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度龐中華 1.龐中華,著名書法家、教育家和詩人,四川達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畢業(yè)于西南科技大學地質(zhì)勘探專業(yè)。當代中國硬筆書法事業(yè)的主要開拓者?,F(xiàn)任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主席,龐中華硬筆書法學院院長,曾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龐中華練習硬筆書法幾十年,遍臨名帖,他認為對前輩的書法不能一味臨摹,失去自我,而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用他的話說就是“讀古帖寫現(xiàn)代字”。 2.自1980年以來,有100多種字帖和專著在海內(nèi)外出版發(fā)行,其中代表作有:《談談學寫鋼筆字》、《龐中華鋼筆字帖》、《龐中華現(xiàn)代硬筆字帖》、《龐中華書法集》、《龐中華詩抄》、《龐中華散文集》、《龐中華電視講座》、《龐中華人生感悟》、《硬筆書法簡論》等,主編了多部書法教材,包括《硬筆書法普及班教材》、《硬筆書法高級班教材》、《中老年人硬筆書法教材》,以及適合中小學生課堂使用的《寫字課本》、《寫字字帖》、《書法藝術(shù)》、《龐中華快樂練字》等,其圖書總印數(shù)已突破1億3千萬冊,非正式渠道超過3億冊。他還應邀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開辦了《硬筆書法講座》、《龐中華硬筆書法藝術(shù)講座》等,聽眾數(shù)以千萬計。 他創(chuàng)辦的龐中華硬筆書法中心及學院, 迄今已培養(yǎng)學員120余萬人。 龐氏硬筆書法,清新秀逸,兼善各體,自成一家,被譽為“龐體”。他獨創(chuàng)的“快樂立體教學法”享譽國內(nèi)外。除書法外,還長于音樂、詩歌、散文、演講等。海內(nèi)外輿論稱他為“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 3.1993年,龐中華出任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主席。這個主席向全世界的華人提出:“寫漂漂亮亮的中國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響亮口號,而他自己則首先做了這口號最忠誠的實踐者。 二、摘幾個關(guān)于對龐中華的評價 1.我實在不敢說他的存在是中國書法的幸事還是不幸。多年以后,感覺只有席殊和李陽繼承了他的“光榮傳統(tǒng)”,用本不怎么樣的水平賺取了中國人民大把大把的鈔票,最麻煩的是,他們讓很多人極其錯誤地理解了書法和英語的本來意義。 ——頑石 2.龐中華能成為一個婦孺皆知的硬筆人物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我認為他的過人之處不在于他的硬筆書法,而在于他的活動能力。 在我的中學時代也就是硬筆書法剛剛興起的時候,市面上出現(xiàn)了龐的硬筆字帖,我的一些同學買了他的字帖來練,他們那種驚訝的表情,那種佩服的神態(tài)讓我感到很詫異!為什么呢?因為我那時手中就有中鋼的首期雜志在,里面有很多當時最為優(yōu)秀的作品!一般來講,只要有見過更好的就不會對較次的作品有什么留連的了,所以我說句真心話,即是周圍的人說龐字好我也從來沒有動心學過。我對他的字的看法經(jīng)歷了還算好到一般再到不怎樣這樣三個過程的。 針對當今仍然有不少書友鐘愛于他的字,甚至還在癡迷于他的字,我來談一下我的三點看法。 其一:字體軟塌,既不秀美也不剛勁,屬于不陰不陽一類型。 其二:風格低俗,如工匠紙扎不入法眼,屬于市井江湖一類。 其三:既不適合初學也不會易學,點畫交待不清,結(jié)構(gòu)變形嚴重,學之易入歧途甚至難以自拔,迷失學書方向,屬于潑婦難纏一類。 對于龐的字我個人認為即使愛之有加,也只可看看,千萬別西施效東施,但對于龐的控筆能力,那可是不含糊的,君切謹之記之。 以上為在下謬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黎德良 3.龐中華號稱“中華硬筆第一人”,若論其活動能力第一不可否認,但絕不是就其字而言。龐字面貌僅是因長期習字不得法而養(yǎng)成的嚴重陋習惡氣之面貌,若把這種陋習惡氣說成個人風格也未嘗不可,但個人風格每個人都有,龐字風格則絕無藝術(shù)性可言,批評龐字“俗”的人已經(jīng)不計其數(shù),龐字“俗”的表現(xiàn)不在于有多少人在追隨這種風格,而是其字沒有達到書法作品的層次,就所舉這幅作品而言,首先結(jié)字無情趣,如“城”、“片”、“楊”、“柳”、“不”、“玉”等絕大部分字都純屬作者的個人手寫陋習惡氣所為,作者缺乏對書法造型美的藝術(shù)情趣,所作之字,皆如算子,筆弱無力、線條疲病,筆法、寫法錯誤不斷,如“黃”少一橫、“萬”多一點、最離譜的是最后的“關(guān)”字寫法,作者自以為是地將簡體的“關(guān)”字加上一個“門”框就當做繁體寫法??梢哉f作者在書法方面絕對是個門外漢。一些龐字的追隨者可能要說,龐字有別于傳統(tǒng)書法,他是創(chuàng)新。但是我可以回答的是書法如果可以不繼承傳統(tǒng),不具備藝術(shù)性,那么它就不是書法了。最后奉勸各位硬筆書法愛好者及寫字愛好者:龐字絕不可學!——李炯峰 4.龐先生是最早倡導硬筆書法者之一,其為硬筆書法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今天我們先撇開他的功績不談,來談談他的作品。這件橫寫行書作品第一眼看上去顯得比較平正,險絕不夠;從整體看,每個字都是一般大小,排列有算珠之嫌,且前后字缺少必要的聯(lián)系,也就是缺乏行氣;從單字來說,缺少筆力,很多牽絲也用的不盡合理;從用筆來說,簡單乏味,缺少輕重緩急的變化;從筆劃來說,質(zhì)感不好,線條質(zhì)量差,折角處寫法也簡單,也沒理解橫平并不是要寫得水平,而是視覺上的平衡,豎劃僵硬不具彈性。——蔣亞軍 5.如果從字帖的角度來說,龐中華的字毫無評點的價值,因為他的字是絕對不能做為字帖使用的,誰使用誰上當,誰就會誤入歧途。如果從藝術(shù)性角度來說,更是無話可談,因為他的字根本就沒有一點藝術(shù)性可言。你們一定要我說,那我就說幾句。1)龐的字既非楷書,亦非行書,亦非行楷,寫楷書的時候沒有楷書的規(guī)范,寫行書的時候又不合乎行書的規(guī)范。筆畫形態(tài)迷離,線條軟弱無力,平淡庸俗,毫無變化,毫無生氣。2)龐的字中沒有傳統(tǒng),雖然說硬筆書法也獨立了門戶,但硬筆書法是必須繼承毛筆書法傳統(tǒng)的,雖然在線條特性上有很大的差別,但書法內(nèi)涵的東西全來自毛筆書法,因為硬筆書法的歷史太短了,好的作品相對于毛筆書法來說還是太少了。而龐的字根本沒有傳統(tǒng),全是他想當然地亂寫,由于他對于書法的無知,還誤把陋習當成風格了。3)筆畫錯誤頻出,線條交接混亂不清,間架結(jié)構(gòu)丑俗無比,一切毫無書法藝術(shù)性可言。罷了罷了,不忍目視?。ㄤ涀杂补P書法名家鑒賞會)——吳奎 三、我再補充多說幾句 1.如果你先看了以上內(nèi)容一,你會對龐中華先生佩服得不行了吧?如果你看了以上內(nèi)容二,再回頭去看以上內(nèi)容一,又是什么感受呢?呵呵!造孽呀!唉!“貢獻”越大,說明造的孽越大;出版的字帖越多,說明害的人越多。早就想就龐中華對中國人日常習字的極壞的影響說說,但本人亦是對事業(yè)不甚執(zhí)著之人,一拖再拖,主要原因是自己一直奉行的是與世無爭的心態(tài),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為自己很中庸,以為自己很低調(diào),其實我是個極不負責任的人。最近忽然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反省,都不知道自己這么些年來都在怕什么、逃避什么。世界都亂成什么樣子了,有話不說,能擔當不擔當,那活著干什么呢?所以最近想重新振作起來,“天生我材必有用”嘛,不用的材就是廢物。于練字,想正本清源,首先就要拿掉龐中華的字,中止更多的人們誤入歧途。唉!其實行家早都對龐的字持批判的態(tài)度的,只在一家網(wǎng)站(中國硬筆書法在線)上隨便一找,就一大堆,隨便摘了幾條,幾條就夠了,在稍有書法修養(yǎng)的人們眼里,感覺根本就不值得去說,因為他的字太不值得去說了,就一個字就解決問題了:差。絕對不能用來做為習字的范本。 2.我如今還記得十幾年前在山東濟南,有一位做母親的給她家小孩買字帖,正好拿著一本龐中華的字帖在看。我心中竊喜:這位女士算是遇到我這個內(nèi)行的人了。我立即激動地告訴她,龐中華的字,千萬不要練,因為她的小孩剛剛進入初中階段,我估計她是想買一本楷書字帖,當時國內(nèi)就有好幾位楷書寫得相當好的書家,我隨便指了指書架,我說隨便拿一本,只要不是龐中華的,都行。這位女士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覺得我說大話一樣,還一直想堅持要買龐中華的,呵呵,事實,我這樣說,確實有點夸張,但事實還真的差不多。她一直盯著我,覺得我自信滿滿的樣子,又感覺不能懷疑,便問我是干什么的,我說我在省書法家協(xié)會辦書法培訓的,恰好書店的人也認識我,證實了,她才完全信任我了,后來買了一本盧中南的。中國人、中國消費者,成天被管理者忽悠,被只知道成天娛樂的弱智的媒體忽悠,弄得老百姓都糊涂了,似乎人人都得是各行各業(yè)、各種各類商品的專家,才行,在消費時吃了虧、上了當,似乎全怪消費者個人,什么都指望消費者去辨別、取舍,這不糟糕嗎?!市場極度混亂、監(jiān)管幾乎空白,于食品、藥品來說,是會死人的;于文化類產(chǎn)品,是會毒害整個民族的。我并非危言聳聽喲,真正懂得人類社會的學者專家們,你們一定是明白我所說的意思。 3.為什么全國人都知道龐中華,都想買龐中華的字帖?前面有人說了,龐中華會活動,我認為不完全是,我認為國家文化部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中國硬筆書協(xié)是掛靠在國家文化部的,這個牌子,多有影響力呀!文化部的人你不懂書法,又不去請教中國書協(xié),你就亂掛什么中國硬筆書協(xié)?龐中華就是打著這個牌子把他的錯誤不斷放大的。 4.龐中華有幾大錯誤。其一,眼里只有名和利,沒有自知自明,本來就不會寫字,你裝什么書法家?還拼命印字帖,將自己的錯誤最大化。在硬筆書法教育上誤導了一代中國人,不及時解決這個問題,還將坑害二三代人。其二,你拿著中國硬筆書協(xié)的牌子,你不做正經(jīng)事,成天吹噓自己去害別人,你居心何在?不推優(yōu)舉賢,占著茅坑不拉屎,扛著大旗招搖撞騙。居然還在介紹中說什么是書法家,聽著都惡心,真的,這是對書法藝術(shù)的極大的侮辱,也是對整個書法界的極大的侮辱,也是對中國文化的極大侮辱,還到國外去丟人現(xiàn)眼。決不能允許他的這種行為和風氣繼續(xù)下去。 5.除了國家文化部,中國書協(xié)也有責任,中國書協(xié)應該從書法的角度,早點向文化部就龐中華的瞎胡鬧提出質(zhì)詢;國家教育部語言文字委員會也有責任,沒有行使好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管理和監(jiān)督職能;相關(guān)出版社也有責任,沒有從專業(yè)的角度進行審核,自己不懂可以請專家,不能給錢就印嘛;跟龐中華后面混的所有的人,都有責任,要不就是不懂裝懂,要不就是為了名利在褻瀆書法藝術(shù)。 6.最近看到一個網(wǎng)站,說是龐中華還到海外宣傳中國書法,如果去宣傳可以,但絕對不能宣傳他自己寫的東西,那丟人就丟大了,把全中國人的臉都丟了。不要以為外人不太懂書法,就無所謂了,這是個嚴肅的事情,總不能到國外開展曲藝交流,你以“忐忑”為主打吧?希望引起有關(guān)部門的重視,不要推諉。文化部、宣傳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教育部等任何一家部門都有權(quán)制止,如果沒有制止,這些部門都應該承擔不作為的責任。 7. 現(xiàn)在市場上偶也出現(xiàn)了學習龐中華瞎印字帖的人,我見過,還楷書,根本就是瞎寫。 8.國人的漢字書寫水平日益下降,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其一是國家教育空缺;其二就是書法字帖與社會上的書法培訓的混亂,亂自龐中華,多少人都認為是龐中華推動了中國硬筆書法的開展,一開始我也贊同這個觀點,忽然有一天我明白這個觀點大錯特錯,不合邏輯,難不成推翻清政府,建立新中國,要感謝“八國聯(lián)軍”和“日本侵略者”?因為如果龐中華不去占那個中國硬筆書協(xié)主席的位置,難不成還沒有人去做不成?中國硬筆書協(xié)確實是他創(chuàng)建的,但管理者根本就不應該讓他創(chuàng)建,因為他根本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擔當這個重任。事實上是他的自私自利,自鳴得意,加上管理層的糊涂,阻礙了中國硬筆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做事業(yè),不是誰先來誰就最大,這個中國硬筆書協(xié),也不是因為龐中華而設,這是一項事業(yè),中國硬筆書協(xié)不應該成為龐中華的個人忽悠中國人賺取名利的招牌,把國人的書寫引到一個又一個歧途(龐對寫字模板也是要負責任的,那在真正的書法家眼里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而管理者還都無動于衷,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呀!難道為了錢,就可以隨意去糟蹋書法藝術(shù)嗎? 四、隨便列舉幾位書家的字,大家比較一下,別人的是藝術(shù),龐中華的字簡直是垃圾。 隨便列舉了幾位書家的作品,并非全部,也不是對誰有偏重,排名也不分先后,隨意而為,實際上還有不少優(yōu)秀的書家,我沒有列進來。我這么做,唯一的目的就是做個比較,讓大家看看我說的是不是事實,稍微有點書法修養(yǎng)和鑒賞水平的人,都能一目了然。 1.顧仲安楷書
2.顧仲安行書 ![]() 3.田英章楷書
4.田英章行楷 ![]() 5.田英章行書 ![]() 6.吳玉生行書 ![]() 7.吳玉生行書
8.王正良行書 ![]() 9.沈鴻根行書 ![]() 10.張顥楷書
11.臧磊楷書
12.倪俊冬楷書 ![]() 13.姜浩楷書 ![]() 14.荊霄鵬楷書
15.陳立雄行草 ![]() 16.丁永康楷書
17.吳永雄行草 ![]() 18.席殊實用硬筆字 ![]() 19.席殊實用硬筆字 ![]() 20.吳奎實用硬筆行書 ![]() 21.吳奎行書 ![]() 22.吳奎行草 ![]() 23.吳奎行草 ![]() 24.鄒慕白硬筆行書 ![]() 25.鄒慕白硬筆楷書 ![]() 26.盧中南硬筆楷書 ![]() 27.黎德良硬筆楷書 ![]() 28.素心居士行草 ![]() 29.吳奎行草 ![]() 30.吳奎實用硬筆行草書
31.吳奎行草
以下是龐中華先生的字: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