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椎腰椎結核病灶清除及椎管減壓術 【適應證】 胸、腰椎結核及合并截癱者。 【禁忌證】 1.活動性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未治愈者。 2.高齡體弱,合并有心臟病、糖尿病、肝腎等其他嚴重疾病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體位與麻醉 (1)體位;側臥位,患側朝上,病灶對準手術床的橋,將橋搖起。 (2)麻醉:氣管內插管全麻。 2.操作步驟 (l)切口:于第10~11胸椎橫突旁縱行向下達第12肋,沿肋骨向外下達髂前 上棘內側3~4cm處。 (2)顯露病灶:切開皮膚、淺筋膜,顯露斜方肌、背闊肌和腹外斜肌。縱行切開 斜方肌下部及背闊肌,于第12肋下緣切開背闊肌及后下距肌。將第12肋骨膜切 開,并做骨膜下剝離,于肋橫關節(jié)處截除第12肋。保護第12肋間血管神經。沿第 12肋下緣至髂前上棘內側3~4cm切開腹部諸肌,用紗布及紗布球將腹膜及腹膜 外脂肪推向內側,顯露腰大肌膿腫。并向上剝純性剝離達第1、2腰椎測方。切開 部分第12肋肋骨床,將肋骨床、胸壁和隔肌與壁層胸膜分開。注意勿破損胸膜,撕 破者應立即經合。按經胸膜外病灶清除術的方法切除第11肋,并拔除第11、12肋 骨頭頸。顯露第11、12胸推。 胸腰椎骨病杜顯露還可采用經胸腔方式,即截除第10肋進胸腔顯露第10~ 12胸椎病灶,即經胸腔腹膜外途徑。 (3)清除病灶:切開膿腫壁一小口,吸盡膿液。擴大切口,顯露骨病灶,清除干 酪、肉芽、死骨、壞死椎間盤,搔刮病灶。 (4)減壓:對合并有脊髓壓迫或截癱患者,應同時行椎管側減壓,摘除第12肋 骨頭,找到椎間孔,切除部分椎體、椎弓根即可顯露脊髓,并上下擴張根管側壁,行 側前方減壓,清除椎管內肉芽、干酪、死骨等結核性病變,徹底減壓。 (5)縫合;沖洗、逐層縫合,放置硅膠做術后病灶引流。經胸腔者術畢還應留置 硅膠管做胸腔閉式引流。 對側骨質破壞及膿腫亦應清除者,如患者一般狀況較好,可手術側覆蓋敷料 后,改變體位,同期處理另一側骨病灶或膿腫;如患者一般狀況較差,則對側病灶及 膿腫可于術后4~6周行二期處理。 3.術后處理 (1)觀察病灶引流,術后2~3d無引洗液即可拔除引流管。 (2)經胸腔入路手術者,術后注意患者呼吸情況,予霧化吸入,協(xié)助患者翻身排 痰,攝胸部X線片觀察肺部膨脹情況,如無異常,術后2~3d可拔除胸腔閉式引流 管。 【注意事項】 1.胸腹膜外途徑在肋骨床下剝離時應防止剝破胸膜。 2.術中切開腰椎側方膿腫壁之前,應先行處理第1、2腰椎椎體側方橫行的腰 動、靜脈,以防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