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草庵只是一個清靜的佛教寺院。法師寫過一篇《重興草庵記》,其中云:“草庵肇建,蓋惟宋代。逮及明初,輪奐盡美。……殿供石佛,昔為巖壁,?,F(xiàn)金容。因依其形,雕造佛像。余題句云:‘石壁光明,相傳為文佛現(xiàn)影;史乘載記,于此有名賢讀書?!w記其事也?!?/p>
 
    這段文字,證明弘一法師還不了解草庵的真實歷史。他把石壁上雕刻的摩尼光佛錯誤地當成佛教的釋迦牟尼佛了。這很正常。摩尼教已經(jīng)湮滅三四個世紀,早已被人遺忘。
 
    草庵被識別摩尼教寺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是泉州宗教考古學(xué)家吳文良先生做出的。1957年他在《泉州宗教石刻》一書中公布這一成果。1961年,草庵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8月,在瑞典舉行的首屆國際摩尼教學(xué)術(shù)會議上,各國學(xué)者一致認為草庵是世界現(xiàn)存惟一摩尼教寺廟遺址。1996年,草庵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摩尼教、道教和佛教的草庵
 
 
    草庵是我到過的最漂亮的寺院之一,清幽,別致,精巧。沒有一進又一進的大雄寶殿,沒有一尊又一尊大同小異的佛像。草庵的核心是一尊巖壁上鑿出的浮雕佛像,為這尊佛像,建了一幢三開間的小石室。其他,都是附屬設(shè)施。
 
    這尊佛像與所有其他佛像都不相同,它是摩尼教這個已經(jīng)消失數(shù)百年的世界性大宗教留存至今的惟一雕像。根據(jù)題記,我們知道雕像完成于1339年,那時是元朝,附近村落一位陳姓施主為了祈薦考妣早生佛地而出資雕造的。
 
    元代的草庵無疑屬于摩尼教?!堕}書》還記載說:“泉州府晉江縣華表山,……山麓有草庵,元時建,祀摩尼佛?!痹跁x江博物館,我們看到了一些草庵寺前發(fā)掘的黑釉碗,上面寫著“明教會”三字。據(jù)考證,這些碗屬于宋代磁灶大樹威窯所燒制的產(chǎn)品。也就是說,草庵很可能宋代就是摩尼教的寺院了。
 
    摩尼教是唐前期從中亞傳入中國的,歷經(jīng)唐宋元三代,風風雨雨,波折不斷,總還一脈相傳。到了明初,因為明教的“明”字上逼國號,朱元璋嚴禁傳習(xí),毀其宮室,遣散教眾。對摩尼教來說這是一場滅頂之災(zāi)。然而,偏遠的福建摩尼教還堅持了一陣,因為半個多世紀后,草庵又多了塊摩尼教石刻:“勸念清凈光明大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正統(tǒng)乙丑年九月十三日”。落款的紀年為公元1445年??梢娔δ峤痰牟葩诌€沒有失守。
 
    又一百多年過去了,草庵不知怎么成了道教的地盤。明萬歷年間(1573-1620),惠安詩人黃克晦游草庵,說是“結(jié)伴遙尋太乙家,峨峨萬石映孤霞”(《萬石峰草庵得家字》);泉州詩人黃鳳翔眼前也是一片荒蕪:“竹邊泉脈鄰丹灶,沿里云根蔓綠藤”(《詠草庵》)。“太乙”,“丹灶”云云,看來他們都把草庵當成道觀了。
 
    再后來,草庵成了佛教的寺院。1923年,瑞意和廣空法師籌資修復(fù)草庵;1932年,在殿堂東建成意空樓。弘一法師就是這時期來到草庵的。
 
 
摩尼光佛的胡須
 
 
    草庵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那尊摩尼光佛雕像。石壁上鑿出的一個圓形佛龕內(nèi),面相豐滿的摩尼佛寬袖僧衣,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座上,背景是十八道放射狀光輪。因為石質(zhì)不同,佛像的臉呈草綠色,手粉紅,身灰白。最引人注目的是,佛像兩肩各散下兩紐黑發(fā),顎下垂下二條長須。
 
    摩尼佛像世所罕見,可以比較的惟有20世紀初西方探險家在吐魯番發(fā)現(xiàn)的一幅摩尼壁畫像。那是唐代西域回鶻族人的遺物。其形象為:“高僧衣白法衣,胸前有繡紋,左肩綴闊繡帶,帽施金繡,頸間系黑紐,面長圓,鼻作鷲形,目小而歪,酷肖中國人描寫歐人之手筆。其背光為新月及太陽,新月作黃金色,太陽作淡紅色?!保ā蛾愒珜W(xué)術(shù)論文集》第1集)
 
    對照看,二者的差異很大,最大的差別是:吐魯番壁畫的摩尼像有冠,無須;草庵摩尼雕像無冠,有須。
 
    吳文良先生認為,草庵的摩尼光佛雕像,和釋迦牟尼佛造像大不相同:釋迦造像多雕塑成慈眼低垂,鼻梁高暢,雙頰圓潤,且頭上有螺發(fā),下巴無須;今日在草庵所見的摩尼佛造像,無螺發(fā),而有二道長須,垂至腹際。其背后的光輪,也和牟尼背后的佛焰不同。
 
    佛像無須,道士有須,這是我們一般的認知。蔡鴻生教授因此說泉州摩尼光佛雕像的特征是“佛身道貌”。林悟殊教授認為:“這一形象是摩尼教在中國這一佛教、道教為主流宗教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逐步嬗變的產(chǎn)物。”他們認為,摩尼的形象,在歷史中逐步演化,吸收了本土佛道兩教神像的特點,才變成這種形象。
 
    然而,關(guān)于摩尼光佛的胡須,粘良圖先生另有新解。他說摩尼光佛本來就沒有胡須,是上色的人上錯了,因為石壁上沒有胡須的刻痕。還有,他認為頭發(fā)也上錯了色。每邊本來各有三紐頭發(fā)垂肩,可是兩肩最外邊那紐頭發(fā)沒有上成黑色,卻上成了紅色,結(jié)果每邊只剩兩紐頭發(fā)垂肩。
 
    如果這樣,摩尼光佛的胡須就是一個假問題。許多爭議壓根兒是觀察疏忽造出來的。
 
 
民間的“摩尼公”
 
 
    在草庵附近的村社里,民間還保存著一些摩尼佛像和祭祀儀式。這就是粘良圖先生近年來的重大發(fā)現(xiàn)。
 
    午飯后,他帶我們?nèi)|石。東石是靠海的港口,距草庵約20公里。在玉井戶夫子館(即關(guān)帝廟),幾位老婦人正在打牌。說起“摩尼公”,她們領(lǐng)我們?nèi)タ磁潇朐谧筮叺膬勺鹦∩裣?。其中黑臉的?00多年歷史,當?shù)厝擞址Q“番仔佛”,功能是保護海上平安。紅臉的較新,模樣相仿。兩尊神像都是頭發(fā)分垂雙肩,每邊三紐,下頜無須。
 
    廟里的老人說,摩尼公驅(qū)魔趕鬼最靈。每年神誕前一晚,都要請神去草庵陪佛過。他們自認草庵是摩尼公的祖廟。
 
    草庵下面的村子叫蘇內(nèi),民間也有“摩尼公”神像。村里的五都水尾宮很新,有摩尼光佛、秦皎神使、都天靈相等。但三神都已被人請走,只剩下畫像。村民說,三神的祭品都只用素菜。每年農(nóng)歷6月13日是摩尼公的生日。就我看來,這里描繪的摩尼光佛壁畫,顯然抄襲自草庵的浮雕。村民說,附近一些村子也有信摩尼公的,但不如蘇內(nèi)村。
 
    粘良圖又帶我們?nèi)ゴ謇锏脑旆ǎㄒ讶ナ溃┘摇Kf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乩童,他們家傳的摩尼公像,為蘇內(nèi)村已知的惟一一尊。因為是私人的,就不必每年都去草庵割香,分爐。他家的摩尼公主要為草庵的摩尼光佛代言。
 
    曾天法家的摩尼公造型古樸,與草庵雕像有很大差異,不但來歷久遠,顯然還另有所本。神像頭發(fā)分梳兩邊,扎了辮子,雙肩各垂下兩紐頭發(fā),無須。華麗的服飾有點像道士裝,上面卻寫有“佛”字,盤腿在蓮花臺上。
 
    我們見到的民間這三尊摩尼公神像都沒有胡須。因為吳文良先生半個多世紀前見到的摩尼光佛就已經(jīng)畫錯胡須了。如果民間的摩尼公神像是半個世紀內(nèi)新塑的,源自草庵,那么也該有胡須。我相信,民間的摩尼公形象很可能另有自己的神像譜系。
 
 
驅(qū)魔趕鬼的符咒
 
 
    作為一門世界性的宗教,摩尼教的教義博大精深,它的目的是拯救靈魂,重建宇宙,讓信徒的生命奔向光明王國。普通人熱中的算命、驅(qū)鬼之類迷信活動,是不屑為的。不過,自從摩尼教變異為民間信仰,就放棄了高遠的理想,忙于俗務(wù)了。村民們異口同聲說,摩尼公的最大本領(lǐng)是驅(qū)魔趕鬼。
 
    粘良圖又找來了曾天排,一位五十多歲的村民,長得干瘦。他也做乩童,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了。
 
    他介紹說,趕鬼要念咒語,比手印。所謂咒語,他透露說就是明代刻在草庵石上的那句話:“清凈光明,大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這里說明一下,明代的摩崖原刻已毀,幸好吳文良先生著的《泉州宗教石刻》留下了照片。如今的石刻是根據(jù)照片重刻的。
 
    曾天排說,咒語從前很靈的,誰念都靈。后來有位富人,倒尿盆的時候也念咒語,從此就不大靈了,還要配合手印,需要專業(yè)的乩童來做。
 
    在我們的請求下,曾天排示范了手?。呵拔逯笍堥_,意為五指山;后拇指食指成環(huán),其余三指豎立,意為三尊佛(佛教的西天三大佛)。比手印的同時,口中要念動咒語。
 
    郭志超教授認為,摩尼公趕鬼,早在摩尼教還沒有變異為民間信仰的時代就開始了。五代徐鉉的《稽神錄》里記載泉州楊家鬧鬼,請來巫師作法,沒想到鬼技更高,巫師落荒而逃,后來又請“善作魔法者,名曰明教,請為持經(jīng)一宿,鬼乃唾罵某而去,因而遂絕”??梢娢宕鷷r摩尼教已經(jīng)相當中國化,像道教一樣裝神弄鬼。不過這不是主流。明末摩尼教消亡后,才完全淪落為驅(qū)魔趕鬼的民間法術(shù)。按成書于明末的《閩書》記載,“今民間習(xí)其術(shù)者,行符咒”??梢娒髂x江的摩尼教已變異為民間信仰,繼續(xù)流傳。
 
    我們沒想到民間信仰的力量這么大,四百多年后,這些符咒還在流傳,不絕如縷。
 
    應(yīng)該怎么說呢?摩尼教死了嗎?作為一門具有嚴密理論體系的宗教,它的確死了;然而它又沒有徹底死去,它以一種更低級的形式——作為實用的民間方術(shù)——還在茍延殘喘。世界之道,循環(huán)往復(fù)。曾經(jīng)雄辯滔滔的宇宙學(xué)說,終極關(guān)懷,如今淪落為鄉(xiāng)間捉鬼的符咒,讓人感嘆不已。
 
 
    2007年8月23日
 
 
 
 

 
草庵的摩尼光佛。按粘先生的說法,胡須和兩紐頭發(fā)上錯了色。摩尼光佛沒有胡須。
 

 
明代摩尼教石刻,如今成了咒語。
 

 
粘良圖先生和郭志超教授在草庵
 

 
草庵寺前出土的黑釉碗,現(xiàn)藏晉江博物館。
 

 
東石村的摩尼公(黑臉)
 

 
東石村的摩尼公(紅臉)
 

 
蘇內(nèi)村曾天法家的摩尼公
 

 
曾天排演示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