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個快樂的學習者》教學設計 【適應學段】八年級上學期 【設置原因】學習生活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學生整個初中學段的學習來看,八年級上學期是個“分水嶺”,一方面是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是伴隨著生理、心理的急劇變化,他們思維活躍、樂于交往、獨立意識和逆反心理進一步增強,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他們的學習注意力和學習愿望,而考試的失利又常常使他們感到焦慮、沮喪,所以很多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并不快樂。因此,設計這樣一個學習模塊有利于走進他們的“學習世界”,調適其心理發(fā)展,這對于幫助他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完善“成長中的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正確看待自己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激發(fā)學習愿望,做一個快樂的學習者。 (二)能力目標:能夠運用科學的、適合自己的方法解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厭學心理。 (三)知識目標:正確認識挫折的積極作用,掌握調控情緒的一些方法,了解堅強意志對人成長的重要作用等。 【教學方法】問卷調查、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活動體驗等 【教學設計】 (一)調查問卷:關于我的學習 問卷內容: 1. 你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感到( ) A.滿意 B.基本滿意 C.不滿意 2. 你的學習壓力( )A.很大 B.一般 C. 不大 3. 你認為自己的學習壓力主要來源于( ) A.父母 B.老師 C.周圍同學 4.從小學到初中你的學習成績從總體上看( ) A.起伏不大 B.進步 C.倒退 5. 你的學習成績從何時出現明顯的下滑( ) A.小學后期 B.七年級 C.八年級 6.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你會感到( ) A.恐懼 B.沮喪 C.無所謂 7.你認為自己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學習內容太難 B.缺乏學習興趣 C.沒有學習動力 D.自身不夠努力 E.受到外界誘惑。 問卷匯總:發(fā)現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主要有: 1.學習壓力大、父母期望值高; 2.總認為周圍的同學太聰明,沒有趕超的信心; 3.考試成績總不理想,極大地挫敗了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4.導致成績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相互影響,對此感到很無奈等 【設計理念】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思品課程建構的基礎。所以,思品課教學要貫徹“貼近學生”的原則,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明白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關心什么問題的解決,即要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生活、成長、發(fā)展的需求。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正是要明確學生問題,從而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為后面學習提供載體。
(二)情景?。寒敻改钢牢矣挚肌霸摇绷酥蟆?/span> 劇情:A.父母呵斥,兒子屈辱,奪門而去……;B.兒子四處游蕩,父母焦急尋找……;C.終于找到,兒子憔悴,父親唉聲嘆氣,母親捧著兒子的臉痛苦表白,兒子亦淚流滿面…… 交流:1.父母與兒子各自的心情是怎樣發(fā)展的? 2.你如何評價父母與兒子的行為? 3.說說自己的感受。 采訪:劇中角色扮演者的體會。 【設計理念】“孝敬父母”的主題在小學品德中就有涉及,但小學的課標主要是培養(yǎng)融洽的親子關系,而初中的標準則是針對這個年齡階段學生易出現的“逆反心理”來解決親子溝通問題,是更深入地解決成長中的問題。所以,本情景劇的內容比較豐富,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如何理解父母、體諒父母等“精神層面”的問題,使學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期望以及由此給自己帶來的學習壓力。
(三)正確認識自我: “學習優(yōu)等生”的真情告白 設計:挑選班級里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同學向同學們真情訴說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如擔心成績不好被老師和同學嘲笑,心理承受力比較脆弱,害怕沒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因為抓緊學習而遏制了很多興趣愛好,特別羨慕其他同學的一技之長等等。 【設計理念】新課標認為:少年時期是尋找自我、認識自我的關鍵期,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是不穩(wěn)定的。所以幫助學生正確評價自我一直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環(huán)節(jié)設計就是讓那些自認為是學習上的“失敗者”們聽聽他們非常崇拜的“學之驕子”們原來也有如此多的壓力和不足,從而在與他人比較中更全面客觀地審視自己,重新樹立信心。
(四)榜樣啟迪:直面學習的挫折 設計:運用一些名人或身邊榜樣的事例,如貝多芬、霍金、劉偉、孫莎莎、孟佩杰等,激發(fā)學生勇于面對挫折、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設計理念】情景教學是學習“成長中的我”這一模塊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特點,選取“貼近社會”的生動具體的素材,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本環(huán)節(jié)意在創(chuàng)設這樣一種情景,使其認識到挫折是必然存在的,挫折對人的積極作用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應對挫折的關鍵是戰(zhàn)勝自己,從而提高他們承受學習挫折的能力,磨礪刻苦學習的堅強意志。
(五)傳遞快樂:原來學習也很“有意思” 設計:A.請回顧自己的生活經歷,說一件因為運用學習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而令自己最感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如第一次競賽獲獎給自己和學校爭得榮譽、運用減小摩擦力的物理知識幫父母用圓木搬運重物,用學過的生物知識幫父母打理果園等。 B.回顧自己在學習中最得意的一個小技巧,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看能否教會另一名同學,可以是一首古詩的背誦,可以是一個單詞的拼寫,也可以是幾個歷史年代與相關事件的速記等。 【設計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善于運用“活動式教學法”,通過學習主體的參與和互動來完成教學,實現發(fā)展。本環(huán)節(jié)設計就是要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相互學習、借鑒,從而傳遞一種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到更多的學習技巧,這也恰好符合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學習理論。
尾聲:歌曲《幸福拍手歌》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呀,看哪大家一齊拍拍手。 (隨著歡快的音樂節(jié)拍,拍手唱和,輕松愉悅,快樂你我?。?/span>
【教學反思】 一、從 “課標內容”來看: “成長中的我”這一模塊的課程內容包括三大主題:一是認識自我;二是自尊自強;三是心中有法。其中,“認識自我”主要是圍繞初中生青春期的自我認識問題而設計的,共分七個教學內容點,而中間三點是其核心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開拓進取的能力。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面臨環(huán)境、學習要求等變化,如處理不當,都會形成沖突、困難與壓力;如果在學習上遇到較多困難,周圍也沒有較多的關心與支持時,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再加上學生的性格有差異,在學習適應方面也會存在不同的問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家長的期望過高,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所以學生出現厭學情緒和過度的考試焦慮是很正常的。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或減少這些消極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心理困惑,然后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驗,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從而解決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使其更好地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為最終融入社會成為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講,本課的教學內容完全符合新課標關于“成長中的我”的教育主題,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本”、“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二、從“教學策略”來看 思想品德課注重體驗式教學,在教育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體驗活動,在體驗中認知,在認知中感悟,在感悟中發(fā)展。在教學策略上,需要使用完整的、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通過材料設置生活情景,讓學生置于情境中,通過自主感悟、小組討論做出正確選擇。 本課教學設計中,第一步,通過問卷調查,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探究情景,在第一時間把學生拉進課堂,使他們成為問題的創(chuàng)設者,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步,通過情景劇表演、學生真情告白、榜樣啟迪、分享學習經驗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情景中感悟,在體驗和感悟中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如此一來,學生又成為了問題的研究者、解決者和實踐者,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從這個意義上講,本課教學設計是能夠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也符合新課標關于“成長中的我”的教學策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