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皆空佛;
高高在上人。
面面皆空,佛也須有靠背;
高高在上,人到此要回頭。
兩小無猜,一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表面上看,聯(lián)語實事實寫。上聯(lián)謂兩家子女從小親近,訂婚從簡,僅相互交換一枚古幣。下聯(lián)謂當時國家多難,婚事便移風移俗,喝幾杯淡酒成親了事。但在平淡之中極見匠心?!皟尚o猜”、“萬方多難”分別由李白、杜甫詩句化出,而貼切無痕。寫“古泉”不寫“古錢”,使對仗更工,且顯示出雙方的古雅。聯(lián)語自然流暢,借賀婚抒發(fā)了對時局的憂慮,更表現(xiàn)了作者開明、進步的新思想。
方地山性喜詼諧,有一次,袁克文納姨太太,邀友朋小聚,正當酒酣耳熱之時,方地山即席書一聯(lián)相贈:
欲奪天無工,便指星分光,都難乞借;
何曾地不愛,怕入山妙手,總是空回。
聯(lián)前又戲題跋云:“寒云眷屬第十一人于佩文,小名巧寶,余甚涎之“.
1916年,袁世凱在萬眾唾罵中病死,方地山失去了他最大的靠山。他撰聯(lián)挽云:
誦瓊樓風雨之時,南國皆知公有子;
憶便殿笑談相對,北來未以我為臣。
此聯(lián)寫出了他和袁世凱的特殊關(guān)系,也表明他對袁世凱的隆遇深恩,縈繞在心,難釋于懷。但絕不是不明是非大義。
反袁將領(lǐng)蔡鍔去世后,他曾代小鳳仙挽云蔡鍔聯(lián):
不幸周郎成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聯(lián)語將蔡比作赤壁之戰(zhàn)時的周瑜、“風塵三俠”中的李靖,不僅用典精當,寓意深刻,而且也是對袁世凱倒行逆施、顛覆共和,危害國家和民族大業(yè)丑惡行徑的一種認識與評判。
1931年3月,袁克文患猩紅熱,年甫四十即去世,地山悲慟欲絕,揮淚撰聯(lián):
誰識李嶠真才子;
不見田疇古世雄。
李嶠是初唐時期與王勃、楊炯齊名的風流才子,其品性高雅、才思敏捷,是后人所稱道的文章宿耆;田疇是三國時期的隱逸高士,此人好讀書,善擊劍,適逢董卓之亂,他率宗族及附從數(shù)百人避入深山之中,躬耕養(yǎng)親,百姓望風歸順,數(shù)年間聚至五千余家。這副挽聯(lián)以李嶠、田疇的典故設(shè)譬,僅用了寥寥十四個字,便將袁克文的處境、際遇與其秉賦、操守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及其給他本人所帶來的內(nèi)心沖突刻畫得入木三分,且極富文采,實可謂是對這個出生于貴胄之家而又聰明絕頂風流才子的“蓋棺論定”。
方爾謙與畫家張大千性情相投,結(jié)成忘年交。1934年,大千赴朝鮮,友人為其餞行,方爾謙即席作嵌名聯(lián)兩副相贈:
世界山河兩大;
平原道路幾千。
八大到今真不死;
半千而后更何人。
第二副尤為工巧,借清代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和龔賢(號“半千”),聯(lián)語巧嵌大千二字,不留痕跡.
方地山為人疏狂,尤喜狎妓攜游,在他留下的聯(lián)語中,有不少嵌名聯(lián)是贈給青樓女子的,但在其調(diào)侃戲謔之中仍不失妙語天成,珠聯(lián)璧合,且亦能寄情遣興,寫出真性情。如贈歌女妙玉聯(lián):
妙語解頤,若不可言應(yīng)更好;
玉人留我,敢云且住便為佳。
又如贈歌女媛媛聯(lián):
女室女家,我視如傳舍;
爰居爰處,人望若神仙。
又如::
來是空言,且借酒杯澆塊壘;
喜而不寐,坐看明月照嬋娟。(贈妓女來喜聯(lián))
馬上琵琶千古恨;
掌中歌舞一身輕。(贈妓女馬掌聯(lián))
楊柳岸曉風殘月;
牡丹亭姹紫燕紅。(贈妓月紅)
第二聯(lián)最為巧妙。上聯(lián)用王昭君典故,下聯(lián)用趙飛燕故事?!榜R掌”之名本來粗俗,未料經(jīng)他匠心獨運,竟“化腐朽為神奇”。
又有贈妓小樓聯(lián):
吹徹玉笙寒,休去倚欄,絮絮說東風昨夜;
生愁金漏轉(zhuǎn),偶來聽雨,匆匆又深巷明朝。
表面上看,不見嵌名,細細讀去,卻是“明隱暗嵌”。上聯(lián)化用南唐李璟詞“小樓吹徹玉笙寒?!毕侣?lián)化用唐詩“小樓昨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皆隱去“小樓”二字。
步入晚年后的方地山寓居天津,以鬻文賣字為生,自署落款為“大方”。他才思敏捷,作聯(lián)更多,所作的嵌名聯(lián)往往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故十數(shù)年間名揚沽上,人們常以爭獲其聯(lián)而為榮。其賀馬文季、羅韻玲九月結(jié)婚聯(lián),公推名作:
玉驄馬,少年場,白眉世家,一代文章傳季子;
金叵羅,合歡酒,黃花門第,三秋韻事斗玲瓏。
玉驄馬,一種名馬。白眉,馬姓之典。出《三國志·馬良傳》:蜀漢馬良,字季常,眉有白毛,才華出眾,兄五人,皆以“?!弊譃槊`l(xiāng)諺云:“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苯鹭狭_,酒杯名。馬文季,桐城派古文家馬其昶之子,有才名。羅韻玲,善藝菊。兩人九月結(jié)婚,故曰:“黃花門第”、“三秋韻事”。此聯(lián)切人、切事、切時、切景,韻味無窮。分聯(lián)敘說中不知不覺嵌上新婚夫婦姓名,不露斧痕。作聯(lián)作到這個份上,真可謂是空前絕后了。
方地山自青年時代起便不求仕進,不治生業(yè),且又有錢便花,家無余帑,更兼恃才傲物、放蕩不羈,而鬻字求售亦向無定例,以致老來落拓不堪,生計艱難,時常為衣食所虞。晚年曾寫一副春聯(lián)以記其哀:
埋愁無地,淚眼看天,嘆事事都如昨日;
剪紙為花,摶泥作果,又匆匆過了一年。
讀來不得不令人唏噓感嘆。但他始終安貧樂道,不改初衷,曾有自題聯(lián)云:
捐四品官,無地皮可刮;
賃三間屋,以天足自娛。
又書聯(lián)一副貼于自家門楣:
說破廊風雪甚么,不五鼎烹當五鼎食;
有醇酒婦人足矣,先天下樂后天下憂。
其生平操守,由此可略見一斑。
晚年方地山衣冠不整,須發(fā)常蓬,但有所請,則有約必應(yīng),因而常遭一些人的冷眼,但他從不曾折腰屈膝,以媚事權(quán)貴而邀賞。一次,一位朋友請客聚會吃海鮮,他應(yīng)邀出席。酒至半酣,旁人早已備好筆硯,座中客人紛紛請他書寫對聯(lián)。有某名士一旁見了頓生妒意,譏誚他有辱斯文。他淡淡一笑,即席撰聯(lián)寫道:
安知鳳凰不如我;
且食蛤蜊休問天?!?BR>眾人見了,忍俊不禁啞然失笑,弄得那人下不了臺。
1936年12月14日,方地山在天津病逝,相傳他病危之夕,醫(yī)生上門應(yīng)診,勸他服藥。他對醫(yī)生笑道,我為君誦唐詩一句以為謝,即以手指滿嘴胡須,吟道:“蓬門今始為君開。”醫(yī)生大笑:先生真名士也。次日即逝。《北洋畫報》挽曰:
聯(lián)堪稱圣,書已成家,沽上早知名,遺墨頓成和氏壁;
病已瀕危,心猶念國,中原何日定,思君怕成放翁詩。
方地山一生,無論是嘻笑怒罵,佯狂放蕩,抑或是輕佻詼諧,不修邊幅,其實都只是其人生被扭曲后所折射出來的一種鏡像,從骨子里看,他仍不失為一個磊落方正的誠篤君子。這正如他在家書中所述及的一首詞中所寫的那樣:“歸所夢江都,乞糴誰輸,年來大事不糊涂……”
水面凍冰,冰積雪,雪上加霜;空中騰霧,霧成云,云開見日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訣
天:天龍八部
射:射雕英雄傳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雕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
橫批:《越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