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得殘荷聽雨聲 
          殘荷與雨,相得益彰,若少了殘荷,雨少了靈性,        若少了雨,殘荷少了韻味。                                       ——題記         暮秋,池塘,荷葉枯敗。
        晚秋,細(xì)雨,殘荷落寂。
 我喜歡這樣的意境,有點(diǎn)凄美,有點(diǎn)憂傷,靜美之中透著蒼涼,也尤其喜歡李商隱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孤獨(dú)閑適、哀婉絕艷的情調(diào)。
 
   冷雨,寒塘,撐一把傘,徘徊在荷塘。
 秋風(fēng)秋雨,伴著失落、惆悵;殘荷碎影,伴著衰敗,蕭索。
 凝眸,那殘破枯敗的滿塘寒涼,心底不由的生出了些許淡淡的心傷和感想。
 
    想,那夏日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盡,映日荷花別樣紅”,亭亭玉立,清香溢遠(yuǎn),無比的妖嬈的摸樣。
  而如今,只有“菡萏香消翠葉殘”的哀嘆和滿池的蕭疏,落幕滿眼的枯黃,不禁慨然心傷。
  那秋雨,飄在殘荷之上,沙沙之聲不絕,錯(cuò)落有致,不忍看,側(cè)耳傾聽,雨打殘荷的心韻,漫過心房的聲韻,一種凄清、殘敗、孤獨(dú)也就彌漫在殘荷聽雨的意境里了。   
    那秋雨,落在殘荷上,敲打著孤獨(dú)與落寂,雨落在殘荷上,又滾落水中,濺起漣漪,圍著那孤立的殘桿,一圈又一圈。
  雨不停的下,殘荷不停的干枯。
  雨中殘荷,枯黃、殘破,荷梗,彎曲、折斷,蓮蓬花莖,灰暗,瑟瑟。
 
    霜剪的荷葉,洞穿的葉片,零零落落的葉片,倒伏,斜倚,直立不一而同的姿態(tài),還有無力托舉的蓮蓬,終究也只是狼藉一片干枯的繁華。
  荷猶如此,人何以堪!
  瀟瀟秋雨,枯梗殘葉,聽雨打殘荷,仿若人生聽更漏。
 
    滄海桑田,時(shí)光漫漫,只一個(gè)季節(jié),荷塘,荷花就已如此,暗嘆人生,不免有些頹唐和慌亂。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細(xì)細(xì)想來,用人生傾聽,雨打殘荷又是一聽三疊之思考了。
  一疊,少年聽,心境浪漫,新詞,新愁,不入心,有些是是而非的風(fēng)雅。
 
    二疊,中年聽,心境滄桑,枯黃,衰敗,入心,卻又經(jīng)受風(fēng)雨考驗(yàn)的無奈和心酸。
  三疊,暮年聽,心境平和,經(jīng)霜,沾露,出塵,無悲無喜,淡然與這萬般無常。
  其實(shí),殘荷聽雨就是聽一份心境,如天籟心聲;其實(shí),秋雨滴荷就是描繪一幅凄清的畫卷,若濃墨浸宣,雨中聽荷,殘卷起的只是秋風(fēng)里的一腔玲瓏心事,當(dāng)然也有美人遲暮的風(fēng)骨。
 
    而對(duì)于荷,我一直是欣賞的,也一直以為不管是盛衰還是開落,在我心里,她一直是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美時(shí)不驕,殘時(shí)不頹,一直是美麗綻放的。
  人生起伏,繁華與滄桑都有輪回,殘荷,就算是枯萎了,那又如何呢?
  荷在雨中,也不悲苦,那傲人的姿態(tài),一副冰清的風(fēng)骨,盛衰超然,依然可以是一片從容的風(fēng)景。
 
    也許,在平靜中更能感受到殘荷聽雨不一樣的風(fēng)情,也就能獨(dú)享這份滄桑的寧?kù)o了。
  也許,古人,雨中聽荷聽到的一種孤寂,而我,聽到的是一種對(duì)人生、對(duì)生命的感悟和尊重。秋深了,遲暮的美人,在雨中難免有些凄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鱈鯡鮩鮚博客歡迎您 http://xuefeibingjie.blo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