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宛鵠編輯 2012-7-17秘境湘西之托口走到托口古鎮(zhèn),湘西之行已經是第十四站了,也是最后一站。事先對托口沒有什么期待,只是想在它被淹沒前,去看去記錄。冥冥中,安排好我在這一站終結和回首。 ![]() 他喝得有幾分醉意,搖擺的腳步讓人擔心。 ![]() 推土機推土的速度不慢,更多托口的老屋將消失。但,推土機沒有水強大,某些時候,水沒有人厲害。 ![]() 挑著滿意的豬仔回家 ![]() 買牛的地方,一群人在七嘴八舌地對牛彈琴。 ![]() 在全是泥濘的的街上,雖然吃得不自在,可是對于趕路的人來說,是充饑的不錯選擇。 ![]() 我曾經與我父母一起如他們一樣站在街頭賣木碳,托口市價1.5元/斤。 ![]() 在鄉(xiāng)下理發(fā),對洗頭印象猶深。往往是理發(fā)師拼命地把頭按下,然后用洗頭發(fā)的刷子來回刷。 ![]() 大叔如同俠客一樣,走在前世的街巷。 ![]() 順利賣掉豬仔,帶著笑容回家。
我從小生長在廣東第四大水系汀江邊不遠的小山村,山村在廣東福建交界處。童年的回憶很大部分與臨近的兩個墟市、也是兩個千年古鎮(zhèn)(廣東的茶陽鎮(zhèn)和福建的峰市鎮(zhèn))有關。托口位于湖南貴州邊界,位于沅江、渠水匯合處,兩水互為頂托,故名托口。沅江,又稱沅水,它的源頭南邊出自貴州省都勻縣云霧山,稱為龍頭江。北邊出自麻江平越間大山,叫重安江。兩源相匯處稱清水江,東流入湖南境內,到托口始名沅江。沒想到,托口與我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驚人相似。 農村里,一般在農歷某個日子,如每逢五、十為一墟。四周的百姓在這個約定俗成的日子紛紛到這個集市去買賣生活用品和農副產品,說白了就是一個物物交換的市場。至今我還能想到小時候吵著大人要去趕集的情形,山里的童年極少與外界接觸,趕集就是我小時候與外面世界對接的重要途徑。發(fā)生在墟市里的故事,說起來可裝下滿籮筐。平時很少機會有肉吃,通常會在集市買點肉到小餐館作“來料加工”,那是多幸福的時刻啊。有些大人,順便就會喝點散裝米酒。所以,不時可以看到在回家的路上有走得東倒西歪、踉踉蹌蹌的人,喝多了點。事后,這些人便成了鄰里的談資和笑料。 有兩件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至今回想起,記憶猶新。有一次墟日,七歲的我與爸爸走路一起到福建的峰市趕集,順便賣鴨子?;\子裝著的鴨子就放在集市的路邊,爸爸和我站著,守候著買家。好長一段時間,都沒賣出去。爸爸便先去買生活用品,留下我看管鴨子。爸爸走后不久,有人來詢價。買賣東西通常會有你來我往的砍價,當時也許是一毛兩毛的價格差異。爸爸事先交待好賣出去的價格,可對方要低于這個價。一時,我定不了主意。便向買家提出我去找爸爸,要問過我爸是否同意才行。結果我放下鴨子,找個半個鐘才看見爸爸。爸爸一聽到我的“反饋意見”,都慌了。鴨子沒人看管,回去還在嗎?匆匆忙忙趕回,我心里可是七上八下啊。那鴨子可是我們家重要的生活來源啊,如果……回到我們的“攤位”,發(fā)現那個買家還在,當然鴨子也還在。在我離開崗位時,買家?guī)兔礄n呢。現在想起來,直覺得自己太愚蠢,同時,山里人的純樸也給我上了重要的一課。這個世界有假惡丑,但我依然相信真善美的東西多,至今信奉真誠的待人原則。另外一件事,發(fā)生在茶陽鎮(zhèn)的趕集日,那天我與我姐姐一起去。也是我讀小學時,姐姐帶著我在集市上東看看,西逛逛。不知不覺中到了要坐船回家的時間了。姐姐并不熟悉古鎮(zhèn)的街道,姐弟倆憑著印象左沖右突。在我們還沒有行走天下時,即便是一個小鎮(zhèn),也覺得那里大得不得了。在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中,好歹找到了渡口,終于登上了回家的船。在渡口、碼頭總看得到有急急忙忙的人,在車的喇叭聲和船的汽笛聲中,跳上最后一趟舟車。碼頭與車站一樣,代表著離別,也代表著歸家和新旅程。 ![]() 豬與孩子、老人 ![]() 集結 ![]() 臨河古街道 ![]() 狗也不想走濕濕的路,有些滑。 ![]() 第一次見到四面都有封火墻的祠堂——趙氏宗祠 ![]() 閃閃紅星他日將被水掩沒 ![]() 剛做好的豆腐 ![]() 賣雞回來
發(fā)生在集市中的故事太多,集中了各種市井生活的縮寫。在托口,我看到的遇到的盡是我童年中許多往事的再版。從雞鴨牛羊、木柴木炭、大米紅薯等農副產品,到鋤頭鐮刀、臉盆水桶、布匹鞋帽等生活用品,交換的不僅是東西,也是交換了不同的生活內容。買豬仔的,絕大部分是為了把豬養(yǎng)大過年,省得一筆開銷。又或者把豬養(yǎng)大,好供子女上學費用來源。買小牛犢的,無非是想把牛養(yǎng)大后,不用請別人的牛來耕地,自家還可以再開墾新的耕地。小時候去趕集,是為了熱鬧,同時滿足自己的好奇。長大了才知道,集市對農村人來說,寄托了許多希望。而墟日,則是實踐生活希望的時候。 與我生長密切相關的峰市,今天已經被下游建筑大型水電站時全部淹沒。托口,正在建設沅水流域的重點水電站,建成后將成為湖南省最大的一座水電站。托口電站水庫涉遷移民3.6萬人以上,托口集鎮(zhèn)需整體搬遷。不用多久,托口將永遠消失在地理版圖上,它也將只寄存在沅水流域的許多人心里。 集市作為我童年往事無法回避的地方,我與集市便多了一些情感牽連。目睹托口的一切,我看到了童年的底版,仿佛時光在經過二十多年后,又把往事再次沖印出來。我毫無準備地回到了我的幼小時候,所牽連的記憶就像江水一樣涌入我心田。當我看到這些記錄照片時,我哽咽地回顧這一切。我并不覺得我的童年是滄桑和辛酸,只是生長在那樣的環(huán)境,與城市人相比,多了一些經歷和感受。 ![]() 賣牛 ![]() 托口托缸 ![]() 戎裝 ![]() 這個舉步維艱的老人,緩緩走向碼頭。滿眼的船只,看得老人昏花。 ![]() 買鴨子,認真挑選中。 ![]() 寫毛筆 ![]() 那輕輕的撫摸,小鴨子可有感受? ![]() 買棵果苗和切菜板回去
我行走在湘西的角落,想了解、發(fā)現湘西的最美和最真,沒有想到托口給予我今生難忘的觸動。我失去了一個發(fā)生童年往事的地方,卻在二十多年后重現在我面前,但這個地方卻是在千里之外,而這個地方也行將消失。同樣承載了許多沅江故事的托口,多年后,還有人在回想托口所帶來的一切美好回憶嗎?我的照片和文字記錄獻給托口人,只要網易公司不倒,在高山電臺就還能看見你們的點滴生活場景。我的照片和文字記錄同樣獻給我的哥哥和姐姐,我們同一代人在曾經的場景中,刻畫了最純真的童年。在已經淹沒的峰市中,因為沒有去記錄,再也找不回那些畫面,權將在托口的記錄中想象吧。 無意中,我做了個人生命中并不必須但重要的一件事。 故土難離,家園難棄,我無限懷念那已經消失的家園。故土家園濃縮了我們的情感和記憶,遠比所謂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和什么伊甸園來得親切。在整理好照片后,將會在知途旅行公司作關于托口的攝影展覽。我們不斷地面臨即將消失的家園,同時我們又不斷地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家園,在這個尋找和建設的過程中,完成我們的人生旅途。
知途旅行 劉銘初 行于2012-3-17 寫于2012-3-20廣州
網上關于托口鎮(zhèn)的部分記載: 托口的船幫、木幫、河神(楊公)、楚巫、邊貿、古移民等文化濃厚,直到今天仍然沿襲傳統(tǒng)的邊境貿易。在以托口侗鄉(xiāng)為中心,湘、黔、桂三省毗鄰的沅水流域廣大地區(qū),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楊公菩薩?!版?zhèn)江王”楊公,本名楊漱,即保佑水上人平安的河神。埋葬在托口的豹霧山下,并修建了楊公廟,也就是后來各地數以千計楊公廟朝拜的總廟。每年五月端陽日,沅水各地楊公廟均由巫師主持慶廟祭祀,塔臺唱戲。在侗鄉(xiāng),每年正月初二,有抬楊公神像游鄉(xiāng)的習俗,謂可保一方平安。不但成為沅水上游少數民族群眾廣泛信奉的河神,而且成為這一帶群眾信舉的地方保護神。
|
|
|
來自: 一宛鵠 > 《古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