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瓜的腌制方法 (1)醬黃瓜的腌制方法 主要原料: 黃瓜10斤切成數(shù)瓣 辣椒2斤切開 鹽1--1.5斤 醬油5斤 白酒7兩 白糖7兩 味精2兩 生姜2兩切片 大蒜1斤 方法: 將切開的黃瓜、辣椒 擺在盆里 擺一層撒一些鹽 用鹽煞水一天 撈出涼一天 把醬油放鍋里燒開 把白糖、味精放燒開后的醬油里溶化 等醬油冷涼后倒入壇子里 然后就可以把黃瓜、辣椒、生姜、大蒜、白酒放入壇里腌制了 一定要密封好 3天后就可以食用了 (2)——美味黃瓜咸菜的制作方法 主料:黃瓜10斤、小青辣椒2斤(最好要辣一些的,這樣才夠味) 配料:鹽1斤、醬油2斤、糖6兩、姜2兩、大蒜5兩、味精2兩、大料2個 制作方法:1、先把黃瓜切成條或塊,青椒去籽切成片,用鹽1斤攪拌,淹12小時。然后用重物把淹好的黃 黃瓜10斤,鹽:2斤,醋:1斤,糖:1斤, 味精4兩,辣椒5兩,胡椒粉1包,大蒜8兩。 方法: 介紹的吃食是,一種不辣的韓式小菜--腌泡黃瓜。在注重天然的韓國,這種“黃瓜泡菜”應屬四季都可制作的、很能增進食欲的泡菜,但因為冬季黃瓜太貴,所以一般是在夏季才大量做它。 有了材料,接下來就該說怎么腌啦!今天介紹的這種泡菜,可是韓式泡菜中少有的、不帶辣味的泡菜喲! 黃瓜5kg 搓洗黃瓜用的鹽1杯, 腌漬用鹽水= 鹽4杯+水15杯(約3L),冬季可適當減少鹽量。 ① 用鹽揉搓清洗黃瓜的表皮,有條件的可用過濾了的凈水或臭氧水配合鹽清洗。 ② 把洗好的黃瓜控干水分,再用抹布擦凈水漬。一定要把這水處理干凈,因為如果混進生水就容易發(fā)霉。 ③ 把鹽和水倒入鍋中燒開,直至鹽完全溶解為止。 ④ 把黃瓜整齊的放入缸中,澆入煮沸的鹽水,目的是燙一下黃瓜。 ⑤ 等水稍涼,就把鹽水倒出來重新燒開,待完全冷卻后再澆入。兩天后還得將鹽水倒出燒開,冷卻后再澆入,然后靜置半個月左右即可食用了。 這個鹽分的黃瓜咸度感覺還可以,不是死咸…… 吃的時候,可以切開腌黃瓜,將其洗凈后再泡在清涼的水里,就是韓餐里的黃瓜“湯泡菜”,不過這種沒油水的吃法,國人大多吃不習慣的。那就把它清洗后,切成片,擠出水分,用調(diào)料(紅油、芝麻等)拌和著吃吧。當然,也可以按個人的喜好加點香菜、韭菜之類的一起拌和來吃的,俺認為冬天喝粥時吃它的確是很清爽的。 注意:如果泡黃瓜的水長了白膜,就表示發(fā)霉了,那個泡黃瓜的鹽水就不要用了,將其中的黃瓜撈出來,清洗、晾至半干程度,再重新燒鹽水,把黃瓜泡在里面就行了。 一、醬黃瓜的腌制方法:腌好的黃瓜從缸中撈出,控去水分,切成片、條、塊等形狀,然后用清水浸泡,使其浸去部分鹽水,減少咸度,口味咸淡適口即好。在陰涼通風處陰干一天后,裝入縫好的白粗布口袋內(nèi),先放入次面醬缸里腌制,每天上下倒動幾次,之后再放入面醬缸里,約半月左右即可腌好。腌好的醬黃瓜,品色深紅,味鮮。 怎樣腌制醬黃瓜 一、醬黃瓜的腌制:把腌好的黃瓜從缸中撈出,控去水分,切成片。條、塊等形狀,用清水浸泡,使其減少咸度,口味咸淡適口即可。將腌黃瓜從清水中撈出,控去水分,在陰涼通風處陰干1 天后,裝人縫好的白粗布口袋內(nèi),放人甜面醬缸內(nèi),先放入次面醬缸里腌制,每天上下倒動幾次,再放入好面醬缸里,半個月即可腌好。成品色深紅、味鮮。 醬黃瓜—— 首先腌坯。黃瓜含水量高,腌制時要多次加鹽,多次換缸。初腌時,100公斤黃瓜用鹽15~18公斤、堿面80克以保綠,每天倒缸一次,2~3天后,換空缸,加鹽20~25公斤復腌。復腌期間同樣每天倒缸一次,約10~15天后即可腌成,加蓋面鹽后貯存?zhèn)溆谩H缓筢u漬。將腌好的黃瓜放入缸內(nèi),用清水浸泡脫鹽,每天換水一次。冬天浸泡3天,夏季浸泡2天,脫鹽后瀝干水分備用。醬可用甜面醬、豆醬或醬油。初醬可用二道醬,即已經(jīng)使用過一次的醬,每100公斤腌黃瓜用二道醬100公斤,每天早晚攪翻兩次,2~3天后進行復醬。復醬前用清水將粘附在瓜條上的二道醬沖洗凈。復醬用新醬,每100公斤黃瓜約需甜面醬55~70公斤、豆醬20公斤,復醬期間,每天攪翻3~4次,一般冬季約20天,夏季10天即醬成。在醬中加入香料、料酒等制成五香醬黃瓜,加入辣椒醬制成辣醬黃瓜。 怎樣制作淹制醬菜的醬 方法一: 揚州乳黃瓜皮色鮮綠,瓜形粗細均勻,肉質(zhì)厚而致密,子囊少,無大肚、尖嘴等不良形狀,是揚州傳統(tǒng)醬菜優(yōu)良品種之一。下面介紹其制作技術。 1.原料配方 乳黃瓜100千克,鹽22千克,8~120Be,鹽水2千克,二營80千克。稀甜醬90千克。 2.制作方法(1)原料采收.嫩黃瓜(又名乳黃瓜)每年6月份開始采收,采收期50—60天左右,其中以梅雨季節(jié)采摘的黃瓜質(zhì)量最好。乳黃瓜每日清晨采摘,以線形瓜最好,線瓜粗細均勻,規(guī)格整齊,是腌漬黃瓜的優(yōu)良品種。 (2)原料處理.鮮瓜采收后,應及時分級腌制加工,不得受陽光曝曬,否則會影響腌漬的品質(zhì)。采收后,摘去瓜花,分成5種類型:大黃瓜,每500克規(guī)格條數(shù)9-13條;中大黃瓜,每500克規(guī)格條數(shù)14-18條:中黃瓜,每500充規(guī)格條數(shù)18~對茶;毛小黃瓜,每500充規(guī)格條數(shù)22—25條;乳嫩黃瓜,每500克規(guī)格條數(shù)26—30條。 (3)初腌。將處理后的鮮黃瓜倒入缸內(nèi),每100千克用8-120Be,淡鹽水2千克,食鹽10千克,分層滿面撤鹽,每層瓜約50千克左右,逐層撒鹽腌制。撒鹽是個細致工序,要成鹽量逐層饅加,務使所有瓜身能滿粘鹽粒(因腌瓜時面臨夏季高溫,初腌鮮瓜易于變質(zhì)),鹽漬后,每隔6~7小時連鹵上下翻缸一次,共計翻瓜3次,要求條條腌透。約腌制30小時后,取出裝入竹籮(籃)堆疊互調(diào)后,壓鹵約6~7小時,再上下互調(diào),以便瓜中鹵汁及可溶性成分排出。 (4)復腌。取克鹵后的咸瓜,每100千克再用鹽10千克,進行復腌,加鹽要層層疊瓜層層撒鹽,加鹽后隔日(約12小時)翻瓜一次,調(diào)缸后,將成瓜層層踩緊,用篾片、蓑衣將封口卡緊,缸面按每100千克成貨加封缸鹽2于克,最后以澄清原鹵或預配成200Be,鹽鹵,漫頭貯藏。宜存于室內(nèi)或陰暗的場所,可保持咸坯的脆度和色澤。 (5)咸瓜處理.取貯藏的威乳黃瓜,裝籮淋鹵后,散裝倒入缸內(nèi),加白水漂去多余的鹽分。加水量夏、秋季每100千克咸瓜用水100—l05千克,春、冬季用水100~110千克,浸漂時間為2~3小時,并間歇攪拌,漂水后裝籮浸鹵,籮與籮相互重疊,約過5—6小時,至表面的水分去除為止。浸鹵期間約隔2-2.5小時將上下竹籮調(diào)一次,使談鹵排出均勻。 (6)裝袋初醬。將浸鹵后的威瓜揉松,裝入醬菜袋中(裝袋2/3容量)扎緊袋口后投入二醬內(nèi)。漫頭醬2~3天,每天早晨發(fā)捺一次。咸瓜經(jīng)初醬后,把醬袋取出淋鹵,一般約淋4-5小時,至不然鹵為止,淋鹵時,普袋宜用蘆席等物蓋好,以防日曬雨淋。 (7)復醬??舜螅言u菜再投入到定量的(按乳黃瓜重量的90%—l00%的量)新稀甜醬內(nèi),仍按初醬的工序,繼續(xù)醬制7~14天(結合氣溫適當延長或縮短)。每日早晨仍需發(fā)捺醬袋一次,醬后即為成品,可以直接銷售或裝罐。 方法二: 開縣香辣豆瓣醬 產(chǎn)地:中國重慶開縣。 工藝:將優(yōu)質(zhì)陳年蠶豆洗凈入鍋略炒,再放在清水中浸泡10小時,剝?nèi)テぃ鋈朊娣郯鑴?,入籠用旺火將胡豆蒸透。出籠倒在簸箕中攤開,晾涼后在上面覆蓋黃荊葉或其它樹葉,再在濕熱環(huán)境中自然發(fā)酵一個星期。待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黃衣”,將有黃衣的胡豆曬至干透。入盆加入精鹽、白糖、白酒、姜末、蒜末、花椒、冷開水和剁碎的鮮紅辣椒末、生菜籽油拌勻,盛入壇中密閉絕氧“甕制”,發(fā)酵二個月以上即成為風味奇特的香辣豆瓣醬,隨用隨取,經(jīng)久耐貯。 特點:色澤金紅,香辣醇柔,鮮咸味厚,滋潤亮油,風味奇雋,廣泛用于各種冷、熱菜式及風味小吃之中。 方法三: 郫縣豆瓣醬 產(chǎn)地:中國四川郫縣。 特點:郫縣地處成都平原中部,因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產(chǎn)稻、小麥、油菜籽、胡豆(蠶豆)、 大麻等。這里的胡豆品質(zhì)優(yōu)良,以它作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豆瓣醬,油潤紅亮,瓣 子酥脆,有較重的辣味,香甜可口,除用作調(diào)味外,也可單獨佐飯;用熟油拌,其味 其佳。 工藝:郫縣豆瓣醬用料配比是:胡豆44斤,鮮辣椒105斤,面粉11斤,食鹽24斤,可出成品135斤至140斤。制作方法大體是:將胡豆收拾干凈、去殼,在96度至100度的 沸水中煮一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降溫,淘去碎渣,浸泡三至四分鐘,然后撈出豆瓣拌進面粉,拌勻攤放在簸箕內(nèi)入發(fā)酵室進行發(fā)酵,控溫在40度左右。經(jīng)過六至七天長 出黃霉,初發(fā)酵即告完成。再將長霉的豆瓣放進陶缸內(nèi),同時放進食鹽11.5斤,清 水50斤,混合均勻后進行翻曬。白天要翻缸,晚上露放,但注意避免雨淋。這樣經(jīng)過 40到50天,豆瓣變?yōu)榧t褐色,加進碾碎的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再經(jīng)過3 至5個月的貯存發(fā)酵,豆瓣醬方完全成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