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創(chuàng)作的歌曲《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原是由皇后樂團(Queen)演唱,最初收錄在1975年專輯《歌劇院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
歌曲巧妙地將華麗搖滾,前衛(wèi)搖滾,古典音樂及重金屬熔為一爐。創(chuàng)造出一首如歌劇般華美,如史詩般恢弘的音樂。歌曲在悠揚中蘊涵無盡傷痛的情緒,充分體現(xiàn)了樂隊唯美精致的樂風(fēng)。
這首歌不僅蟬連英國排行榜榜首達九周之久,而且在不少西方國家的排行榜上也名列首位,在搖滾史上更被稱作“搖滾歌劇”。
倫敦的多米尼奧劇院《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一書中宣布了“英國熱門單曲”的前十名得主,名列榜首的就是皇后樂隊的這首經(jīng)典之作《波西米亞狂想曲》。
改編后的小提琴曲《波希米亞狂想曲》,這首6分多鐘長的單曲包括四個部分:一開始深沉的小提琴在鋼琴伴奏下奏出的痛苦傾訴,之后則是在鋼琴伴奏的襯托、鋪墊下婉如歌劇詠嘆調(diào)的形式與之唱和,前段抒情緩緩,到3分多時的鼓點加入,接著隨之而來的是一段小提琴華彩段的淋漓狂飆,瞬間讓氣勢竄升磅礴,最后又回到鋼琴伴奏下綿綿的傾訴,音樂重歸安寧和靜謐。
米可瑞麗的演奏十分投入,帶著無法忘卻的憂郁和哀愁,肆意于音樂的狂想之中,透著一股動人的朝氣。每一次運弓、每一段揉弦,音質(zhì)都非常飽滿、通透,音樂也格外溫馨迷人。她并不刻意地追求炫技性的表現(xiàn),而是更為投入地沉浸在奔放、哀怨、沉思和粗獷音樂遐想之中,每一情緒的渲瀉都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幾近無暇。流動的音符展露出一段動人心弦的深情,格外真摯自然,神采四溢的琴音滑入心里,絲絲入耳,讓人心醉!
露西亞·米可瑞麗自述:
如果生命是一段旅途,那么我們就是這段旅途中的流浪者。在密密的森林中,用雙手拓開一條大路,勇敢無畏地走向那個未知的世界。
我從三歲時就開始拉小提琴了,那個時候,我對小提琴的意識幾乎是空白,后來這把樂器竟然成為了我最無限的樂趣、最安全的港灣、最絕對的朋友。后來,音樂就成為了我敘述內(nèi)心世界的工具—---比我更單純更真誠的聲音。每天我都在努力地去釋放著她,清理著那些不時讓她失落的繁雜思緒。
生命是一段旅途,我們都是旅途中的流浪者。音樂引領(lǐng)著我的道路,當(dāng)我沉湎于一些美麗的小事物中時,音樂分享著我的歡樂。當(dāng)我懼怕時,音樂微微低聲安慰著我。
我嘗試著靜下心來去聆聽,因為我相信,只有那聲音才能親密無間地在我心中永遠流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