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在山林中的“明月古道”。 或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蕉嶺縣文史工作者經查閱史料和考證發(fā)現(xiàn),地處蕉嶺縣城10公里外的橫崗村一條當?shù)鼐用竦巧浇∩淼谋P山小道,竟然是在人們視線中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當?shù)厥妨纤涊d的客家人從中原向南遷徙所走、擁有1600年歷史的“明月古道”。 當?shù)匚氖穼<彝茰y,“明月古道”很有可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史料記載,古代蕉嶺鎮(zhèn)平(今蕉嶺縣城)是客家古道上的重鎮(zhèn),作為客家先祖南遷和“粵鹽贛米閩茶”流通的中轉站,“明月古道”千百年來一直是溝通閩粵贛三省的交通命脈之一,維系著一方的生計,它的作用,無異于今天的國道。 中原人南遷潮汕必經之路 現(xiàn)存“明月古道”的源頭位于蕉嶺縣城郊的橫崗村,距縣城中心約10分鐘車程。 蕉嶺縣文史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考證,這條古道始于西晉末年,是中原人向南遷移到達蕉嶺、潮汕等地的必經之路,距今1600多年。 到了明宗禎年間,明月古道成為“粵鹽贛米閩茶”的重要棧道,食鹽、糧食和茶葉等商品在這里中轉,因路途迢迢,春、夏、秋三季每當有月亮的晚上,行走在古道上的人們往往凌晨即起,趁著月色匆匆趕路,“明月古道”故而得名。 古道曾是閩粵贛交通命脈 據當?shù)匚氖穼<铱甲C,“明月古道”最南可至潮州、汕頭出海,向東行可通福建武平、上杭,向北行可接江西尋烏、贛州北上直達黃河流域。當?shù)匚氖穼<彝茰y,“明月古道”很有可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粵省腹地,山脈綿亙,道里崎嶇,鳥道盤纖,羊腸迫隘”,這是當?shù)匾粋€山村族譜里對客家遷徙古道“明月古道”的形象描述。 “明月古道”的入口處,是一座碑刻,上面刻寫的古代古道整修捐資人的芳名已模糊難辨。古道由石塊鋪成,寬約1米,還保留著原始的模樣,兩旁是四季常青的馬尾松林,環(huán)境清幽,空氣清新。古道隨著山勢,呈“之”字形向上攀升,坡度超過45度。 據介紹,如今“明月古道”已成為當?shù)鼐用窠∩礤憻挼膱鏊?。每逢清晨、傍晚和周末,山下車輛排成長龍,山上登山者穿梭如織,成為蕉嶺人健身吸氧的好去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