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馬布里成功模式起蝴蝶效應 CBA成NBA第二春2012-10-10 13:26:02 來源: 長江商報(武漢) 有3人參與  
 星光燦爛 CBA又一個繁華季 外援,盡管讓CBA上賽季風波不斷,但總體而言,本土聯(lián)賽因此賺足了眼球,同時,也在國際球員運作上,讓我們學到不少經驗。而新賽季,雖說CBA各俱樂部引進外援更理性,但不可否認,麥蒂的到來,讓整個聯(lián)賽名利皆收。 廣東隊擁有易建聯(lián),北京隊有馬布里,如今青島隊請來了麥蒂,加上新疆隊等以外援為核心的球隊,放眼CBA,就是一個小型的NBA聯(lián)賽。而且和上賽季眾多NBA球星是因為勞資糾紛才到CBA打短工不同,易建聯(lián)、麥蒂等人都是簽署的一個完整賽季合同。 可見,從籃協(xié)到俱樂部,再到球迷,無一例外都是獲利者。 麥迪命運 職業(yè)生涯窮途末路 選擇了CBA,就意味著麥蒂在NBA的生涯基本結束。 33歲的麥蒂,不是年輕的錢德勒、JR-史密斯,是沒有時間給他去耗的。何況,在來CBA之前,麥蒂已經很努力地參加了眾多球隊的試訓,最終結果是沒有球隊愿意接納這位昔日全明星球員。由此可見,麥蒂的狀態(tài),在這些球隊專家眼中,已經不適合他們,或者準確地說,傷病纏身的麥蒂,在NBA沒有立足之地了。 處于這個年齡段,麥蒂很尷尬,因為按照以往經驗,他還有2-3年職業(yè)生涯。在NBA沒球可打,剩下的2-3年確實有點難以適應。而這,也是麥蒂為何在CBA打球的目的之一,延續(xù)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只是,這對于一個曾經光環(huán)四射的超級球星而言,實在有點凄涼。 蝴蝶效應 馬布里的成功模式 
 JR-史密斯、邦奇-威爾斯、錢德勒,這些曾經在CBA玩了一圈的偽大牌球星,讓國內俱樂部明白一個道理:外援,不求最貴,只求合適就行。 就拿北京隊的成功而言,已經成為其他球隊羨慕嫉妒恨的對象。因此,青島隊引進麥迪,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希望在NBA混不下去的前者,能像馬布里那樣在CBA煥發(fā)第二春,帶領球隊成為黑馬,闖進季后賽甚至奪冠。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敲定麥蒂合同后不久,青島隊就宣稱希望麥蒂帶領他們奪冠。 所以馬布里的重生,不可避免成為未來CBA球隊引進外援的標桿,同時,也是俱樂部管理外援以及選擇外援在場上球風的參照。畢竟,模仿雖然不可取,但往往是成功的捷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