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年先生曾寫過一篇「介紹一個世紀前的童蒙讀物」,說的是他在蘇州得到清光緒間李光明莊刻的《香山詩選》六卷二冊,書後附了一頁狀元閣爵記印的售書廣告。廣告上開列109種書的名目,分蒙訓、閨訓(3種)、史類(4種)、經(jīng)類(31種)、文類(5種)、雜學(8種)、良方(5種)等。廣告上都有價目,一目了然,最貴的是《左傳杜林》,壹千貮百文,最低的是《神童詩》拾文。印象中,似乎再沒有一篇專門介紹李光明莊刻書的文章。
 
      查《中華印刷通史》,對李光明莊倒是有350字的描述。說「李光明,字椿峰,號曉星樵人。他的室名何陋居,設(shè)肆於金陵聚寶門三山街大功坊郭家巷內(nèi)電線局西首秦狀元巷中,并設(shè)分肆于狀元境口狀元閣。所刻各書,前面多印有推廣文字的告白啟事。版心下刻李光明莊四字,有的還在刊葉附刻目錄。據(jù)所刻《書經(jīng)》刊葉目錄所載,李光明莊刻印了一百六十七種書,計經(jīng)部四十一種,史部六種,子部三種,集部五十二種(其中所刻尊經(jīng)書院)鍾山書院、惜陰書院的文章十二種」,啟蒙類二十四種,閨范類四種,醫(yī)算雜學類二十四種,善書類十三種。目錄下方用白文標明‘以上價目一律制錢,不折不扣’。傳本所見,刻書用兩種字體,一是宋體方字,占多數(shù);一是寫刻歐體楷書,如刻《益幼雜字》,字體書寫秀勁。書版多委金陵唐鯉躍雕刻。」至於葉樹聲、余敏輝著的《明清江南私人刻書史略》,對李光明莊刻書之事有五行100余字的敘述,也是說了《書經(jīng)》刊葉目錄所載,簡單至極。而《江蘇刻書》(江蘇藝文志)涉及李光明莊的也只有列出所刻十二種書的書名,其它的則一無所有了。
李光明莊,是南京狀元境之書肆,其作坊在秦狀元巷。狀元境,相傳為秦檜宅址,故名,據(jù)說那時狀元境一帶,為書賈麇集之所。李光明曾在清代重臣曾國藩大營內(nèi)待過,從事雕版印刷,後清軍攻入南京,李光明就包辦了鄉(xiāng)試考場中的印題和文卷事務(wù),隨後就開設(shè)書莊專門印行一些流行書籍。書莊刊行的蒙學書籍,銷得最多。過去一些老人曾說,大凡受過私塾教育的,很多都讀過李光明莊刻的書,在那個時代,東南各省幾無不知李氏者。而且它所印書的銷路,北方直到關(guān)外,南邊到沿海各省,幾乎普及全國各地。
 
      我以為清代同光年間的江浙地區(qū),刻經(jīng)部小學、蒙學讀物最多的,或許應推李光明莊,這是李光明抓住了一個難得的機遇。此話還是要從太平天國戰(zhàn)爭講起,當太平軍攻占金陵後,洪秀全即發(fā)布詔書:「凡一切孔孟諸子百家妖書邪說者盡行焚除,皆不準買賣藏讀也,否則問罪也。」「但世間有書不奏旨、不蓋璽而傳讀者,定然問罪也?!梗ā对t書蓋璽頒行論》)而馬壽齡《金陵癸甲新樂府》中「禁妖書」一條,形容天京焚書是「搜得藏書論擔挑,行過廁溷隨手拋,拋之不及以火燒,燒之不及以水澆。讀者斬,收者斬,買者賣者一同斬,書茍滿家法必犯,昔用撐腸今破膽?!骨皫滋熳x《師讓盦漢銅印存》,那是清丁丙藏并輯的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鈐印本。前面有王同序,說到丁丙「回憶同治甲子之後,杭城初復,瓦礫遍地,蓬蒿沒人,欲訪昔日藏古印家如汪劍秋、王安伯、朱芑孫諸家,率皆遭亂,儲藏散失。平日得一舊印,寶玩撫摩,或密室傳觀,互相矜賞,或秘篋儲襲,吝不示人,庚辛兩劫,厄於兵火,焚蕩盡矣。每過遺墟,徒憑吊荒煙蔓草之余,徘徊而不忍遽歸?!箍梢娞教靽鴳?zhàn)爭之破壞甚大。太平天國失敗之後,清廷是百廢待舉,于是在江浙地區(qū),尤其是南京、杭州,除了官書局的大量刊刻讀書士子所急需的經(jīng)史子類圖書外,坊間所刻則是種類繁多,啟蒙讀物、經(jīng)史子典籍、課藝應試用書、醫(yī)書、百科讀本、詩詞等類,什么書暢銷就刻印什么。而李光明莊就是其最典型的代表。
     我還想過為什么一個南京的書莊竟然能立足南京,走向全國,它的蒙學讀物受到群眾歡迎的另一亇原因。那就是天下教術(shù)之端必自讀書始,人才之成必自童稚始。同治年間的《教會新報》中有「小學義塾規(guī)條」,云:「塾中功課,未識字者先識方字一二百,即授小學詩(新刻續(xù)神童詩,為人道理都已說到,尤妙在句句明白。如《續(xù)千家詩》及《孝經(jīng)》、《弟子職》、《小兒語》各種,如有余力皆可接讀)」。李光明莊所刻如《四書》、《五經(jīng)》、《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史鑒節(jié)要》、《幼學瓊林》、《龍文鞭影》諸書,皆當日家塾之課本,蒙童無不人手一編。以《三字經(jīng)》來說,文殊馴雅,言簡義長,詞明理晰。如玩其詞,習其義,則天人性命之微,地理山川之奇,歷代帝王之統(tǒng)緒,諸子百家著作之原由,以及古圣昔賢由困而亨、自賤而貴,縷斷詳明,皆了如指掌。而《百家姓》,傳播至今,童蒙誦習,奉為典冊?!肚ё治摹?,元明以來,流傳無替?!肚Ъ以姟?,村塾童子,罔不記誦,其中唐詩少,宋詩多,律絕百數(shù)十首,率皆顯明易解之作,啟迪童蒙之捷徑書。至於《幼學故事瓊林》,是務(wù)歸明晰,一閱了然,詳所當詳而不厭其繁,略所當略而不嫌其簡。所以,東南各地家塾一類之學堂,多以李光明莊鐫本為讀本。
 
      清代學者王筠有「教童子法」,云:「如弟子鈍,則識千余字後乃為之講,能識二千字乃可讀書,讀亦必講。然所識之二千字,前已能解,則此時合為一句講之,若尚未解,或并未曾講,只可逐字講之。八九歲時神智漸開,則四聲、虛實,韻部、雙聲、迭韻,事事都須教,兼當教之屬對,且每日教一典故。才高者,全經(jīng)及《國語》、《國策》、《文選》盡讀之,即才鈍亦《五經(jīng)》、《周禮》、《左傳》全讀之,《儀禮》、《公》、《谷》摘鈔讀之。才高者十六歲可以學文,鈍者二十歲不晚。」(《靈鶼閣叢書》第一集)對於李光明莊來說,全經(jīng)及《國語》、《國策》、《文選》、《五經(jīng)》、《周禮》、《左傳》、《儀禮》、《公羊》、《谷梁》均有刊印。這大約是李光明早就摸清了興學育才實為當今急務(wù),「世家所教,兒童入學,識字由說文入手,長而讀書為文,不拘泥于八股試帖,所習者多經(jīng)史百家之學,童而習之,長而博通」的道理,從而把握住了市場。
我在讀了李光明莊的售書單後,還以為李氏打的就是「幼童牌」、「民眾牌」,抓住一切機會造勢,以求薄利多銷。請看:《三字經(jīng)》、《千字文》、《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的書名第一字是「歐」字,「歐」就是歐陽詢,歐體字就是歐陽詢的字體,歐做過「太子率更令」,所以後人又稱之為「率更體」。他的《皇甫誕碑》、《化度寺邕禪師塔銘》、《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溫彥博碑》,我早年都臨過?!杜f唐書'歐陽詢傳》說歐書「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人得其尺牘,咸以為楷范焉。」至於趙孟頫則稱之為「清勁秀健」,李光明請得擅歐體圣手來書寫蒙學書,這使得來店購書的顧客或塾師見到歐字法度嚴整、端莊穩(wěn)重,當然是希望孩童臨摹,這實在是高明之舉。
 
      李光明莊刻的書大約有160種左右,多見於它後期刻的售書單內(nèi)。這種售書單并不是每種書上都有的,應該說前期所刻是沒有的,後來刻的品種多了,為擴大宣傳,才有售書單。我見到的只是上刻125種的售書單,我把所刻的書全部録出,也可窺見李氏刻書之一斑:
書單上大字刻「狀元閣爵記印」,下小字「江南城聚寶門三山大街大功坊郭家巷內(nèi)電線局西首秦狀元巷中李光明家自梓童蒙各種讀本揀選重料紙張裝訂又分鋪狀元境狀元境口狀元閣發(fā)售實價列下」。書單內(nèi)容為:
      蒙訓:圣諭廣訓貳百文、狀元紅執(zhí)筆法貳拾文、名人摹本另有價單、歐三字經(jīng)陸拾文、歐百家姓貳拾陸文、歐千字文肆拾貳文、歐體格言叁拾文、圣賢孝經(jīng)伍十文、三字孝經(jīng)貳拾肆文、弟子規(guī)肆拾文、古事廿四孝壹百文、日記故事、昔時賢文拾柒文、空谷傳聲壹百文、三字經(jīng)圖考陸拾文、殿試摹本詩品叁拾文。
      閨訓:鳳鳴女兒經(jīng)貳拾文、女四書壹百肆拾文、醒閨編壹百肆拾文。
      史類:宛志伍拾文、三才論略貳百文、龍文鞭影貳百文、監(jiān)略四字書壹百文。
      經(jīng)類:四書集注伍百陸拾文、易經(jīng)集注貳百貳拾文、書經(jīng)集注參百伍拾文、詩經(jīng)集注肆百文、春秋杜林壹千貳百文、禮記集說玖百文、周禮節(jié)訓壹百陸拾文、孝經(jīng)集說貳拾貳文、易經(jīng)本義音訓貳百柒拾文、易經(jīng)程傳參百文、春秋杜注姚輯口千口百文、小學集注貳百文、尚書離句壹百伍拾文、左傳句解伍百文、爾雅蒙求、孔子家語、監(jiān)本四書伍百文、監(jiān)本詩經(jīng)參百陸拾文、太史四書捌百文、太史易經(jīng)參百文、四書便蒙壹千文、四書合講、四書備旨捌百文、易經(jīng)旁訓壹百肆拾文、書經(jīng)旁訓壹百陸拾文、詩經(jīng)旁訓貳百文、春秋旁訓壹百肆拾文、禮記旁訓肆百陸拾文、學庸示掌壹百文、二論引端參百文、十三經(jīng)集字壹百文。
      文類:古文觀止肆百陸拾文、初學求源柒拾文、童蒙易悟柒拾文、玉玲瓏壹百肆拾文、目耕齋初二刻貳百捌拾文、目耕齋小題壹百肆拾文、六朝文絜柒拾文、揭夏小正參拾文、金陵三書院謀藝另有價單。
      詩類:神童詩拾文、唐詩近體、青云集壹百捌拾文、唐詩三百首壹百貳拾文、注釋千家詩壹百貳拾文、五言千家詩貳拾陸文、七言千家詩參拾文、國朝千家詩伍拾文、小學千家詩肆拾文、律詩六鈔肆拾文、唐詩合解肆百陸拾文、朱批七家詩選參百伍拾文、佩文詩韻壹百陸拾文、詩韻集成囗百文、詩品注釋貳拾文、江南試帖柒拾文、解學士詩參拾文、勸善老人詩參拾文、陰隲文詩柒拾文、宋元明詩。
      雜學:幼學句解壹百捌拾文、幼學瓊林貳百肆拾文、字學舉隅壹百肆拾文、百千音義肆拾文、對相雜字肆拾肆文、益幼雜字肆拾文、群珠雜字肆拾文、養(yǎng)豪鍼度壹百捌拾文、對類指掌肆拾捌文、春聯(lián)分類參拾文、武經(jīng)三子肆拾文、算法指掌貳拾文、感應篇補注肆拾文、道德經(jīng)貳百貳拾文、見心集壹百貳拾文、新刻圍棋譜囗百文。
      良方:增藥性賦要訣貳百文、增玉匣匯壹百陸拾文、達生編參拾文、催生符貳拾文、婦科秘生篇壹百陸拾文、驗方新編陸百文、驗方續(xù)編壹百肆拾文、敬灶全書各種有價、醫(yī)宗已任、醫(yī)綱提要。
 
      這份書單當然是不全的了,我知道的如:周易四卷、左繡三十卷首一卷、春秋榖梁傳二十卷、春秋谷梁傳集解十二卷、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十二卷、評點春秋綱目左傳句解匯雋六卷、東萊博議四卷、禮記十卷、儀禮鄭注句讀十七卷監(jiān)本正誤一卷石經(jīng)正誤一卷、周禮鄭注六卷、新增幼學雜字、百家姓考略一卷、三字經(jīng)訓詁一卷、千字文釋義一卷、弟子規(guī)、增訂釋義經(jīng)書便用通考雜字一卷、史監(jiān)節(jié)要便讀六卷、孟子七卷、典故列女全傳四卷、玉歷鈔傳一卷、地球韻言四卷、金陵百詠一卷金陵四十八景一卷等。還有如黃永年先生買到的《香山詩選》。
 
      這個目錄下刻「以上價目一律制錢不折不扣」,欄外刻「包修搬字擺板宗譜」。前者是不二價,大概是銷路好,沒有還價之說。後者是多種經(jīng)營,代客服務(wù),「搬字擺板」是指活字排板,刷印家譜。李光明莊是刻板印書的,店中沒有活字,但他是知途老馬,誰家想修家譜了,他可代為安排。那時,為人擺印家譜的小小作坊著人串走四鄉(xiāng),有人代為張羅,也是好事一妝。
 
      李氏所刻書,最早的大約在同治間,最晚的是1924年南京李光明莊刻本的《金陵百詠》一卷《金陵四十八景》一卷。又李氏還為當時聞人刻書,如清黎庶昌撰《拙尊園叢稿》六卷,就是請李光明莊刊刻的。 
 
      李光明莊刻的書,如今在一些大的圖書館都有一些。我見過的不多,僅有三種而已,這些書的書口下都刻有「李光明莊」。一為《國朝繍像千家詩》,扉葉刻「國朝千家詩。重復較刊洪武正韻繡像。金陵聚寶門內(nèi)狀元境狀元境口狀元閣自梓印訂書籍發(fā)兌。」卷一第一葉題「椿峰李光明繪梓」。上圖下詩。然圖非李氏所繪,因此本末有「江寧張?zhí)?、馬騮與子祥繪景,成竹山房?!?。一為《司空詩品注釋》,扉葉刻「詩品注釋。江南城聚寶門三山街大功坊郭家巷內(nèi)秦狀元巷中李光明家自梓童蒙各種讀本,揀選重料紙張裝訂。分鋪狀元境狀元境口狀元閣發(fā)售。各另有價單?!挂粸椤对鲇嗎屃x經(jīng)書便用通考雜字》,扉葉刻「狀元閣爵印訂元龍通考襍字」。
 
      入民國後,新式教育逐漸推廣,小學普遍設(shè)立,引進的教學內(nèi)容也更多,私塾由沒落而終趨淘汰,影響所及,李光明莊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後來的商務(wù)印書館、中華書局設(shè)立,他們的新式課本,完全代替了李光明莊的蒙學書??箲?zhàn)前夕,李光明莊則是門庭寥落,無人問津了。不管怎么說,李光明莊在清末的坊刻本中還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這家書莊在封建社會逐漸過渡到半封建社會中,在教育事業(yè)上起過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