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重要的事情做起吧你做事情拖延嗎?工作上班老遲到早退嗎?沒一點時間觀念,上司交代給你的任務,也總是要在最后一刻才勉強交差? 做事拖延的習慣很多人都有。也許我們會找出各種原因,為我們應該做但又拖著沒做的事情當借口。但可以肯定的是,拖拉不能使事情自動解決,反而會因此產生壓抑、自責、后悔等負面情緒,使你在眾人眼里成為一個做事沒有條理、不能成大事的主。 一般來講,以下兩種情況最容易出現(xiàn)拖拉現(xiàn)象:一種情況是,我們認為事情很簡單,很容易完成,于是,便將這件事情拖了下去,直到最后期限到了,才想起去做;另一種情況是,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把握,感覺困難,于是遲遲不肯行動。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拖延,都只會把事情變糟糕。要想避免對于簡單事情的拖延,列一份合理的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只要這件事對你來講是重要的,就要優(yōu)先考慮完成,而不要因為它容易做就往后拖。 那些因為害怕困難而拖延的人,他們想象中的困難遠比實際的困難大得多。比如,一個因為覺得演講困難,而遲遲不肯準備演講提綱的人,通常會把演講失敗的后果,想得遠比真正失敗更為嚴重。他們試圖通過拖延來逃避,或者希望能夠在等待中有一個非常完美的提綱出現(xiàn)。而事實上,拖延除了讓自己越來越焦慮外,對于解決問題不但毫無幫助,反而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對人際關系的損害是致命的,因為你的消極意味著一個人對別人的不重視、不合作、不守信用和不負責任,對方當然會重新考慮你的為人和能力。而你還在望著別人的成績和好運氣憤憤不平,這不是很好笑嗎?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工作壓力大,自己不受重視,因為你根本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你也不要去羨慕嫉妒其他同事的步步高升和運氣太好,因為他比你懂得如何來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謂的好運氣壞運氣,通通是借口。一個人從群體中脫穎而出,飛黃騰達,其他人很快就會把這歸結為好運氣,卻忽視了這個人的能力和魄力。比如做事有條理,辦事效率高,人們要一禮拜完成的工作,他三天就完成得很漂亮。而你很可能還在網上玩游戲,等著倒計時交任務時,才開始手忙腳亂地敷衍工作。 其實,成功有時候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難。每天都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并堅持下去,也許成功就指日可待了。每天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說起來很容易,難就難在要堅持下去。這是信念和毅力的結合,所以成功的人那么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里有個小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難過啊。于是窮人把牛賣了,買了幾只羊。吃了一只,剩下來的用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出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把羊賣了,買成了雞,想讓雞生蛋賺錢。但是,日子并沒有改變。最后,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窮人的習慣。而富人呢,根據一個投資專家的說法,富人成功的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儲蓄,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決定了習慣,習慣決定了成功。 有人說,上帝對人類最公平的兩件事之一,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天只有24小時。記得小時候,曾經念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話,雖然我們并不知道所謂“一寸光陰”到底有多長,但是既然光陰能與黃金相比,其價值昂貴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利用好每天這24小時?那就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時間,以求得最大的效用。這無論對個體或集體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美國哈佛大學人才學家哈里克說:“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習而一事無成。這是因為拖延能殺傷人的積極性?!笨矗鍪虑闆]有好的習慣,不懂輕重緩急是多么糟糕。 這里,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家公司的老板要到美國參加一個商務會議,并洽談與外商合作的事宜。他身邊的兩個助理忙得上躥下跳:小張負責起草演講稿并搜集國內市場數(shù)據,小李負責擬訂與外商的談判方案。在送老板上飛機的路上,主管問小張:“你負責的演講稿和數(shù)據打印好了沒有?” 小張打著哈欠說:“完是完了,但是我還沒有打印出來。不過沒有問題,反正演講稿是用英文撰寫的,老板也看不懂,待他上飛機后,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好,再電傳過去就行了?!闭l知,上飛機前,老板突然問主管:“你們給我準備的演講稿和數(shù)據呢?”主管只好如實稟報,老板一聽馬上變了臉色:“怎么會這樣?我準備與同行的外籍顧問在飛機上研究一下演講稿和數(shù)據呢,這下可倒好!我看不懂英文?看不懂英文有翻譯啊!再說了,應該給我準備兩份文稿,一份英文的,一份中文的。你自己偷懶?;€說我不懂英文,真是豈有此理!”小張驚慌失措地愣在了那里。 在美國,小李的方案周到細致,闡述公司的優(yōu)勢有理有據,很多地方抓住了外商的要害,談判雖然艱苦但還是贏得了外商的信任和好感,雙方終于簽下了合作協(xié)議。這之后,小張和小李的命運大家自然可想而知了。 你現(xiàn)在是在修指甲還是在發(fā)呆呢?趕緊去做那些你一直在拖延的事情,比如今天還沒洗好的床單、領導交代要寫的材料,等等。這些事情拖延下去也還是要做的,你何苦要讓自己到最后一刻才臨陣磨槍呢?如果覺得一時很難改正,那么,我們可以給自己制訂一個循序漸進的目標。 1.給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時間,來專門處理那些被拖延著沒辦的事。不必很久,15分鐘足矣。你會發(fā)現(xiàn)只要在這15分鐘內專心致志地工作,就可以完成許多拖下來的事。 2.鼓起勇氣去干一兩件你一向愛逃避的事情。一個勇敢的行動,可以消除各種畏懼心理。不要好像是誰在強迫你,做事情就要做好才是關鍵。 3.晚上睡覺前,努力消除一切疲勞的感覺,不要以疲勞或疾病為借口來拖延任何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當疲勞或疾病失去意義時,也就是說當它們不能成為你推遲工作的理由時,導致拖延的因素會“奇跡般地消失”。 4.每天都記錄下你所發(fā)出的抱怨和議論。做這種記錄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面,你可以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評論行為,即你是怎么評論別人的,評論了多少次,評論的是什么人;另一方面,正確地看清楚自己的現(xiàn)狀,并以此督促自己平時不亂作評論和抱怨。與其抱怨,不如把事情做好,這樣,領導才會對你刮目相看。 5.因為害怕困難而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們可以把任務分解為若干容易執(zhí)行的小步驟。一種是減少工作量,包括較短的工作時間或較少的任務數(shù)量。如果你需要讀完一本書,那么一開始規(guī)定每次閱讀15分鐘或20頁,這個數(shù)量應該讓你覺得可以輕松做到;另一種是把任務分解成按邏輯順序排列的小步驟,然后按步驟行動。這樣,每次只做一小步,當所有的小步都被你堅持下來,你就將好習慣養(yǎng)成一大步啦。 最后,不要太貪心。從實際出發(fā),把你的目標排好優(yōu)先順序,以便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同時,要學習時時刻刻監(jiān)控自己的進度。對于那些缺乏自律的人,把所有目標和優(yōu)先順序排出期限,讓大家協(xié)助你,監(jiān)控你的進度,讓自己在眾人的監(jiān)督下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這樣你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