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蔬菜:3張藍牌,可能降低口腔癌、食管癌、胃癌風險。
專家態(tài)度:正確。目前已證實,足量的蔬果纖維可預防結直腸癌,并減少乳腺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癥的發(fā)生率。西紅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險;西蘭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消化系統(tǒng)癌癥風險。美國癌癥協(xié)會建議,6歲前兒童每天應攝取5份新鮮蔬果(1份蔬菜約為100克,水果約為150克),6—13歲之間兒童及女性每天要吃7份蔬果,13歲以上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果。

葉酸食物:1張藍牌,可能降低胰腺癌風險。
專家態(tài)度:有可能。莫寶慶指出,國外研究證明,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能降低胰腺癌風險,但服用葉酸補充劑卻沒有作用。因此,借助葉酸防癌,最好通過日常食物補充,深綠色葉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花菜、西蘭花等)、豆類(如扁豆、蠶豆、豌豆等)、柑橘類水果、全谷類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葉酸。
膳食纖維:1張藍牌,可能降低患結直腸癌風險。
專家態(tài)度:正確。食物中缺乏膳食纖維是近年來癌癥增加的重要原因。膳食纖維可以“清洗腸道”,促進腸蠕動,減少致癌物被吸收的可能。含膳食纖維最多的食物就是各種粗糧和蔬果。
常吃紅燒肉易誘發(fā)大腸癌
高脂、高蛋白飲食與誘發(fā)大腸癌有很密切的關系。新加坡大腸癌的發(fā)病率居世界之首,與他們高脂、高蛋白飲食有關。在諸多高脂食譜中,紅燒肉是最不推薦的。黃教授推薦人們應該每周限制紅肉的攝入量在500克以內。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也建議加工肉類應該徹底避免食用,因為加工肉類對于引起大腸癌的可能性是紅肉的兩倍。
吃梅干菜扣肉易患消化道癌癥
香氣十足的梅干菜扣肉,是很多人的心頭愛。黃教教授卻很反對吃這道菜,“這道菜高油高鹽,里面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會轉化成亞硝酸胺,而亞硝酸胺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攝入過量容易誘發(fā)肝癌、肺癌、胰腺癌、胃癌等多種消化道癌癥?!彼f。不僅在梅干菜扣肉中,不新鮮的蔬菜中也會含有亞硝酸鹽。因此,蔬菜要吃新鮮的,盡量不要吃隔夜菜。
吃新鮮的辣椒可以預防大腸癌
“新鮮的辣椒可以作用于腸道黏膜細胞,促進腸道蠕動,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進而可以起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秉S教授說,人們之所以會患大腸癌,除了與基因等外界客觀因素有關,還與人們長期便秘有關。多吃新鮮辣椒還有一個好處是,新鮮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的作用與臨床常用的治療腫瘤藥物——維甲酸相似。換句話說,多吃新鮮辣椒還有防治癌癥的功效。
女性要多吃紅色的蔬果
紅色的蔬果包括番茄、胡蘿卜等。這些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卜素。它們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在體內會轉化為維生素A,對上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女性多吃這些蔬果,具有預防宮頸癌的作用。
多吃苦寒類食物可預防癌癥
苦寒類的食物如苦瓜,具有預防癌癥的功效。同樣,苦寒類的藥材,如黃連、大青葉也具有預防癌癥的作用。因為,它們具有對抗病毒的作用,而癌癥的發(fā)生與腫瘤病毒復制有關。
酗酒傷肝傷胃 最危險的飲食習慣
這張圖譜里,食物、生活方式與癌癥的關系,用四個不同的顏色表示,紅色代表“已確證增加風險”,黃色代表“可能增加風險”,深藍代表“已確證降低風險”,淺藍代表“可能降低風險”。
圖譜里,酒精飲料是最危險的致癌食物,被注明“已確證增加”五類癌癥的風險(包括口腔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絕經(jīng)前乳腺癌、絕經(jīng)后乳腺癌),此外還“可能增加”肝癌的風險。
“酒精傷肝,這是毋庸置疑的。”福建醫(yī)科大學附一醫(yī)院肝外科主任劉景豐介紹,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工廠”,酒必須經(jīng)過肝臟解毒。長期酗酒,會導致肝臟過度負擔,發(fā)生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會轉變?yōu)楦伟?/FONT>
福州總醫(yī)院普外科主任王烈介紹,長期飲酒,且飲酒過度,還容易破壞胃黏膜。胃黏膜破壞后,胃失去了保護,高酸性的胃酸就會腐蝕胃,胃易潰瘍。潰瘍長期不愈,癌變的可能性就很大。
高鹽飲食也會致癌 蝦油最好還是少吃
圖譜中,“廣式咸魚”,“鹽、咸食”也被列為“可能增加癌癥風險”的食物,前者被指增加鼻咽癌風險,后者則是可能增加胃癌的風險。
據(jù)了解,廣式咸魚的制作有一道“霉變”的工藝,專家在用廣式咸魚喂養(yǎng)大鼠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大鼠鼻腔及鼻旁竇癌發(fā)生率增加。
吃“廣式咸魚”的并不多,但在福建沿海吃咸魚、蝦油的不在少數(shù)。王烈提醒,福建沿海愛吃蝦油、咸魚,這些腌制、發(fā)酵的東西都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增加消化道腫瘤的風險,是得到公認的。福建胃癌高發(fā),就跟亞硝酸鹽有關。
專家說,對福州胃癌病人,他從家族病史、旁系家屬追查,發(fā)現(xiàn)病人家屬里有其他的胃癌患者,并且大多有吃蝦油的習慣。過去,福州的蝦油都是用死蝦爛蟹發(fā)酵的,而老福州人特別愛吃蝦油,一日三餐都用蝦油炒菜。代代人吃蝦油、咸魚,這些食物中的亞硝酸鹽長年累月聚集在體內,有致癌作用。盡管現(xiàn)在蝦油的加工工藝改進,但幾代人愛吃蝦油,基因可能改變,變得有遺傳性。碰上過度勞累、壓力大,有家族聚集性的胃癌就纏上福建沿海人。
含糖飲料最“清白”?專家否定這一結論
在圖譜中,最“清白”要屬含糖飲料,與15類癌癥看上去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含糖飲料真的沒有危險嗎?福州總醫(y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nóng)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歐陽學農(nóng)告訴記者,人體的能量主要靠攝取葡萄糖,含糖飲料能提供不少人體所需能量。但是,現(xiàn)代人并不缺乏能量,喝大量的含糖飲料,再加上運動缺乏,多余的能量就會導致人體肥胖。而肥胖會造成人體代謝紊亂,加大各器官的負擔,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息息相關,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所以,含糖飲料絕不能大量飲用。
燒烤、膨化、油炸食品也是高危致癌食物
專家反復強調,一定要自然飲食、健康飲食,不能吃垃圾食品。他說,燒烤、膨化、油炸食品最好少吃,尤其是孩子。這三類食物上了他的“飲食黑名單”,也是他在工作中反復交代病人的。
專家說,燒烤會產(chǎn)生致癌物質“多環(huán)芳烴”,這是公認的化學致癌物。膨化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劑之類的添加劑,有些膨化食品會在表面加上氫化油脂,容易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而很多油炸食品的油反復使用,也包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對人體造成很大危害,如脂肪肝、高血壓、膽囊炎、胃病、糖尿病、肥胖,還可能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癌癥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