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椒醋粥:花椒3克,食醋適量,大米100克。將花椒研為細末,大米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花椒粉、食醋服食,每日1劑,連續(xù)3~5天??蓺⑾x止痛。適用于蟲積腹痛等。 花椒性味辛熱,有小毒,入脾、胃、腎經(jīng),有溫中散寒,殺蟲止痛之功?;紫x“遇酸則伏,遇苦則安”,而醋性味酸苦,有良好的安蛔止痛之功。兩者合用,可治蟲積腹痛。陰虛火旺、患有消化性潰瘍者不宜選用。 使君子粥:使君子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使君子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蓺⑾x消積。適用于腸道蛔蟲癥及小兒疳積。 使君子,又名使君肉,性味甘、溫,入脾、胃經(jīng),殺蟲消積,適用于腸道蛔蟲癥及小兒疳積。既能殺蟲消積,又可健脾消疳,為驅(qū)殺蛔蟲常用藥,尤為小兒所喜愛。能斂虛熱而止瀉痢,為小兒諸病要藥。本品煎服,6~10克。炒香嚼服,可空腹連續(xù)服用2~3天,小兒每日1粒,總量不超過20粒。不能大量應用,會引起呃逆,眩暈,嘔吐等反應?!侗静菥V目》言其“忌飲熱茶,犯之即瀉”,故服用時不可飲茶,若服用時飲茶出現(xiàn)呃逆等證時,一般停藥后即可緩解。 南瓜子粥:南瓜子3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南瓜子去皮,擇凈,搗碎,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水煎沸,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蓺⑾x消積。適用于腸道寄生蟲病。 南瓜子,性味甘、平,入脾、胃經(jīng),有殺蟲之功,為安全可靠的驅(qū)蟲藥食兩用食物,用于絳蟲病、蛔蟲病等,可單味生用,若配合其它驅(qū)蟲藥同用,療效更佳。本品含南瓜子酸,脂肪油等,有瀉下作用,故大便溏薄者不宜選用。
秋后健脾潤燥藥膳方 冰糖蓮子羹 健脾除煩 安神填精 去心蓮子50克,水、冰糖、淀粉適量;蓮子加適量水燜酥,用冰糖調(diào)味,淀粉勾芡成羹即成。 適用于婦女體虛,男子腎虛遺精、滑精、陽痿、早泄,以及脾虛久瀉、食欲不振、虛煩失眠調(diào)補。 生地粥 滋陰益胃 涼血生津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清水適量。生地黃洗凈切細,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后,倒出藥汁,再復煎煮一次,兩次藥液合并后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diào)味即可。 此粥還可做肺結(jié)核患者之膳食。 四寶糯米粥 健脾補血 益氣安神 桂圓、紅棗、山藥、薏米仁各25克,糯米100克,水、冰糖適量。桂圓、紅棗、山藥、薏米仁、糯米加水共煮成粥,以冰糖調(diào)味即成。 尤適用于心血不足之心悸者調(diào)理。 五彩蜜果 生津止渴 和胃消食 蘋果1個,鴨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薺10個,檸檬1個,白糖適量。檸檬榨汁,蘋果、鴨梨、菠蘿洗凈去皮,分別用圓珠勺挖成圓珠形(或切成丁狀),荸薺洗凈去皮,楊梅洗凈待用。將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鍋內(nèi)燒熱溶解,冷卻后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將糖汁倒在水果之上,即可。 芝麻核桃羹 補腎潤燥 健腦和中 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克,淀粉、冰糖、水適量。將黑芝麻、核桃肉分別以文火炒香碾碎,每次舀4湯匙加適量水煮沸,淀粉勾芡,加冰糖調(diào)味食之,一日兩次,常服還可黑發(fā)養(yǎng)顏。 黃精煨豬肘 健脾潤肺 益中開胃 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姜15克,蔥適量。黃精切薄片,黨參切短節(jié),裝紗布袋內(nèi),扎口;大棗洗凈待用。豬肘刮洗干凈入沸水鍋內(nèi)焯去血水,撈出待用。姜、蔥洗凈切好待用。以上食物同放入砂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置武火(火大而急)上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火小而緩)繼續(xù)煨至汁濃肘粘,去除藥包,肘、湯、大棗同時裝入碗內(nèi)即成。 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肺虛咳嗽、病后體弱者尤為適宜。
入秋各種水果食用禁忌
入秋前后,各種水果便源源上市,品種繁多,因其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醫(yī)食兼優(yōu),人人想先嘗為快。但是,秋季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如果過食或暴食亦會致病。 1.蘋果:果汁可止瀉,空腹吃可治便秘,飯后吃能助消化。但是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攝入過多不利于心、腎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腎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2.梨: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對治咳喘、風熱、咽炎等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虛寒、口吐清涎、大便溏泄者應慎食;又因含糖量高,過食會使血糖升高,故糖尿病患者應少食。 3.柑橘:內(nèi)含大量胡蘿卜素,入血后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過量食用,積蓄在體內(nèi),會使皮膚泛黃,導致“胡蘿卜血癥”,俗稱“橘黃癥”,繼而出現(xiàn)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綜合癥狀。此時,應適量多食植物油,并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轉(zhuǎn)化和排泄。 4.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和鞣酸,營養(yǎng)豐富,有降壓止血、清熱滑腸、潤肺生津等功效。但內(nèi)含大量柿膠酚和果膠,會與胃酸凝集成纖維性團塊,即“胃柿石”,導致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又因果膠有收斂作用,故便秘者忌食;不宜空腹服用,更不宜與螃蟹、山芋等同食,否則更易產(chǎn)生胃柿石。 5.石榴:含大量果糖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味甘性溫,為濕熱類水果。石榴對痢疾、脫肛和咽炎等有療效,但體虛陰虛燥熱者慎食;瀉痢初起、有濕熱者也不宜吃鮮果,即使常人也不宜多食,多食傷齒,且使人厭食。 6.菱角、荸薺:許多人吃生菱角用嘴啃皮、吃生荸薺不削皮,而不經(jīng)消毒殺菌,很易感染上姜片蟲病。姜片蟲蟲體肥厚,在顯微鏡下觀察極似切下的姜片,入人體后寄生于小腸內(nèi),導致營養(yǎng)不良、消瘦和貧血等,對小兒危害更大。再則兩者性寒滑,常人也不宜多食;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腎陽不足者均不宜服用。 7.板栗:含淀粉、蛋白質(zhì)、粗纖維和多種維生素,味甘性溫,甜糯爽口,有“千果之王”和“木本糧食”的美譽。板栗有益氣補腎、健脾補肝、調(diào)理腸胃之功效。中醫(yī)稱其為“腎果”,尤適腎病者食用。但板栗堅實,生食難于消化,熟食易滯氣積食,一次不宜多食;有安腸止瀉作用,便秘者忌食,否則加重癥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