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樁撬皮插接嫁接技術是1982年由日本傳入我國,經過20多年的實踐證明其方法不盡是山茶花嫁接改良品種也是其它盆景,花木改良品種和繁殖的有效方法,其方法簡單易操作,而且成活率高,熟練后嫁接成活率可達95%以上. 嫁接時間在生長期,一般在6月-----9月上旬.不在生長期內皮層不易撬開,形成破裂影響成活率.現我把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操作過程介紹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馬上試一試。
 茶花老樁撬皮插接繁殖技術
 
 一,嫁接工具準備:手鋸,修枝剪,手工刀片,單面刀片,牛角片(竹片也可),塑料包扎帶,塑料袋等。
 二,砧木選擇和修整:砧木選擇生長健壯的紅露珍,各種單瓣類品種。也可用淘汰的其它茶花品種,主桿直徑2公分左右,技術熟練后手指粗的也能操作。在距盆土10--15公分高,截桿高雖然成活率高,但接好后樹型不美觀,不適合盆裁。用手鋸攔腰截斷樹桿并用刀片修光截面.需要注意的是;在8月高溫天氣嫁接時有些生長強壯的砧木,截斷后當天會傷口淌水,影響成活率.這時在鋸斷修光后可放1--2天,等不淌水時再下一步操作。
 三,撬開砧木皮層:用單面刀片垂直截斷面,切入砧木皮層,不要超過木質部,長度約2公分左右并輕輕往兩邊側挑開皮層少許,再用牛角片或竹片繼續(xù)往兩邊擴大撬開部分,直到夠插入接穗為止。要求是;撬開的皮層必須完整,不能很破碎否則難于愈合。
 四,切削接穗:接穗長度可根據來源,可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不等,稀有品種為節(jié)省枝條大多來用一葉一芽。用刀片把接穗桿部削成楔型,二斜面應對稱,長度可根據接穗桿長,削面長1--2公分不等。
 五,插入接穗:將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挑開的皮層內,兩邊同時挑開的可分兩邊分別插入兩枝接穗,插入深度以稍露出削面圓孤面為好,這樣有利傷口愈合。
 六:包扎接口:用塑料包扎帶小心扎緊并包位傷口,防止水分流失,造成切口干枯回縮,影響成活率。
 七:套袋保濕:用適當大小的塑料袋套住接穗和口部分,保持一定濕度有利傷口愈合。要注意的是;發(fā)現袋里水汽過多時要拆袋用干布吸干水分再套袋保濕。袋里沒有水汽接穗易干枯,水汽過多又會引是溫度過高而發(fā)生腐爛,接穗掉葉。葉掉光后就沒成活可能了。所以要經常檢查處理。嫁接后的砧木要減少澆水量。(蒸發(fā)量減少)
 八:陰涼、通風、避光:把嫁接處理好的老樁砧木放陰涼,通風,避光處.防止陽光照射,最好能保持溫度不超過35度。一個月以后(盡量長點)可選擇適當天氣拆袋練苗,先是晚上拆袋,白天套上,幾天后接穗葉片沒有異樣就可慢慢移至遮陽網下.等適應后就可正常管理了,包扎的塑料帶要等明年才能拆除,砧木桿粗大的,愈傷組織沒有全部包住的要拆下重新包扎好。要防止扎帶長在愈傷組織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