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獎獲獎作品全放送(含獲獎作者照片及創(chuàng)作感言)米?鬧
米鬧,1967年10月生,河南省博愛縣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行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作品曾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第六、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獎,第一、二、三屆全國正書展優(yōu)秀作品獎,首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十佳優(yōu)秀作品獎等。被授予第三屆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家、首屆中國書協“德藝雙馨”書法家等榮譽稱號。 創(chuàng)作感言
近來寫字,有意無意,總想盡量地均衡一些。行書之外,也嘗試些章草、魏碑之類,想努力地使自己的面目能夠顯得豐富,或者是增加一些可讀、可看的資本。其實內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既非通才,也不是什么多面手,而且也一貫主張寫字如做事,崇尚簡凈單一。所以,在行書之余,去奢望章草,去窺視魏碑,目的并不在于想貪吃或者多占;只是覺得,別處的風景也許更嫵媚些,外面的空氣也許更清新些,遠眺一下能有益身心,或者于行書這塊自家田地會多一種關照,汲取些微能夠受用的養(yǎng)料,如此而已。 如果說行書是我用心栽弄的一朵花,那么它也需要有幾片葉子來烘托、來照應,彼此激賞,相互鼓勵。不為爭艷,只求一種相安無事的寧靜與快樂。 ![]() ![]() ![]() 仇高馳
仇高馳,徐州工程學院書畫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碩士、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徐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楚印社社長。首批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江蘇省優(yōu)秀青年書法篆刻家,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 書法篆刻作品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江南文化節(jié)翁同龢書法獎提名獎、首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書法大賽銀獎、全國第三屆楹聯書法展銅獎。出版有《仇高馳書法篆刻作品集》、《來自李可染家鄉(xiāng)的藝術家?仇高馳卷》、《仇高馳印存》等。 創(chuàng)作感言
唐孫過庭云:“篆尚婉而通?!笨芍^是對篆書用筆的深刻揭示。然而,篆書僅僅做到了“圓”和“流暢”是不夠的。清劉熙載對此作了補充:“余謂此須婉而愈節(jié),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庇终f:“篆之取尚,莫過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笨梢?,婉而愈勁,通而愈節(jié),不急不弛,才能恰到好處。這就是說寫篆書既要圓轉自如,又能柔中有剛,做到“柔”與“剛”的有機統一。領悟此點又能苦心孤詣才能有上乘之作。 小篆自秦代產生以來,后世書家莫不以“斯篆”為正宗,取縱勢修長為體,眾人一面,毫無新意。要知小篆結字不宜拉得太長,長則無法,以方楷一字半為宜。蕭退庵老人所說小篆“必須能寫得方,寫得扁,方是好手”,一語道破了小篆的結體特征。以我的體會,將小篆寫扁,并非輕而易舉能做到。這首先要練就過硬的手上功夫,并多從漢碑篆額和漢篆上去感悟。尤其是在書篆時,必須達到“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能容針”。達到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以疏為風神,以密為老氣,方能想方就方,想圓就圓,要長就長,要扁就扁,隨心所欲,無所不宜了。 ![]() ![]() ![]() 南劍鋒
南劍鋒,字礪之,1971年生,浙江省溫州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現供職于溫州市財政局。 篆刻作品曾獲全國第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篆刻最高獎,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 創(chuàng)作感言
法依乎理,理窮于道,道法自然。故技進乎道,是為得養(yǎng)生——生者,眾藝所歸也。書壇有匠者、奴者,有欲變而不知變者,唯訖之于一筆一畫,膠柱鼓瑟;更有胸無文墨而假創(chuàng)作、情感個性表現之“高雅”、乃至媒體炒作而欺世盜名者。雖鼓噪一時,其于養(yǎng)生也,亦遠矣。 夫徒羨成功之美而不知所致之由,更不愿或不屑于讀書養(yǎng)性、歷閱人生,其于書道也,豈不悲乎! ![]() ![]() 李有來
李有來,1969年3月生,安徽省和縣人?,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解放軍書法院藝委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 書法作品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二等獎、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等多項大獎。曾3次在中國美術館等地舉辦“李有來書畫展”。有著作、字帖、教學光盤20余種行世。 創(chuàng)作感言 業(yè)師張榮慶先生常把“玩”字掛在嘴邊。不論是私下聊天,還是在很正式的學術研討活動上,他總是把書法創(chuàng)作說作“玩”,并且進一步強調要玩得好、玩得高、玩得有學術品位。我想,他所指的“玩”,絕非是玩耍嬉戲,大約是對“游于藝”的心解,體悟到了這一層,便知道了“玩”字的分量及其深刻內涵。 我的玩法是轉著玩,每日臨帖讀書四小時,雷打不動,當日未完成的功課次日必須補上。爾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偶然欲書之沖動時便寫上一通,一旦找不到感覺則立即罷手,玩點別的。想畫畫便去畫畫,花鳥、山水,或橫或豎,或大或小,玩?zhèn)€痛快,倦了,再換個玩法??炭逃?,刻它個眼花繚亂手抽筋,厭了,再換個輕松的玩法。寫幾首格律詩或是填幾首詞,玩到腦瓜子不轉了,興盡而返。如此,便構成了玩法的大循環(huán),很是愜意。 竊以為,初學當著力技法,浸淫其間,不可持玩心。再進一步,便要廣取博收,在開眼界、長見識上下功夫,不可為了創(chuàng)作而創(chuàng)作,整日埋頭書齋揮毫亦未必有驚人之作。放松身心,以玩的心態(tài)進行創(chuàng)作,反能創(chuàng)作出“無意于佳乃佳”的好作品來。 此次所呈二作,皆為玩中所得,有整體感且不失松活,尚可一觀。 ![]() ![]() ![]() 何來勝,1969年11月生,浙江紹興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書法碩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紹興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曾獲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獎、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二等獎、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提名獎、全國首屆正書展全國獎。出版有《何來勝書法集》。 創(chuàng)作感言 我很慶幸自己在工作之余還有一份能讓我為之奮斗、為之陶醉的事業(yè),那便是我對書法的愛好。2009年辦完個展后,我一直想找個機會寫點什么,思來想去之后,最終提筆,還是寫點自己寫隸書的感受吧。書法是一項寂寞的事業(yè),而寂寞有時是享受,有時是摧殘,需要自己花時間去體驗,人生難免會有些遺憾。我希望多年后,當我撫摸人生的印記時,可以讓我回想起過去的日子留給我的從容和充盈。 我這幾年的書法創(chuàng)作是以隸書為主,隸書動靜相摻,莊諧互補,收放合度,疾徐中節(jié),在我看來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品格。我近幾年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師古而能變通,入古而能出新呢?如果我們還按照老路子去理解隸書,那當代的隸書就很難獲得一種超越。寫隸書必須以漢代碑刻為根基,學好隸書也不應當被某一碑的面目或某一家技巧特征所束縛,而應在體會并把握石刻書跡整體精神氣韻的基礎之上,加上自己對隸書的理解、運用,從而探尋自己的技巧習慣與風格面貌。在隸書創(chuàng)作中必須注意提按、頓挫、擺動、輕重、轉折、順遞、疾徐、澀潤、方圓、藏露這些用筆在書寫過程中的微妙變化。除此之外,應更注重用筆線條的質感、彈性、力度和態(tài)勢的變化,這便是用筆的節(jié)奏。一方面注意點畫的沉著穩(wěn)健,追求石刻隸書堅勁厚實的趣味;同時也要注意行筆的連貫流暢,充分表現出書寫的靈動自然效果,這樣才能把作品表現得更為豐富和復雜。 ![]() ![]() 方建光
方建光,別署寄蕓堂主人,1972年生,山東省臨清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聊城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沈鵬課題班成員,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學藝術碩士。 作品曾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首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書法大賽銅獎、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書法展覽優(yōu)秀獎、全國首屆行書展提名獎。 出版有《方建光書法作品集》、《當代中青年書法家行草書長卷?方建光卷》。 創(chuàng)作感言 習書二十余年,我才稍微懂得了什么叫“寫”字。才更清楚自己仍處于學習理法和積累經驗的階段,或許這樣的狀態(tài)還將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是故,現今作品中的理性多于激情;是故,才有朋友提醒我不要掉進技法的陷阱。到現在,仍有很多問題沒弄明白,蘊含在古典作品中的光芒已遠遠看到但還是恍惚迷離。我總固執(zhí)地認為,一藝之成必然在技法上經歷從無法到有法,然后再到我法的過程。蘇東坡所言“絢爛之極,歸于平淡”是也。任何試圖超越或者違背此理的行為都顯得不太明智。寫字終歸是一輩子的事,其目的絕非是一兩次展賽的入展、獲獎。 沉醉在古典里,踏踏實實地經歷該經歷的過程,讓心能明理,筆能合理,這才是我目前最需要做的功課。 ![]() ![]() ![]() 梁宏偉
梁宏偉,1968年出生,遼寧省遼陽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秘書長,遼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曾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一等獎、新世紀全球華人書法篆刻展銀獎、“別克君威”全國書法篆刻大獎賽銀獎、首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書法篆刻大賽銀獎、全國第四屆新人展新人獎。 創(chuàng)作感言 篆刻藝術異彩紛呈,或古或新或工或寫流派眾多。自趙孟開元朱新境,經歷代印人發(fā)揚光大,元朱以其雋雅清麗而又不失樸拙高古的獨特品格,成為雅俗共賞的篆刻圖式,吸引了眾多的追隨者。前賢的技法與佳作便成為了后人學習的經典??坦し€(wěn)印追求的是端正秀雅、點線圓潤、結構嚴謹,在此基礎上要做到工而不匠、穩(wěn)而不俗、有骨有肉、有情有意卻是很難做到的。我于元朱等工穩(wěn)印風更是青睞有加,致力多年,不敢輕言有成,但也略有心得。為使工穩(wěn)印不受繩規(guī)所限,流于呆板,落于俗套。我治印不作印稿,石面涂墨捉刀即刻。常有同道覺得不可思議,或言有炫技之嫌。殊不知細朱雖工,但亦尚其自然。隨心布篆,不書直刻,以刻制中的隨心應變求得靈動,展現生機,是我本意;又有印友說:“蓋聞寫意印常用此法,大刀闊斧所向披靡,但求暢意痛快淋漓,成則三五分鐘,不成則棄而重制。工穩(wěn)印亦用此法恐有不妥”。其實不然,石開先生乃寫意印領軍者,其寫意印看似粗頭亂服、漫不經意,實則精致細微、用心良苦。據說先生治印用時亦長,少則三五小時,多則七八小時以上,小心下刀,謹慎收拾,甚至印底某些部位需要作小如沙粒之紅白,都要百般推敲思之再三。所耗精力時間難以言述,所謂甘苦自知吧! ![]() 張文平
張文平,1957年8月出生,河南省鹿邑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人大書畫研究院顧問。 榮獲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稱號;作品曾獲“賽克勒杯”中國書法競賽一等獎、首屆中日書畫公開征集展書法唯一金獎、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優(yōu)秀獎、全國第六屆中青書法篆刻展三等獎、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三等獎、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展金獎、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展銀獎、中國書協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獎。曾出任全國第五屆楹聯書法展、首屆中國西部書法展評委。辭條及作品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書法卷》。 創(chuàng)作感言 書法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很重要。近幾年來行政事務煩多,忙于應酬,只有把臨帖、創(chuàng)作時間安排在早上,如無其他事務中午一般不下樓。個人風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那是多年來各方面學識的不斷積累,隨著歲月的推移而自然形成的。十多年來,我一直在行草書上摸索著,魏楷兼之,但收效甚微。無奈,無奈。 ![]() ![]() ![]() 宋旭安,1967年7月生,吉林省榆樹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榆樹市文聯副主席,榆樹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榆樹市書畫院院長。
作品曾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獎、全國第三屆正書展全國獎、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展全國獎、全國首屆篆書展三等獎、文化部第十二屆群星獎銅獎、西泠印社首屆國際篆刻書法展優(yōu)秀獎等。 創(chuàng)作感言 我的楷書創(chuàng)作屬傳統一路,講究造型,講究線條,更講究它的韻致,這也是我多年來不變的定理。雖然這與時下流行的大刀闊斧、粗頭亂服有點相悖,但這并不影響我繼續(xù)耕作自己的那片硯田,曾經一時的盲目追隨、跟風早已不再。 不愿意重復過去,一直我是前行的動力,所以我的楷書也一直在變換著味道。我的書法創(chuàng)作準確點說更像是一種玩味,我喜歡如此,只有這樣我才有興趣繼續(xù),我沒有一絲做書法大家的想法,只是想在我的生命進程中,驅走空虛,多尋覓些快樂,就像我喜歡繪畫,喜歡臺球、乒乓球,還有音樂一樣;人多幾種嗜好就多幾分充實,只要是健康的。生活在這塵世,我難避功利,我勤勞的背后,功利的百分比占有多少我不知,但一定有,我亦不知我的作品中,占有多少雅和俗,自己無暇考證,讓品讀我的人去體會吧。我還要繼續(xù),把自己所感知的美,還有妥協于塵世的俗,用我的字去表達。我的思維會變、審美會變,所以我的字還會變,我覺得用玩的心態(tài)去寫字,感覺真的很好。 ![]() ![]() ![]() 查理達
查理達,字彥哲,號尚雅堂主。1963年11月生,江蘇省無錫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書法研究院特聘書法家,無錫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南大學書法研究所研究員,無錫市國畫院副院長,無錫市書畫院特聘畫師。 作品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多次入選國家級書法大展并獲獎,在專業(yè)報刊上發(fā)表學術隨筆、藝術評論、作品賞析文章多篇。多件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和紀念館收藏。出版有《查理達書法集》、《查理達書法作品集》 ■??創(chuàng)作感言 ●?書法是通過線條抒發(fā)情感的,是鑄造人格最自由、最理想的造型藝術。 ●?古代書家以詩詞文章為主課,書法只能算是余事。然觀古人書,多閑靜雅致,書卷之氣郁郁芊芊,即使顛張醉素,亦狂而不逾矩,跌宕多恣,寄豪情于法度之中。此心態(tài)和胸襟使然也。 ●?臨古帖,取形則空,取神則靈。臨摹就是與古人對話、交流思想,精熟的臨摹已蘊育著創(chuàng)新意識。 ●?臨與悟,是書法學習中需要長期用心實踐的兩大命題。所謂“臨悟參半”,指二者互相滲化、互相融合、互相補益。 ●?學書之道,在于睿智,在于朝夕于斯,不計寒暑;在于平常心態(tài),褒貶不驚;在于取先人經典之妙,悟天地萬物之象。 ●?學書當學法,學法當學古人??瑫魅裟苋》ü湃?,又能不同于古人,且又獨具自己面目難矣。 ●?一筆一畫自成生命。 ●?大字主氣,小字主韻。 ●?書雖小道,而當一生之探求,方可有汲源辟流之能耳。 ●?形式為軀殼,性情是靈魂。無形質,莫論性情。形質由古取,性情應時生。 ●?沒有厚積,難有妙得。 ![]() ![]() ![]() 薛養(yǎng)賢 薛養(yǎng)賢,1962年3月生,陜西省韓城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副研究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創(chuàng)作委員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書法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書法作品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提名獎、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二等獎、全國第二屆檻聯書法大展銅獎、全國第一屆扇面書法展銀獎、2008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林散之獎”。 曾多次擔任中國書協舉辦的展覽評委。論文獲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三等獎。出版有《中國書法家書風?薛養(yǎng)賢卷》、《筆陣2003’當代名家行草精品集》、《當代書法十家?薛養(yǎng)賢卷》、《中國當代楷書名家作品集?薛養(yǎng)賢卷》。 創(chuàng)作感言 大異時好,不求人憐。 ![]() ![]() ![]() 劉顏濤
劉顏濤,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篆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安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書法家。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展、首屆全國老年書法作品展、第二屆中國西部書法展等展賽評委。 出版有《中國書法大典?當代杰出書法家?劉顏濤作品集》、《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劉顏濤》等五種作品集。 創(chuàng)作感言 寒窗苦守自高歌,兩袖清風鐵硯磨。廢紙三千君莫笑,滄江潑墨弄潮波。 潛心鐵畫與銀鉤,日日鵝池鎖小樓。燕雀難追鴻鵠志,雕蟲寧不勝王侯? 夜半秋風帶雨涼,蕭蕭瑟瑟訴衷腸。萬家寂歷渾入夢,獨有情癡浮墨香。 三更燈火魂依稀,翰墨神游盡忘機。燭淚欲干蟲鳥寂,鵝池春漲濕晨暉。 雕蟲游戲費年華,日晷尋常影又斜。忍看早霜浸兩鬢,嶙峋瘦骨漫涂鴉。 書山苦陟廿春秋,南帖北碑禿筆搜??v使峰高多險壑,激流逆上弄孤舟。 書如翰海正茫茫,解取一瓢亦斷腸。廿載臨池增愧色,折腰怎不拜鐘、王? 根深自有葉如云,習篆從來賴《說文》。小學未能通妙諦,描摹徒見用功勤。 獨憐古調弄雕蟲,周鼎商盤縈夢中,鼓鑄刀痕求筆意,更從殘破覓天工。 精工過后始求奇,莫為流風便自欺。率意豈容成草率,胡須拈斷得真詩。 硯田荒寂筆生苔,徒吼“創(chuàng)新”最足哀。追溯淵源深邃處,水流到處看渠開。 顰效東施又幾多,時風滾滾奈吾何。乖時同弊真肝膽,獨木橋行踏牧歌 ![]() ![]() ![]() 王?晨
王晨,1960年生,河南省鄭州人,師承李剛田?,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作品曾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二等獎、“別克君威”全國書法篆刻大獎賽特等獎、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書法展三等獎、全國第五屆篆刻藝術展提名獎,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提名獎。在第二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jié)“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中獲獎并被授予“書法十杰”。出版有《王晨篆刻作品集》、《王晨篆刻選集》。 ■??創(chuàng)作感言 刻印是件很快樂的事,起碼我是這樣體會的。能把不同階層認識的、不相識的人名或詞句,通過自己的刀鋒刻在不同材質的印石上,完成一方或對方或自己滿意的印章,是很愜意的過程。 我崇尚古典。古人的大智慧、絕妙的技藝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地打動著我,令人神往;老師的教誨感召著我,牽引著我朝著古雅、靜溢的創(chuàng)作方向去努力追尋。 創(chuàng)作者在不同的生存狀態(tài)下,內心世界復雜的情感,直接反映或影響創(chuàng)作的表現。在鐵筆之下,每個線條都是你心跡的排疊,是審美觀、思維方式和對傳統價值的流露。堅守自己確定的座標,傾注情感,認認真真地做下去,若干年后,再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你會發(fā)現一個很充實的自我。 ![]() ![]() 賈長城
賈長城,別署滌齋,1968年生于洛陽?,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草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商丘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商丘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 作品曾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銅獎等。 創(chuàng)作感言 夫書之用,古之為工具,今近乎技藝,夫書畫之道,今昔異同,其理一也,善書者當以陶情冶性,舒散懷抱為根本。書之道,非窮數年之功而無可觀者也,故朝夕摩挲,未曾懈怠?;厥琢晻?,未敢妄稱有所得,實則書法乃最能體現綜合素養(yǎng)之藝術,歷代大師莫不以此為終生追求。書之難,難于承古出新,難得平淡沖和之氣。文字生成至今,敬畏者有之,褻瀆者有之,余以為諸事宜常存敬畏,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則終有所得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