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的詩和詩中的菜-石氏求食11 (許久沒有談吃了,前不久去飯店看到蘇軾的一首詩,于是想起蘇軾也算是美食家了。作詩也都想著吃呢??纯催@首就知道了。) 惠崇是宋初的僧人,擅長詩歌和繪畫,與蘇軾交誼深厚。一次,惠崇帶來畫作《春江晚景圖》請?zhí)K軾為其題畫詩。畫作有兩幅,一幅“鴨戲圖”,一幅“飛雁圖”。蘇軾為兩幅畫均作了題詩。“鴨戲圖”大家比較熟悉: 竹外桃花三兩枝, 而第二首,恐怕對于一般的讀者來說,顯得非常陌生了: 蘇軾寫這首詩是在常州,常州并不臨江,但離此不遠(yuǎn)的江陰卻是盛產(chǎn)河豚的地方。而河豚最美味的季節(jié)正是蘇軾詩中描述的二三月。 河豚是大海的洄游魚種,每年二三月從長江入??谙蚨赐ズв?。一邊游一邊退去海水的腥咸氣,而不斷地沾染江中的土腥氣。正是游到江陰一段時(shí),是河豚腥氣最少的時(shí)候,也是河豚最鮮美的時(shí)候。那就是說,游到江陰前的河豚腥咸氣太重,而游過了江陰的河豚土腥氣又重了。于是那些饕餮之客們就會掐著時(shí)間向江陰蜂擁而至,大快朵頤。 不過吃河豚是要冒風(fēng)險(xiǎn)的。我寫過一篇“冒死吃河豚”,附在后面,您慢慢欣賞。 我這里要講的是蘇軾除了河豚這道主菜外,還有三道菜,正是一句一道菜呀: 竹外桃花三兩枝——這就是嫩竹的竹筍,在飯店里有一“手剝筍”,是美味的涼菜。浙江臨安產(chǎn)的手剝筍已經(jīng)批量化,全國各地的飯店里都可以見到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不要說,就是鴨肉了。而鴨子的做法種類極多,什么白切鴨、熏鹵鴨、鹽水鴨、脆皮鴨、老鴨湯、烤鴨等等。不過,蘇軾所在的時(shí)代還沒有“北京烤鴨”這道美食。北京烤鴨是在元代的宮廷里首先出現(xiàn)的,到明代才流入民間。不過宋代的南京一帶已經(jīng)有一種“灸鴨”,后來元初將灸鴨的做法帶入元代的首都大都宮中,也就是現(xiàn)在的北京,發(fā)展成后來的北京烤鴨。蘇老先生那時(shí)候大概吃過“灸鴨”的; 蔞蒿滿地蘆芽短——蔞蒿又名、蘆蒿、水艾、水蒿等,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葉可涼拌、炒食。根狀莖可腌漬。那咱就來個“蔞蒿臘肉”吧!我最近剛剛在北京天寧寺西里的“華亭湖”飯店品嘗了這道菜,滿口清香,值得一試。 讀詩都是在體會詩中的意境,我們談吃就只有品嘗在詩中的美味啦! 蘇老先生,是給和尚題詩的?;莩绾蜕幸闾K軾吃飯,但是出家人是不能動葷腥的,也只能吃根手剝筍啦。那鴨肉、蔞蒿臘肉、河豚就蘇老先生一人享受啦! 蔞蒿臘肉(蘆蒿臘肉) 手剝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