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方式不當損健康1.睡眠過多 有的老年人比較喜歡睡覺,睡眠時間常會超過10個小時。 對此,有關專家提醒,嗜睡與老年人的血管硬化密切相關,睡眠時間過長的老人與睡眠時間正常的老人相比,心臟病的發(fā)生率高出一倍,腦卒中的幾率則高了四倍。此外,老人在入睡狀態(tài)時心率較慢,血液流動速度減緩,因而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從而嚴重危害老人的身體健康。 2.午睡不當 老年人的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30~60分鐘為宜。同時,應避免睡在風口,睡眠時應蓋上被子,以免腹部受寒著涼。飯前午睡效果最好,即使半小時,也比飯后睡兩小時更能消除疲勞。 3.坐著打盹 一些老年人,喜歡飯后坐在椅子上、沙發(fā)上打盹。殊不知,這極易導致醒來后頭暈、耳鳴、腿軟、視物模糊及面色蒼白等情形發(fā)生,需經過一段時間后才會逐漸恢復正常。這種情況經常發(fā)生,就會有損老人的身體健康。由于飯后較多血液流經胃腸,坐著打盹,還容易導致“腦貧血”。 4.睡“回籠覺” 一些老年人晨練回家后,常常喜歡睡一個“回籠覺”。對此,有關專家提出,這樣做不僅會影響晨練效果,也不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復。此外,睡“回籠覺”也不利于消除晨練時肌肉產生的代謝物——乳酸,睡后反而會導致精神恍惚,四肢松弛無力。 (《大眾健康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