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繪畫藝術(shù),初期沿襲兩宋“院體”派的傳統(tǒng),以宮廷繪畫與“浙派”畫風(fēng)主導(dǎo)畫壇,隨之崛起的“吳門畫派”雄踞畫壇百年之久。明后期各種藝術(shù)思潮空前活躍,形成眾多風(fēng)格各異的流派,其中“松江派”不僅稱雄于當(dāng)時,而且影響有清一代畫壇。 
梅花推篷圖卷
  陳錄
  紙本 縱41厘米 橫461厘米 
  陳錄(生卒年未詳),字憲章,號如隱居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善畫墨梅、松、竹、蘭,筆意儒雅,其墨梅與明前期以畫梅花著稱的王謙齊名,而其藝術(shù)造詣實在王之上。 
局部(下圖):
 
 
 
 
 
 
君山度曲圖軸
  沈周
  絹本 縱175厘米 橫90.3厘米
  沈周(1427——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精通詩文,書法遒勁奇崛,尤擅山水、人物、花鳥畫,技法絕紗,風(fēng)格高雅,為“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 
 
 
 
楓溪垂釣圖軸
  仇英
  紙本 縱127厘米 橫38.5厘米 
  仇英(約1493——1560年),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后居蘇州。職業(yè)畫家。工人物、山水、仕女畫,畫風(fēng)工整細(xì)膩,設(shè)色明麗。為“吳門畫派”代表人物之一。 
 
 
 
 
 
峨眉積雪圖軸 
  張成龍
  絹本 縱305.4厘米 橫99厘米
  張成龍(生卒年未詳),字白云,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善畫山水,遍臨名畫,自成一格,畫風(fēng)工細(xì)精道。兼工白描人物畫。此圖作于萬歷31年,(即1603年)。 
局部(下圖):
 
 
 
 
 
 
 
 
清代繪畫
 ?。ü?644——1911年)
  清代的繪畫藝術(shù),上承著元、明發(fā)展脈絡(luò)。畫壇上的主流,由強(qiáng)調(diào)傳統(tǒng)筆墨技法的正統(tǒng)畫派發(fā)展為張揚(yáng)個性的文人畫派,盛行水墨寫意,山水畫尤為如此。在文人畫創(chuàng)作思潮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畫家追求筆情墨趣,風(fēng)格技法爭奇斗妍,構(gòu)成清代畫壇流派眾多、盛況空前的格局。
 
松鹿圖軸
  八大山人
  紙本 縱354厘米 橫132厘米
  八大山人(1626——1705年以后,80歲尚在),即朱耷,譜名統(tǒng) ,別號甚多。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quán)后裔。明亡,曾出家為僧,后又還俗。能詩善書,尤擅繪畫,山水、花鳥別具風(fēng)格,極富諷刺性。 
 
 
 
花卉圖冊
  惲壽平 
  絹本 縱32.5厘米 橫25.5厘米
  惲壽平(1633——1690年),初名格,字壽平,號南田,武進(jìn)(江蘇常州)人。以賣畫為生。其詩超逸,書法遒勁。擅畫山水、花卉,沒骨花卉尤為世人所推重。為清初六大家之一。 
局部(下圖):
 
 
 
 
 
 
 
 
 
 
 
 
 
 
峽谷松風(fēng)圖軸
  袁曜
  絹本 縱189厘米 橫131厘米
  袁曜(生卒年未詳),字昭道,江都(揚(yáng)州)人。袁江之侄。乾隆年間供奉如意館。善畫山水、花鳥,尤長于樓臺亭閣,畫風(fēng)工整、華麗,與袁江齊名。 
 
 
麻姑獻(xiàn)壽圖軸
  黃慎
  紙本 縱181厘米 橫101厘米
  黃慎(1687——1768年后),字恭懋(mào),號癭(yǐng)瓢,福建寧化人。布衣,以賣畫為生。能詩,善草書,尤擅畫人物,間作山水、花鳥。為“揚(yáng)州八怪”之一。圖作于乾隆31年(即1766年)。 
局部(下圖):
 
 
 
樹石花鳥圖軸
  任頤
  紙本 縱168.5厘米 橫87厘米
  任頤(1840——1896年),初名潤,字小樓,又字伯年,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在上海地區(qū)以賣畫為生。善畫人物、花鳥,賦色濃重,白描傳神。間作山水,亦能書法。為海派代表畫家之一。該圖作光緒6年(即18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