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與不幫
晚上帶兒子從鋼琴老師家出來。
丹鳳街路口。
紅燈了。
行人不多,汽車也少,有人視而不見紅燈,理直氣壯地橫穿馬路。
我和兒子在靜候信號燈的轉(zhuǎn)變。
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子抱著一個五六歲的男孩走向我們,停在我們面前,“大姐,幫幫忙,孩子一天沒吃了?!蔽彝窈芎玫乃秃⒆?,遞給她十元錢,什么也沒說。
綠燈了,我們又上路了。
這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相信,不用我多說,我的兒子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也會關(guān)愛、幫助他人的。
幾天后的同一地點發(fā)生的事,不知會給兒子什么樣的影響。
還是在那個路口等信號燈。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抱著一個五六歲的男孩(我不知道也沒有注意這個男孩與上次的是否是同一個孩子),來到我們面前,“大姐,幫個忙,孩子一天沒吃了?!倍嗍煜さ脑捳Z。我看了看同樣精神很好的他和孩子,什么也沒說。
綠燈亮了,我騎車而去。
兒子不解地問:“媽媽,你今天怎么不給他錢?”
“因為他不負責(zé)任?!?/SPAN>
兒子聽不懂。
于是我跟他提起上次一位媽媽抱孩子要錢的事情?!拔也恢郎洗蔚哪俏粙寢屨f的話是不是真的,但我寧可相信她說的是真的,因為天下所有母親的心是相通的,每一位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丛谀莻€孩子的份上,媽媽幫了她。但今天這位爸爸,身強力壯。他沒有能力養(yǎng)活自己的孩子嗎?他沒有盡到當(dāng)爸爸的責(zé)任。對于像這位爸爸一樣不勞而獲的人,幫了他一次,就等于幫他養(yǎng)成了一次依賴和惰性。所以媽媽不愿意幫這樣的人。兒子,記?。耗凶訚h是要有責(zé)任心和骨氣的。”
【感言】我?guī)瓦^很多人,唯獨這一次對這位男子我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過早地把成人世界的陰暗面展現(xiàn)在兒子面前。我想傳達的有兩點,一,做任何事情都應(yīng)該是有原則的,即便助人;二,每個人都要有強烈的責(zé)任心,尤其是男子,更應(yīng)該有挑起整個家庭的力量和骨氣,不能好吃懶做、依賴他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