評論來引證自己吧。

  注一:冠軍將軍慕容垂言于秦王堅曰:“臣叔父評,燕之惡來輩也,不宜復污圣朝,愿陛下為燕戮之?!眻阅顺鲈u為范陽太守,燕之諸王悉補邊郡
  注二:資治通鑒卷103
  注三:資治通鑒卷104
 
苻堅小傳·軍政篇

  前文寫了寫苻堅用人的問題,接下來準備寫寫苻堅關(guān)于軍政方面的故事,當我讀到晉書的時候,總是心理暗暗的想起了一個三國時候的著名人物――袁紹。

  本文的切入點也許就從他們兩個人的的比較開始吧。

  曾記得兩年前寫了一個關(guān)于袁紹的小傳,里面對袁紹的評價就是前明后昏,當我看到苻堅的傳記的時候突然也冒出這樣的想法,可是當我看到下面一段的時候:

  ”堅自臨晉登龍門,顧謂其群臣曰:”美載山河之固!婁敬有言,’關(guān)中四塞之國’,真不虛也?!薄庇纱司筒挥傻孟肫鹆嗽B當年號稱有四郡之地準備縱橫天下的野望。
   
      不過回答苻堅嘆息卻是:

  ”權(quán)翼、薛贊對曰:”臣聞夏、殷之都非不險也,周、秦之眾非不多也,終于身竄南巢,首懸白旗,軀殘于犬戎,國分于項籍昔何也?德之不修故耳。吳起有言:’在德不在險?!?BR>
  吳起有言:’在德不在險。(當年魏文候也指著山川之險對吳起嘆息。)這也是正是魏武回答的袁紹的話,想想王猛臨死前對晉國的嘆息,愈發(fā)感覺王猛此人的確是天下奇才。

  回想起袁紹和沮授當年平定劉虞,韓馥,公孫瓚,平定北方四郡,真是英雄初現(xiàn),大有縱橫四海的架勢,秉幾十萬大軍,背北面南,準備掃蕩中原,馬踏江南,結(jié)果卻是官渡慘敗,身死國喪。

  而再回味苻堅和王猛也是平張平,收張蠔,進烏延,威西涼(張?zhí)戾a),而后平叛于關(guān)中(注一),協(xié)同燕國破桓溫于枋頭、而苻堅最輝煌的是以王猛滅燕而達到了顛峰。

  細看而兩次進擊燕國而滅燕的歷史,第一次用遣王猛輿建威梁成、鄧羌率步騎三萬一個月占領(lǐng)了洛陽和滎陽,而后延秦滅趙的老路以步騎六萬平壺關(guān),定晉陽,而后在潞川大破慕容評四十萬燕軍,遂定鄴城,亡燕。真是輝煌業(yè)績,耀人眼目!可是當王猛死后經(jīng)歷了淮南淝水之戰(zhàn),結(jié)果也是類同袁紹一樣,身死國喪,無善果而終,令后人委婉嘆息之余多了幾分思考。

  其實歷史也有其相似性,看看袁紹的歷史,對比苻堅的歷史,發(fā)現(xiàn)其中居然有太多的相似之處,讓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個中滋味吧。

  先從內(nèi)政上好好品味品味吧,袁紹在進攻曹操前,因為連年的爭戰(zhàn),導致其所統(tǒng)治的四州也已經(jīng)地廣人稀,賦稅稀少了,以至于有沮授、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

  而自從王猛死后,苻堅連年用兵,滅涼(張?zhí)戾a),破代,定蜀,百姓也是一年也不得安息,遂有慕容紹私謂其兄楷曰:”秦恃其強大,務(wù)勝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漢,轉(zhuǎn)運萬里,道殣相望。兵疲于外,民困于內(nèi),危亡近矣。

  仔細看看從公元375年王猛死后,秦國的用兵情況吧:

  公元376年平定代國(北戍云中),克涼州,俘張?zhí)戾a。
  公元377年前秦大修舟艦、兵器,準備備戰(zhàn)
  公元378年前秦兵分多路大舉伐晉,克襄陽,俘朱序(就是淝水出賣情報,最后立功的那個)
  公元379年前秦繼續(xù)對晉國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在彭城,巴中附近展開,次年最后一句就是:”是歲,秦大饑”(注二)
  公元380年作教武堂于渭城,呂光在幽州作戰(zhàn),苻洛叛變被平定
  公元381年秦晉竟陵作戰(zhàn),秦大敗,斬首七千級,俘虜萬人
  公元382年苻陽,王皮作亂被平定,準備全面伐晉,展開全國的總動員
  公元383年桓沖在襄陽附近作戰(zhàn),前秦展開全國的總動員,淝水之戰(zhàn)!

  可見苻堅從王猛死后連年興兵,百姓困苦,民不聊生,跟袁紹的情況相似,而其朝中準備叛逆的慕容垂在國困民乏的情況下,極力勸其伐晉??梢娖潆U惡野心。

  再從軍事準備和指揮上好好品味品味吧:

  從軍事的準備看,在資治通鑒中小提了一筆,公元376年,晉國把淮北的百姓統(tǒng)統(tǒng)的遷移到淮南,縱觀當時天下的情況,此舉已經(jīng)明顯感覺到晉國在前秦已經(jīng)統(tǒng)一北方的情況下開始對前秦進行戰(zhàn)略性的防衛(wèi)行動。再回想起晉在滅吳前在淮南,淮北屯糧十萬石的舉動而反觀前秦的戰(zhàn)略動作,都可以看出前秦對伐晉一戰(zhàn)的準備并不是充分的。

  而苻堅的軍事指揮能力更是跟袁紹有一拼,他們兩個人的思維真是驚人的相似,就是兵力是勝利的唯一條件,而苻堅更甚,居然說道:”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每觀至此,無不笑之。殊不知,兵多而亂,曹操臨渭水而笑韓遂增兵的故事。)從戰(zhàn)術(shù)原理來看,那些沒有經(jīng)驗的羽林軍,還有很多臨時拼湊的農(nóng)民士兵(人十丁遣一兵),那里能跟晉國的士兵相比那?也許他根本沒有回想一下王猛只用六萬精銳破襲慕容評四十萬冗兵,也許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區(qū)別吧。
 
符堅小傳·淝水之戰(zhàn)
前言:

  先前寫了兩篇符堅的小傳,雖然考證非我強項,可是我想司馬光的考證還是值得一信的,故多引用資治通鑒上的東西。從前兩篇可以看出符堅的”有容乃大”的性格和符堅窮兵黷武的做法,難道僅僅是這兩點就可以導致了淝水之敗嘛?也許下面這篇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吧。

  前秦自取蜀,滅涼,伐代后,國勢達到了顛峰的階段,如同晉武帝一樣,同樣把目光瞄向了東南的一偶,都準備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宏偉大業(yè)。正如同歷史會驚人的相似一樣,晉武帝司馬炎也是借魏平定蜀地之余威,并掃平西涼樹機能之亂后,開始實施伐吳的大業(yè),而對比前秦符堅也是平定蜀地后,安定西涼,而后也開始了第一次的伐晉之戰(zhàn)??墒撬麄兊慕Y(jié)果卻恰恰相反,一個功成,一個功敗。也許通過對比他們形似的征伐過程可以從中體會一些東西。

  讓我們先從國勢開始入手吧,司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晉朝,國內(nèi)安定,內(nèi)有張華,羊祜一心籌劃伐吳大業(yè),外有龍驤將軍王濬在蜀地積極準備,作船七年,時時刻刻準備伐吳。可謂內(nèi)外一心。而他的對手吳國卻是一個揮霍無度的君主皓,吳國朝臣紛紛上書曰:”今國無一年之儲,家無經(jīng)月之畜,而后宮之中坐食者萬有馀人。內(nèi)有離曠之怨,外有損耗之費,使庫廩空於無用,士民饑於糟糠”,可見其國之內(nèi)衰。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晉終于在咸寧五年(公園279年),冬,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鎮(zhèn)軍將軍瑯邪王出涂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zhèn)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jiān)軍魯國唐彬下巴、蜀,東西凡二十馀萬。命賈充為使持節(jié)、假黃鉞、大都督,以冠軍將軍楊濟副之。充固陳伐吳不利,且自言衰老,不堪元帥之任。詔曰:”君若不行,吾便自出。”充不得已,乃受節(jié)鉞,將中軍南屯襄陽,為諸軍節(jié)度,全面展開伐吳的大舉。

  而當我們反觀符堅伐晉的國勢,雖然已經(jīng)滅涼,伐代,但是國內(nèi)鮮卑,羯族等各個力量充斥了朝廷,而且因為符堅的性格上的”仁慈”(個人評價感覺類似韓信評價中的項羽),所以內(nèi)亂不斷(詳細見符堅小傳-識人篇),而在來看看他的對手東晉,自從桓溫死后,桓沖還政于朝廷,在謝安的一力扶持下,東晉逐漸呈獻安定的情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符融規(guī)勸符堅:”陛下欲取江南,固當博謀熟慮,不可倉猝。若止取襄陽,又豈足親勞大駕乎?未有動天下之眾而為一城者,所謂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也?!绷何踔G曰:”晉主之暴,未如孫皓,江山險固,易守難攻。陛下必欲廓清江表,亦不過分命將帥,引關(guān)東之兵,南臨淮、泗,下梁、益之卒,東出巴、峽,又何必親屈鸞輅,遠幸沮澤乎?昔漢光武誅公孫述,晉武帝擒孫皓,未聞二帝自統(tǒng)六師,親執(zhí)枹鼓,蒙矢石也?!笨墒欠麍圆⒉宦爮?,執(zhí)意親征討伐。

  從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準備看,晉滅吳前,羊祜在荊州準備了多年,并對吳人實行懷柔的政策,在糧食的儲備上,到伐吳之前,自壽春到洛陽,農(nóng)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每東南有事,大軍出征,泛舟而下,達于江淮??梢姕蕚湎喈敵渥恪?

  而反觀前秦的戰(zhàn)爭準備,卻并不充分,而且前秦還在戰(zhàn)爭的前幾年遭遇天災,百姓困苦不堪,而且東晉在作戰(zhàn)的前幾年(公元376年)已經(jīng)把淮北的百姓遷往淮南,可見其戰(zhàn)爭準備已經(jīng)開始進行。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戰(zhàn)場的地理,從戰(zhàn)場地理也可以感覺到晉滅吳和前秦淝水之戰(zhàn)之間居然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來先看看晉滅吳前的戰(zhàn)場吧:

  揚州方面:晉有廣陵,以北及涂中,合肥,六安等要點,而吳國有長江北岸,巢湖南岸,恒皖(潛山縣),尋陽,兩者的中間地帶為無人區(qū)(曹操的功勞)。

  荊州方面,吳國有武昌,西至江夏,而晉有安陸縣(慕容垂之所在),在西,吳具有漢水下游和江陵,西陵。

  再來看看前秦和東晉的戰(zhàn)場吧:

  前秦伐吳先攻取壽春,從讀史方與記要看壽春:”自魏晉用兵,與江東爭雄長,無常不事先事壽春,及晉遷江左,而壽春之勢益重?!?

  淝水,從讀史方與記要看淝水:”古者巢湖水北合淝河,故魏窺江南,則循渦入淮,自淮入淝,瑤淝而趣巢湖,與吳人相持于東關(guān),吳人阻魏。。。。。。?!?

  洛澗:同上書,洛水在縣,南七十里,有地曰洛和鎮(zhèn),上流自定遠縣流入,至此注于淮,亦謂之洛澗。這里是劉牢之破梁成地地方。

  從戰(zhàn)場的地理情況結(jié)合戰(zhàn)爭的進程可以看出來,晉滅吳是分兵六路同時南下,正月,王渾率揚州軍兵十萬自壽春直指橫江,尋陽方向,意圖很明顯就是意圖切斷吳國揚州和荊州的聯(lián)系,而同時王亻出涂中,牽制吳軍揚州方面主力于東。而同時,王戍越大別山南進,攻武昌江夏方面,而吳國望風而降,與此同時,王濬大軍也襲破西陵,同杜預率領(lǐng)的荊州方面軍在武昌城下會師,當諸路大軍告捷后,王濬揮軍沿長江北上,于是石頭城下王氣盡消??傮w而言可謂準備充分,目標明確,而且兵分多路,讓吳國無法相互支援,結(jié)果被各個擊破,可見張華,羊祜籌劃之精確。總觀晉滅吳的要點在于多點同時出擊,讓吳國難以提防,牽制了吳國所有的機動部隊在各個要點形成會戰(zhàn),當晉襲破吳國幾個戰(zhàn)略要點,例如尋陽后,形成對吳國的切割之勢,使得吳國荊揚兩個方面都形成雙向,甚至三面受敵,例如,武昌的東,北,西三面守敵,當荊州安定后,主力會戰(zhàn)于揚州,而吳軍早已士氣低下,無心而戰(zhàn),故一戰(zhàn)而敗。

  再觀前秦之滅東晉的戰(zhàn)爭,雖然慕容垂也屯兵于安陸,不過并沒有對晉形成實際的威脅,而且雖然壽春已奪,而洛澗一敗,東進之路被封閉,只能在淝水之岸于晉軍作主力會戰(zhàn)。而且從淝水一戰(zhàn)可以看出,前秦并無大的戰(zhàn)略準備,不僅兵力集中一點,而單點作戰(zhàn)。這樣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縱使一方兵力極多,也無法在一個局部的戰(zhàn)場上展開并形成戰(zhàn)術(shù)優(yōu)勢,故晉國兵力雖少,但完全能夠防衛(wèi)。這點我們從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可以明顯看出來,(詳細請看小議三國戰(zhàn)爭一,二)出于內(nèi)線的軍隊需要的是固守一點,力圖等待敵人的失誤即可。

  所以作為戰(zhàn)場總指揮的符堅根本沒有把握戰(zhàn)場主動權(quán)的能力,只是簡單的認為兵力多寡是戰(zhàn)爭的決定因素。這樣的指揮官就類似官渡之前的袁紹和赤壁當年的曹操。(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就是利用官渡的地形來讓袁紹的主力無法展開,而周瑜在赤壁破操也是知道曹操的兵力士氣低下,而且利用陸口來抑止曹操的主力展開,讓曹操兵雖多但無法充分利用。)

  綜述,也許從國勢,從戰(zhàn)略準備,從戰(zhàn)場地理,從戰(zhàn)爭過程看,晉滅吳,都是精心準備,最后順利滅吳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反觀前秦的淝水之戰(zhàn),不僅國內(nèi)隱患重重,而且戰(zhàn)略準備匱乏,戰(zhàn)爭的總動員也是當年發(fā)動的,并且在戰(zhàn)斗展開方面,形成戰(zhàn)略上單點作戰(zhàn),并且因為其軍隊內(nèi)部矛盾重重,所以兵敗如山。

  寫到這里,也許對符堅的后期印象已經(jīng)清晰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雖然符堅前期有王猛輔佐,可以平?jīng)?,滅燕,統(tǒng)一了北方,可是后期當王猛死去后,國勢雖然沒有立刻呈現(xiàn)頹勢,可是種種隱患已經(jīng)開始發(fā)作,親族的屢次背叛,外族在朝廷上占據(jù)顯位,朝廷用兵無度。

  在符堅自己獨斷的伐晉的戰(zhàn)爭前,對屬下的屢次規(guī)勸聽而不聞,而且執(zhí)意獨斷專行,而符堅作為全軍總指揮卻缺少對戰(zhàn)爭的總體把握能力,以至于戰(zhàn)爭的準備不足,導致了洛澗一敗,最終淝水慘敗的最終結(jié)局。

  看其后期真是極為令人惋惜,當然符堅之死也是需要讓人大寫一筆的,因為那一筆價值就是對符堅一生的總結(jié)的回顧。

    后記:至于對長江的地理分析和如何有效的對長江南岸進行進攻,在我以前的軍事與地理系列里有比較詳細的論述。
 
苻堅小傳·最終篇

  悲壯的淝水之敗結(jié)束后,前秦帝國的所有矛盾并沒有馬上表現(xiàn)出來,慕容垂和慕容沖也沒有馬上作亂,為什么那?因為前秦帝國所有戰(zhàn)略要點都非常鞏固,豫州刺史毛當尚鎮(zhèn)許昌,荊州刺史都貴踞襄陽,苻暉鎮(zhèn)洛陽,苻丕鎮(zhèn)鄴,所以慕容垂才無奈的說:”徐而圖之。”但馬上還有一句:”關(guān)西會非吾有也。”

  慕容垂最后戰(zhàn)勝了苻丕,甚至大敗了赫赫有名北府兵和劉牢之,重建了燕國,同時慕容沖也在關(guān)中作亂,開始大敗,后重鎮(zhèn)旗鼓,終于大敗了苻堅,并把他趕出了長安。說到了慕容沖這個人,有從側(cè)面說明了苻堅令一個未被人所知的方面,先看看晉書下面一段:

  ”初,堅之滅燕,沖姊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后庭。沖年十二,亦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曰:”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毕虘譃閬y。王猛切諫,堅乃出沖。長安又謠曰:”鳳皇鳳皇止阿房?!眻砸曾P皇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乃植桐竹數(shù)十萬株于阿房城以待之。沖小字鳳皇,至是,終為堅賊,入止阿房城焉。”^_^,苻堅這個人居然是。。。。。。當然個人愛好并不能決定國家的興衰了,不過也可以從側(cè)面得知苻堅為什么那么喜歡陳平這樣的美男子了。

  既然說了慕容沖,就在從一個側(cè)面說說苻堅的小恩小惠吧,苻堅當時寵愛慕容沖,送給他一件錦袍,當慕容沖圍困長安的時候,苻堅居然因為這樣的事情想讓沖退兵,結(jié)果是自取其辱,被慕容沖羞辱了一頓,這不由得又想起來石越的話:”公父子好為小仁,不顧大計,終當為人擒耳?!?

  燕國無論是貴族還是皇帝都非常對得起苻堅的識人精神,不僅臣子們挑頭造反,氣的苻堅指著慕容暐大罵道:”卿父子干紀僭亂,乖逆人神,朕應天行神,盡兵勢而得卿。卿非改迷歸善,而合宗蒙宥,兄弟布列上將、納言,雖曰破滅,其實若歸。奈何因王師小敗,便猖悖若此!垂為長蛇于關(guān)東,泓、沖稱兵內(nèi)侮。泓書如此,卿欲去者,朕當相資。卿之宗族,可謂人面獸心,殆不可以國士期也?!倍筌迗缘摹庇腥菽舜蟆钡膫€性有發(fā)作了,過了良久,居然補充了一句:””《書》云,父子兄弟無相及也。卿之忠誠,實簡朕心,此自三豎之罪,非卿之過?!睆推湮欢绯酢!笨吹竭@里,估計司馬光老人家已經(jīng)快吐血了,真是印證了農(nóng)夫與蛇的寓言。

  而且這些還沒有結(jié)束,那個燕國皇帝慕容暐還真是一個表演實力派高手,當時被罵是”叩頭流血,泣涕陳謝”,轉(zhuǎn)頭就密遣使者謂泓曰:”今秦數(shù)已終,長安怪異特甚,當不復能久立。吾既籠中之人,必無還理。昔不能保守宗廟,致令傾喪若斯,吾罪人也,不足復顧吾之存亡。社稷不輕,勉建大業(yè),以興復為務(wù)??梢詤峭鯙橄鄧猩酵鯙樘?、領(lǐng)大司馬,汝可為大將軍、領(lǐng)司徒,承制封拜。聽吾死問,汝使即尊位。”而且不僅僅如此,居然還自己動手,以子新婚為名,埋伏伏兵準備親自殺死苻堅,真是慕容家沒有一個弱旅?。▽碛袝r間寫一個慕容家的家族史,真是可以跟蒙古比肩的白銀家族。^_^還有慕容鳳,慕容農(nóng),真是豪杰輩出。)不過那個燕國皇帝慕容暐沒有好運氣,陰謀被發(fā)現(xiàn)了,連帶著苻堅把長安城里所有的鮮卑人都殺掉了。

  苻堅自己最后站在長安的城墻對自己的識人政策嘆息道:”吾不用王景略(王猛)、陽平公(苻融,死于淝水)之言,使白虜敢至于此?!币苍S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比后人拼命的給他的臉上涂金要強了無數(shù)倍。

  淝水之后的歷史非常精彩,不過對于苻堅已經(jīng)沒有多少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了,跟苻堅滅前燕后屢戰(zhàn)屢勝的輝煌比起來,后面簡直就是一塌糊涂了。不過還是要交代一下苻堅的死,他的死也是完全由于其性格造成的,對姚萇過于嚴厲,導致最后樹立一個敵國,而最終為其所殺,真是令人嘆息。

  總結(jié),苻堅此人,在王猛死之前和王猛死之后簡直就是判若兩人一樣,很多人對苻堅的前期異常崇敬,可是觀其后期,識人不當(不想再舉例了),賞罰不明(如對待襄陽李伯護和朱序,一個殺之,一個居然縱之。),而且荒淫無度,窮兵黷武,并且自驕自縱,導致其一生最大的失?。撬畱?zhàn),和一生最大的悲?。鍖⑸街馈?

  司馬光最后對其終于說了一句評價:”堅之所以亡,由驟勝而驕故也!”(注1)

  注1:光曰:論者皆以為秦王堅之亡,由不殺慕容垂、姚萇故也,臣獨以為不然。許劭謂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使堅治國無失其道,則垂、萇皆秦之能臣也,烏能為亂哉!堅之所以亡,由驟勝而驕故也。魏文侯問李克吳之所以亡,對曰:”數(shù)戰(zhàn)數(shù)勝?!蔽暮钤唬骸睌?shù)戰(zhàn)數(shù)勝,國之福也,何故亡?”對曰:”數(shù)戰(zhàn)則民疲,數(shù)勝則主驕,以驕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鼻赝鯃运浦?。

  小記:寫苻堅這個小傳純粹是為了準備一篇淝水的小說,可是卻沒有想到居然發(fā)現(xiàn)了苻堅無數(shù)的弱點,重新讓俺對苻堅有了一個新的看法,也許苻堅這個例子太教科書化了,就是就可以讓司馬光大書特書一筆來教育皇帝和后人。最后一篇寫的很短,應該前幾篇看的人也少,而且自己也對苻堅的歷史很有了很多的了解,所以不想寫太多了。

  回來我仔細想了想為什么他有這個有容乃大的性格那?也許是跟他信奉佛教有一定關(guān)系,想想后代梁武帝也跟其類似,也是放縱手下,最后導致了侯景之亂,他也是信奉佛教。佛教要求與人為善,其實說的的確沒有錯誤,但嚴格想想應該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不殺人,更不能是簡單的理解為放縱惡人。我想苻堅和梁武帝一樣對佛教并沒有正確的把握其精髓吧。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