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guó)歷史大事 | | 年份 | 事件 | | 東漢末年 | | 178 | 初開(kāi)西邸賣(mài)官,又私令左右賣(mài)公卿,公千萬(wàn),卿五百萬(wàn)。 | ---年號(hào)--- | | 光和元年 | | 184 | 黃巾亂起,為皇甫嵩、盧植、朱雋所平。 劉、關(guān)、張?zhí)覉@結(jié)義。 | 中平元年 | | 188 | 初選列卿、尚書(shū)為州牧。 | | | 189 | 弘農(nóng)王劉辯登基﹝4月 中平→光熹﹞ 袁紹盡誅宦官。 董卓接回劉辯﹝8月 光熹→昭寧﹞ 董卓廢少帝,立獻(xiàn)帝,酖殺何太后﹝9月 昭寧→永漢﹞ | 光熹元年 昭寧元年 永漢元年 中平元年 | | 190 | 董卓持漢獻(xiàn)帝遷長(zhǎng)安。 | 初平元年 | | 192 | 王允、 呂布合謀殺董卓。 曹操據(jù)袞州,組青州兵。 | | | 194 | | 興平元年 | | 196 | 兗川牧曹操遷帝於許,自任司空,挾天子以令諸侯 | 建安元年 | | 197 | 袁術(shù)稱帝於壽春,為曹操擊敗。 | | | 198 | 曹操滅李傕,殺呂布。 曹操封孫策為吳侯。 | | | 199 | 袁紹滅公孫瓚。 劉備起兵除州討伐曹操。 袁術(shù)憤死,張繡投降曹操。 | | | 200 | 曹操擒關(guān)羽;孫策逝,孫權(quán)接掌江東;曹操大敗袁紹於官渡 | | | 205 | 曹操攻殺袁譚,袁尚、袁熙奔烏桓。 | | | 207 | 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隆中。 曹操大破烏桓於白狼山。 | | | 208 | 曹操為丞相,專(zhuān)漢政。 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大破曹操於赤壁。 | | | 209 | 劉備取得荊州。 | | | 210 | 吳將周瑜卒。 | | | 212 | 孫權(quán)定交州。 | | | 213 | 曹操自封魏公。 | | | 214 | 劉備逐劉璋,取益州。 | | | 215 | 曹操擊降張魯,取漢中。 | | | 216 | 曹操爵魏王。 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使居山西中南部。 | | | 215 | 孫權(quán)、劉備爭(zhēng)荊州。 | | | 217 | 合肥之役曹操敗孫權(quán)。 | | | 219 | 劉備取漢中,自稱漢中王。 孫權(quán)斬關(guān)羽,據(jù)荊州。 | | | 220 | 曹操卒。 曹丕採(cǎi)陳群之議,置九品官人法。 曹丕篡漢,建魏國(guó),稱文帝。廢獻(xiàn)帝為山陽(yáng)公。都洛陽(yáng),改元黃初。 | 延康元年 黃初元年 | | 221 | 劉備稱帝,改元璋武,是為蜀漢昭烈帝,都成都。張飛為屬下刺殺。 孫權(quán)稱吳王。 | 章武元年 | | 222 | 吳將陸遜大敗劉備於猇亭。 | 黃武元年 | | 223 | 劉備病死永安,後主禪嗣位,諸葛亮輔政。 | 建興元年 | | 225 | 蜀丞相諸葛亮南征,平南中四部。 孔明七擒孟獲? | | | 226 | 曹丕卒,明帝即位。 | | 227 | 諸葛亮上出師表伐魏,進(jìn)駐漢中。 | 太和元年 | | 228 | 魏將張郃大敗漢將馬謖於街亭。 吳將陸遜大破魏將曹休於石亭。 | | | 229 | 諸葛亮拔魏武都、陰平二郡。 孫權(quán)稱帝,改元黃龍,是為吳大帝,都建業(yè)。 魏齊王即位。 | 黃龍?jiān)?/font> | | 魏、蜀、吳分別建立,三國(guó)時(shí)代開(kāi)始 | | 230 | 孫權(quán)遣衛(wèi)溫福海求夷州(臺(tái)灣)。 | | | 232 | | 嘉禾元年 | | 233 | | 青龍?jiān)?/font> | | 234 | 諸葛亮伐魏,病死五丈原。 | | | 237 | | 景初元年 | | 238 | 魏遣司馬懿破殺燕王公孫淵,收復(fù)遼東。 倭﹝日本﹞女王入貢於魏。 | 延熙元年 赤烏元年 | | 239 | 明帝崩,子芳祠,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 | | | 240 | 魏遣使於倭。 | 正始元年 | | 242 | 孫權(quán)討平揚(yáng)州山越。 | | | 246 | 魏毋丘儉兩伐高句麗,破其都城。 | | | 249 | 司馬懿族誅曹爽。司馬懿奪魏權(quán)。 | 嘉平元年 | | 251 | 魏司馬懿卒。 | 太元元年 | | 252 | 吳孫權(quán)死,廢帝亮﹝會(huì)稽王﹞立,諸葛恪輔政。 | 神鳳元年 建興元年 | | 253 | 吳孫峻、孫亮殺諸葛恪。 | | | 254 | 司馬師廢帝芳,更立帝,是為高貴鄉(xiāng)公。 | 正元元年 五鳳元年 | | 255 | 司馬師平毋丘儉、文欽之亂後病死。 | | | 256 | 蜀姜維伐魏不利。 | 甘露元年 太平元年 | | 258 | 司馬昭平諸葛誕之叛。 吳孫綝廢其帝亮,更立景帝休,休殺綝。 | 景耀元年 永安元年 | | 260 | 司馬昭殺帝髦﹝魏元帝﹞,迎立元帝奐。 | 景元元年 | | 263 | 魏司馬昭遣鐘會(huì)、鄧艾伐蜀,蜀主劉禪降。 | 炎興元年 | | 蜀亡 | | 264 | 司馬昭爵晉王。 吳景帝死,烏程侯皓繼位。 | 元興元年 | | 265 | 司馬昭卒,子炎篡魏。 晉武帝司馬炎受魏禪。 | 咸熙元年 甘露元年 泰始元年 | | 魏亡 | | 266 | | 寶鼎元年 | | 269 | | 建衡元年 | | 272 | | 鳳凰元年 | | 275 | | 天 元年 咸寧元年 | | 276 | | 天璽元年 | | 277 | | 天紀(jì)元年 | | 280 | 晉將羊祜伐吳,吳降於晉; 司馬氏一統(tǒng)天下,是為晉朝 | 太康元年 | | 吳亡 | | 魏、蜀、吳三國(guó)分別敗亡,三國(guó)時(shí)代結(jié)束 晉統(tǒng)一中國(guó),是為西晉 | | 建安元年-----東漢年號(hào) , 黃初元年-----魏國(guó)年號(hào) , 章武元年-----蜀國(guó)年號(hào), 黃武元年-----吳國(guó)年號(hào) , 太康元年-----西晉年號(hào) ,黃武元年-----吳國(guó)年號(hào), |
三國(guó)世系圖 魏 ﹝公元220-265)武帝曹操﹝生前被漢室封為魏王,死後,子曹丕追稱為武帝﹞ │ │ ├─1 文帝曹丕 ─┬─2 明帝曹叡 ───3 齊王曹芳 │ (220-239) │ (227-239) (240-254) │ │ │ └─曹霖──4 高貴鄉(xiāng)公曹髦 (254-260) │ └─6 元帝曹奐 (260-265) 蜀 ﹝公元221-263)1 昭烈帝劉備 (221-223)────2 後主劉禪 (223-263) 吳 ﹝公元229-252﹞1 大帝孫權(quán) (229-252)──┬─孫和──4 烏程侯孫皓 (264-280) │ ├─2 廢帝孫亮 (252-258) │ └─3 景帝孫休 (258-264)
三國(guó)興亡簡(jiǎn)表 | | 國(guó)名 | 建國(guó)年份 | 建國(guó)國(guó)君 | 都城 | 亡國(guó)年份 | 國(guó)君 | 被誰(shuí)所滅 | | 魏 | 220年 | 曹丕 | 洛陽(yáng) | 265年 | 曹奐 | 晉武帝 司馬炎 | | 蜀 | 221年 | 劉禪 | 成都 | 263年 | 劉禪 | 魏大將 司馬昭 | | 吳 | 229年 | 孫權(quán) | 建業(yè) ﹝今南京﹞ | 280年 | 孫皓 | 晉武帝 司馬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