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氣急救/疏肝理氣/急救穴位/中暑穴位 人就像一個皮球,生活及工作壓力就像雙手給皮球的壓力一樣,當你用雙手擠壓皮球時,壓力就會往皮球的兩端跑,在人體也是一樣的。悶氣累積多了,就容易肝氣郁結。這時候,我們需要給體內的皮球"撒撒"氣。其實,身上就有很多“撒氣”穴。
腦袋上的“撒”氣穴:角孫、風池和太陽穴 角孫穴是一個很重要的“撒氣”的穴位,它位于把耳廓折向前,當耳翼尖所指之發(fā)際處,按揉它可以緩解壓力,對著急生氣后脅肋脹痛者、乳房脹痛者則更有益。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 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緊張或者焦慮的作用。
胸肩部的“撒”氣穴:膻中穴和肩井穴 膻中穴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有寧心神、開胸除悶等作用。生氣時可以往下捋 100下左右,有順氣的作用。肩井穴位于肩部最高處,在頸根跟肩膀的中間。一般建議掄起自己的拳頭往對側的肩井穴上敲打,會有酸脹感,平常在辦公室以及遛 彎的時候就可以做??墒娼鈮毫?,緩解頸部的疲勞。
下肢的“撒”氣穴:太沖穴和足三里 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當?shù)?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第一大腳拇指和第二腳指之間的后方),此穴對愛發(fā)火者和郁悶者都有很好的舒緩作用,降火理氣。如果配合著足三里(位于外側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舒肝理氣的同時,對于那些因為愛著急愛生氣而造成便秘或者腹瀉的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治療和預防。
記住5個"急救穴"關鍵時刻管用 血壓升高:艾灸百會穴 很多老年朋友都有血壓偏高的問題。如果人們由于血壓升高而出現(xiàn)頭昏、頭痛等癥狀,可以一邊服藥,一邊用艾灸百會穴的方式來進行急救。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李志剛說,“百會穴”位于頭頂部正中線上。急救時須將百會穴部位頭發(fā)分開,露初頭皮,然后把點燃的艾條放在距離皮膚1厘米的地方,當患者感覺發(fā)燙的時候立 即拿開。這樣的過程反復10次,就會讓人舒服很多。如果患者身邊沒有艾條,用點燃的香煙、蚊香以及啟動的吹風筒也可以簡單操作。
胃痛不止:按壓內關穴 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環(huán)境里,胃疼是很多人常有的事兒。首都醫(yī)科大學教授王鴻謨說,他年輕的時候就曾經(jīng)因為胃痛而直不起腰來。后來,他急中生智想起了內關穴, 于是用力按壓。沒過多久,疼痛就明顯減輕了。后來王鴻謨還用這種辦法養(yǎng)胃——一邊看電視,一邊按內關。時至今日,王鴻謨的胃病再也沒犯過。 內關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除了治療胃痛外,它還能緩解心絞痛等病癥。不過,按壓時一定要用力才行。
忽然腹瀉:掐掐三陰交 “吃飯的時候還好好的,剛吃完就不行了。”這是很多腹瀉患者常說的話。如果人們突然腹瀉不止,那么可以一邊蹲馬桶,一邊使勁兒掐自己的三陰交穴。三陰交 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它屬于足太陰脾經(jīng),善于調理脾胃功能失調。而腹瀉在中醫(yī)看來恰好是脾胃失調導致的。而且,它還是足少陰腎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的 交會穴,所以因腎陽虛、肝氣淤滯等原因引起的腹瀉都有調理作用。所以,三陰交是治療一切腹瀉的急救穴。不過,按壓三陰交一定要用力,且要堅持一段時間。
驚嚇、虛脫、中暑:水溝穴 水溝穴又叫人中穴,人中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的交點,用力按壓治療因驚嚇、虛脫、中暑而導致的暈厥。
急性發(fā)作的心絞痛:郗門穴 位于小臂內側中線上,腕橫紋上5寸處。用力按壓可治療急性發(fā)作的心絞痛。 |
|
|
來自: LuciaLovesLife > 《穴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