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石林生成于距今四百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的地質(zhì)時代。由于燕山運動、地殼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風化、雨蝕、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黃褐色河湖相砂礫巖為主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qū)內(nèi)陡崖凌空,造型千姿百態(tài),峰回路轉(zhuǎn),景象步移萬千。石柱、石筍一般在80--200米之間。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游開發(fā)價值。
在瓜果飄香的8月時節(jié),我們來到了甘肅,只為躲避京城的悶熱和實現(xiàn)孩子夢中的蘭州拉面、戈壁灘上空的星星,當然旅途中還有很多的故事,而第一個故事就是來到了黃河石林。
早上8:30分從蘭州出發(fā),汽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公路,穿過一片又一片的戈壁山地,到達景泰縣東南部休息地已近12點,我們只好先用午餐后再繼續(xù)前行,本來汽車可以直接駛進飲馬河大峽谷去觀賞黃河石林的,但朋友讓我們體驗下渡黃河的感覺,特意安排我們?nèi)プ谀莻€豬皮做成的“皮劃艇”渡黃河,看著黃河的急流心有余悸,但穩(wěn)穩(wěn)坐在“皮劃”上時,心情卻異常地塌實,望著濤濤的黃河水,看看遠處連綿不斷的侵蝕丘陵,眼前出現(xiàn)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還沒看夠,“皮劃”就靠了岸,于是我們開始了行走飲馬河大峽谷觀賞黃河石林的的旅程。(20120729)
P4,在去黃河石林的路上要經(jīng)過這個村莊,在高高的山路上往下看,這個村莊在峽谷中,據(jù)說他的祖先來自陜西逃荒者,他們在這里生養(yǎng)繁衍,一直延續(xù)至今。把不毛之地變成了綠洲。在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這里生活寧靜安詳。
P5,經(jīng)過村莊后我們來到了黃河渡口,但一腳踏上“豬皮伐”時,我來了個“四腳朝天”,簡陋的“皮伐”上橫豎著幾條竹棍子,一不小心,坐不穩(wěn)站也不穩(wěn),勉強坐下去后,船工把我們劃向了河中,一路觀賞著岸邊的景色,不斷地按動手中的相機,也忘了坐在那個“皮劃艇”的不舒服。
P5,黃河水面很寬,水流雖然較急,但在“皮劃”上卻感覺不到,不到20分鐘,我們就渡過了黃河靠上了岸
P6,回頭望去--粗獷、大氣的大峽谷,給人以震撼!換上一只廣角鏡頭我記錄了這個景色。
![]() P7
P8,進入飲馬河大峽谷,我們乘坐“驢的”(毛驢車,一種古老的交通工具)前行,體驗著遠古人民生活感覺。
P9,這是一個為我們趕驢的女人,我看到她腳上穿著布鞋,就問了她,她說一年穿三雙,都是自己做的鞋子,成本不高。
P10,“驢的”秩序井然,一輛接著一輛,不爭也不搶
![]() P11,黃河石林規(guī)模宏大,景色優(yōu)美。整個石林景區(qū)千峰競奇.峽谷蜿蜒.陡崖凌空,各種各樣的石峰風格神奇獨特,造型逼真.活現(xiàn)。遠看群峰如波濤奔涌,近看其形似生動雕塑,漫步景區(qū)曲徑通幽,如入迷宮。
P12,墻上仔細看看都有什么?能夠數(shù)出馬牛羊嗎?
P13
P14 ![]() P15 ![]() P16 ![]() ![]() P18 ![]() P19
![]() P20,驢的,把我們拉到觀景臺山下
![]() P21,我們坐纜車上了觀景臺
![]() P23 , P24 |
|
|
來自: 閑之尋味 > 《地質(zhì)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