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表類 2.補益類 3.清熱類 4.祛風類 5.理氣類 6.活血祛瘀類 7.安神開竅類8.止咳化痰類 9.消導藥 10.明目藥類
1.解表類
方 名: 銀翹解毒丸 組 成:金銀花 連翹 薄荷 荊芥 淡豆豉 牛蒡子 桔梗 淡竹葉 蘆根 甘草,
功 用:辛涼解表 清熱解毒, 主 治: 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 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一丸,一日2-3次, 規(guī) 格:每丸重3克。
方 名: 桑菊感冒片 方 名: 桑葉 菊花 連翹 薄荷油 苦杏仁 桔梗 甘草 蘆根,
功 用:疏風清熱 宣肺止咳 主 治:風熱感冒初起,咳嗽,頭痛,口干,咽痛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方 名:羚翹解毒丸 組 成: 羚羊角 連翹 銀花 天花粉 葛根 黃柏 大青葉 石膏 梔子 鉤藤 赤芍
馬勃 貝母 桑葉 枳殼 黃芩 知母 薄荷 玄參 冰片, 功 用: 解表疏風,清熱解毒
主 治:感冒高熱,咽喉腫痛,頭痛咳嗽,四肢酸疼,口渴咽干,煩躁便結。
用法與用量:每日一丸,日服兩次 溫開水送下, 規(guī) 格:每丸重9克。
方 名:藿香正氣水 組 成:蒼術 陳皮 厚樸(姜制)白芷 茯苓 大腹皮 生半夏 甘草浸膏 廣藿香油
紫蘇葉油 功 用: 解表祛暑,化濕和中 主 治:四時外感,中暑頭暈,脘腹脹痛,嘔吐泄瀉
用法與用量:振搖后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 規(guī) 格:每瓶10ml。
方 名:感冒清熱沖劑 組 成:荊芥穗 薄荷 防風 柴胡 蘇葉 葛根 桔梗 杏仁 白芷 苦地丁 蘆根,
功 用:清熱解表 主 治:感冒頭痛,發(fā)熱惡寒,全身酸重,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與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2克,一日2次 規(guī) 格: 每袋重12克。
2.補益類
方 名:參茸丸 組 成:人參 鹿茸 熟地 巴戟 丹參 黨參 梔子 肉蓯蓉 蓮子 芡實 龍眼肉 遠志 山藥等
功 用: 補氣固腎,益精安神 主 治:體虛神疲,耳鳴心悸,遺精早泄,貧血萎黃。神經(jīng)衰弱
用法與用量: 每日服2次,每次1丸(蜜丸) 規(guī) 格:每丸重9克
方 名: 二冬膏 組 成:天門冬 麥門冬 功 用: 養(yǎng)陰清肺 主 治:肺胃燥熱,咽喉疼痛,痰澀咳嗽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規(guī) 格:
方 名: 河車大造丸 組 成:紫河車 麥冬 黃柏 天冬 熟地 牛膝 杜仲 龜板
功 用:補肺益腎 主 治: 肺腎陰虛,潮熱咳嗽 盜汗,腰膝乏力
用法與用量: 口服,小丸一次6克,一日2次;大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 格: 小丸每10粒重1克;大丸每丸重9克
方 名: 補腎丸 組 成:遠志 川芎 砂仁 菟絲子 五味子 陳皮 龍眼肉 熟地 甘草 白芍 黃芪 黃精 梔子 丹參 蛤蚧 白術 麥冬 百合 黨參 芡實 紅棗 功 用: 滋陰補腎
主 治:腎虧體弱,腰腳無力,貧血,滑精,食少肢冷失眠健忘 用法與用量:每服一丸,用淡鹽水送下。
方 名:耳聾左磁丸 組 成:磁石 熟地黃 山茱萸(制) 牡丹皮 山藥 茯苓澤瀉 竹葉 柴胡
功 用:滋腎平肝 主 治: 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9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 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方 名: 烏雞白鳳丸 組 成:烏雞 人參 鹿角膠 牡蠣 白芍 當歸 黃芪 鱉甲 桑螵蛸 生地 熟地 川芎 甘草 丹參 芡實 山藥 銀柴胡 鹿角霜 天冬 制香附, 功 用: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帶
主 治: 氣血虧損致身體瘦弱,腰膝酸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一丸,一日2次 規(guī) 格:每丸重9克
3.清熱類 方 名:牛黃上清丸 組 成: 牛黃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大黃 石膏 連翹 菊花 薄荷 荊芥 白芷 川芎 當歸 赤芍 地黃 桔梗 甘草 冰片 功 用:清熱散風,瀉火通便 主 治:頭痛眩暈,暴發(fā)火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 用法與用量:每次一丸,一日兩次 方 名: 牛黃解毒丸(片) 組 成:牛黃 冰片 雄黃 桔梗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