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感覺是感性與理性交織的美感!
感性的美感自不必說,誠實的理性實在是引人深思。
余秋雨說:“用誠實的、理性的方法來面對各種文化課題。如歷史上的反面人物,我們應(yīng)該重新給予一個邏輯的梳理,使他們有一個申辯的空間,完成自己的邏輯推演過程。又如,在沒有可能在硬性的歷史事件中,尋找屬于個體的軟性理由,我認(rèn)為這種尋找是符合理性精神的?!?BR>
 
 
 
       佩服余先生的這種不一棒子打死的誠實的理性。我們看問題,不可被個人的感情支配,撩開個人感情的面紗,理性對待問題,全面客觀分析問題。
面對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的王道士,余先生客觀評價。王道士從外國冒險家手里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數(shù)記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yùn)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的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xiàn)的微型膠卷,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jī)前。面對這樣一個千古罪人,與秋雨還是給他留下了一個空間:“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瀉。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瀉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畢竟,王道士只是一個小小的愚昧的農(nóng)民,那些掌管文化的朝中要員,那些管轄著敦煌一帶地方的大小官員,他們在這起文化流失的悲劇中,其責(zé)任恐怕遠(yuǎn)在王道士之上!
 
 
 
        面對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秦檜,是個大奸臣,沒有誰會為他說話,然而余先生也給了他空間?!坝袝r,人品低下,節(jié)操不濟(jì)的文士也能寫出一筆矯健溫良的好字來。例如就我親眼所見,秦檜和蔡京的書法實在不差!”這就是余先生的誠實的理性啊,實在讓人敬佩!
我的一個博友曾對我說,無論何時何事,不要輕易否定,存在即有其合理性。我很贊同他的觀點(diǎn)。他還說曾經(jīng)寫過有關(guān)文革的文章,被有的人批得一無是處,實在想不通啊,我們有些人喜歡走極端。
 
 
 
        還經(jīng)??吹揭恍┡笥?,看到與自己觀點(diǎn)不同的帖子,便針鋒相對,甚至匿名痛罵,讓人覺得汗顏。拋開個人的感情喜好,你會覺得別人說得不無道理。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有獨(dú)具的慧眼,獨(dú)到的體會和驚人的高見,這源于他的誠實的理性,這是值得每一個人深思學(xué)習(xí)的地方。讓我們撩開個人感情的面紗,理性看待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