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武帝病危彌留之際,未及提名顧命大臣,加上勛舊重臣病死的病死,退休的退休,在禁宮內(nèi)侍疾的只有楊皇后的父親侍中楊駿。趁此機會,楊駿大過了一把皇帝癮,反正玉璽在自己手中,委任狀隨便填上自己親信的名字,加印后即為法令行之。同時,內(nèi)宮侍衛(wèi)也都換成他所信任親近之人,親王大臣皆不能進宮問候探視皇帝病情。其間,晉武帝回光返照,乍一清醒,見左右侍衛(wèi)個個都很陌生,不由正色怒斥楊駿:“怎么現(xiàn)在就搞成這個樣子!”忙喚中書作詔書,召還已被任命為鎮(zhèn)南大將軍但還未外出就職的叔父汝南王司馬亮回來,與楊駿共輔朝政。楊駿聞言,深恐這位經(jīng)驗老到的皇族與自己爭權,借口要查看詔書內(nèi)容有無紕漏,讓人從中書省拿回詔令,隨即銷毀。不久,晉武帝大漸,楊皇后召來中書監(jiān)華霬和中書令何邵,口頭宣布武帝詔令,任命自己的父親楊駿為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事,可以說是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同時,又下詔急催汝南王司馬亮馬上外出許昌就任。 武帝臨崩前,又有片刻的清醒,掙扎著問:“汝南王來了嗎?”左右侍從說無,晉武帝聞言又驚又急,一下子昏了過去,也就再也沒有醒來。 太子司馬衷即皇帝位,改元永熙,尊楊皇后為皇太后,立賈妃為皇后。 楊駿好謀無斷,外剛內(nèi)怯,一臨大事,死狗扶不上墻的稟性皆露。他在宮內(nèi)太極殿居住、辦事,周遭遍布百余名全副武裝的衛(wèi)士,天天如臨大敵一般。汝南王司馬亮還未出京城,聽聞晉武帝駕崩消息,也不敢入宮臨喪,只能在大司馬門外大哭以盡臣禮??蕻叄抉R亮上表,要求留侍武帝入葬后再外出就鎮(zhèn)。有人趁機進言,說這位司馬王爺想舉兵討伐楊駿。楊駿大懼,忙和皇太后女兒商議此事,把傻乎乎的新帝司馬衷叫來,讓他親手寫詔書給大臣石鑒和張邵,命二人馬上率兵擒拿司馬亮。張邵是楊駿外甥,聞詔馬上披甲上馬,急赴石鑒處要他一起受詔出兵。石鑒認為司馬亮是帝室尊親,持兵不發(fā)。司馬亮這邊,手下人勸他起兵討伐楊駿,思慮再三,老王爺終于下不了決心,大奸雄司馬懿的這位親生兒子最終連夜馳赴許昌,避逃而去。大喪期間,宮殿暫時粗安,避過一次蕭墻之亂。 楊駿也知道自己因女兒為皇后而驟貴,沒有民望,更無高門士族的真心擁戴,便大行封賞,濫加爵級,以博求美譽令名。這種荒唐做法,連他的親弟楊濟、外甥李斌以及同黨石崇等人也多相勸諫,楊駿仍舊我行我素,聽不進去。同時,楊駿在政事處理方面,“嚴碎專愎”,對內(nèi)深懷猜忌,對外私昵親黨,把司馬皇室宗親更是一概排除于中央決斷樞要之外,故而樹敵廣眾,招致無數(shù)怨憤。太原人王彰因清名被楊駿辟為司馬,王彰竟“逃避不受”。有人問其究竟,王彰回答說:“自古一姓出兩個皇后的家族,一時貴盛,日后未有不敗者。楊駿太傅本人昵近小人,疏遠君子,專權自恣,能支撐多久呢?武帝不計身后社稷大事,嗣帝沒有繼業(yè)才能,顧命大臣又所任非人,天下之亂,可立待也!” 楊駿不僅在朝內(nèi)濫行賞爵,連同關中內(nèi)遷的匈奴等少數(shù)民族也都加官晉爵。日后攻滅西晉,俘殺懷、憨二帝的匈奴族人劉淵,也被加封為建威將軍、匈奴五部大都督,當朝楊太傅為這位漢化的匈奴人日后順利起事送上了一頂權高位重的大官帽。 皇后賈南風陰險猜妒,又多權略,楊駿對此倒早就留意。為了防止賈南風坐大,楊駿以自己的外甥段廣為散騎常侍,主管軍國機密;親信張邵為中護軍,主持禁衛(wèi)軍。一般的重大詔命,都由傻帽兒皇帝司馬衷走個形式畫個押,入呈楊太后和楊駿后,才下詔施行。 賈南風雖然丈夫為帝,自己貴為皇后,仍覺內(nèi)外都很不爽,因為朝中大權皆為太后楊氏及其父親楊駿把持,自己只是以小輩仰人鼻息。 皇宮內(nèi)的殿中中郎孟觀和李肇二人一直為楊駿所輕,常有怨言。賈后察知此事后,就派身邊親信太監(jiān)聯(lián)絡孟、李二人,密謀除掉楊駿。有了里應,還缺外合。李肇和孟觀兩人分別暗中聯(lián)系汝南王司馬亮和坐鎮(zhèn)荊州的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拒絕。楚王司馬瑋二十來歲,少年果銳,一口應承,并且上書請求入朝面君。楊駿一直憚忌楚王司馬瑋的英武勇銳,此前就“欲招之而未敢”,現(xiàn)在看見他“自投羅網(wǎng)”,高興得馬上以惠帝名義召他和坐鎮(zhèn)揚州的淮南王司馬允一起入朝。 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四月,大傻帽晉惠帝正呼呼大睡,忽然被殿中中郎李肇、孟觀叫醒,讓他簽署詔書,稱楊駿謀反,并命楚王司馬瑋屯兵司馬門,東安公司馬繇率禁兵四百人去逮捕楊駿。倉猝之下,惠帝又無辨別是非的能力,傀儡一樣就在詔令上簽了字。被楊駿派在內(nèi)殿掌管機要的段廣跪在惠帝前一個勁地叩頭為舅舅辨解:“楊駿孤公無子,豈有謀反篡位之心,希望圣上仔細考慮?!被莸郾緛砭蜕?,又大半夜被人從被窩里拉出來,糊里糊涂,傻愣愣地不發(fā)一言。 太傅楊駿當時住在曹爽舊宅(選這個地方就知楊駿運命不濟,當初曹爽一家被司馬懿誅滅三族,風水如此不好,楊駿竟沒有任何顧慮,此事過后肯定又會被風水先生們當成一大“案例”來講解蒙錢),臨近西晉的國家武庫,聽聞宮內(nèi)有變,他忙召集朝中大臣集中在自己家里商議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