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遙胡辣湯 (2012-03-10) 我在國外最懷念故鄉(xiāng)的兩種小吃——羊肉燴面和胡辣湯。最近幾天特別想喝胡辣湯,早上吃面包的時候想,晚上吃炒菜的時候也想,但這種小吃出了西華縣,再也找不到正宗的,何況我身在太平洋彼岸。我在美國可以找到北京的烤鴨,可以找到東北的水餃,但我絕找不到河南西華逍遙鎮(zhèn)的胡辣湯。 胡辣湯的全稱應是“逍遙鎮(zhèn)胡辣湯”,因它是西華縣逍遙鎮(zhèn)的傳統(tǒng)小吃,從此地發(fā)揚出去。關(guān)于胡辣湯有不少傳聞,流傳較廣的版本是說這道湯本是明朝宮廷的“御湯”,明亡后,宮廷廚師趙紀逃難避居逍遙鎮(zhèn),湯的配方就流傳到了當?shù)孛耖g。但傳說只是傳說,姑妄聽之。我覺得胡辣湯就是一種回民的清真食品,因味道鮮咸濃厚,加上胡椒的辛辣開胃,也受了漢人的喜愛。兩個民族在這個小吃里融入了各自的巧妙心思,慢慢調(diào)配、完善,就有了今天這道看似簡單卻美味無比的胡辣湯。 正宗的胡辣湯是羊肉或牛肉胡辣湯。胡辣湯的原湯是牛羊骨、牛羊肉熬出的鮮湯,湯一般要熬制數(shù)小時,熬制時佐以相當多的香料及中藥材,譬如胡椒、花椒、丁香、茴香、八角、肉桂、生姜、辣椒等。這個配方如同可口可樂的配方一樣神秘,你可能知道其中有什么原料,卻不會知道每種原料需放多少。西華幾個著名的胡辣湯世家,什么丁家、楊家、穆家、高家,其湯味都正宗鮮美,卻各有風格,這多半就是香料的不同比例形成的差異。 原湯熬好,與清水調(diào)和另入一深口大鍋,開始熬胡辣湯。逍遙胡辣湯的基本配料十分簡單:肉片、面筋和粉條。肉片就是熬湯時煮出來的牛羊肉,已熬得爛熟,切成大薄片。原料都入湯煮沸后,用洗面筋的水慢慢注入大鍋,其間不斷攪拌,再以徐徐小火熬制。胡辣湯并非清湯,但也不能稠得如糊涂,其粘稠度須恰到好處,既有“羹”的口感,又順滑利口。熬制是持續(xù)的小火慢燉,愈久愈香,賣湯的師傅就站在大鍋前,一直拿著勺子慢慢攪動。熬到最后,粉條不見了,只剩下一小段軟且透明的“入口即化”。一碗盛來,淋上小磨香油,再加一勺香醋,咸香酸辣,令人胃口大開。 胡辣湯如今有了各樣的變種,什么肉丁胡辣湯,肉丸胡辣湯、河南胡辣湯、陜西胡辣湯……無論其做法如何新穎、配料多么豐富、味道是否好,它都不是真正的胡辣湯。我曾喝過洛陽一家很有名氣的胡辣湯,也掛名“逍遙胡辣湯”,親友極力推薦,我喝得相當痛苦,這就像明知是劣質(zhì)贗品,還要假裝它是真品而去表示欣賞。有次我到外省,人家好心請我喝當?shù)睾睖锩婢谷贿€加了土豆、海帶,簡直就是濃稠的雜燴糊糊。出了西華,我不愿再喝胡辣湯。生活在別處,而胡辣湯永遠只在西華。 在家鄉(xiāng)時,胡辣湯是我百吃不厭的早餐。我尤其記得小時候爸爸騎車送我上學,經(jīng)老十字街口那家賣胡辣湯的棚子,就下車喝湯。寒冬臘月,有時雪花紛飛,但街頭篷子下面的燒湯大鍋騰騰冒著熱氣。往大鍋前一站,身上就暖和了,捧著一大碗兩角錢的、香氣撲鼻的胡辣湯,竟感到如此滿足。這是現(xiàn)在任吃什么美饌大餐都不會再有的溫暖和滿足。(張惠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