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文化漫談 大話西游與人生林電鋒 揭秘:孫大圣為啥老大變老二 一般認為,孫大圣排行老大。原因是“大圣”嘛,總是“大”的,大就是“第一”,老子天下第一。其實,在孫大圣認為自己第一的歲月里,卻一事無成;在他不當第一的時間里,卻成就了斗戰(zhàn)勝佛。孫大圣如何實現(xiàn)從“老大”到“老二”的轉變呢?吳承恩老爺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比較隱晦而有趣的故事。 孫大圣的排行算老幾 齊天大圣究竟有多大?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最大的,反而看不到、聽不到。那么,大圣因為“官名”太大,最終卻是最小。 孫大圣善于結交朋友,是一個著名公關專家。有些人交了朋友,幾杯“狗尿”下肚,就稱兄道弟了。誰大誰???國人都習慣于做大,大圣也不例外。不過,大歸大,小歸小,誰大誰小,還是要有一定的譜,不然豈不亂套? 孫大圣第一個排名,是在花果山為王時,與幾位“賢友”排定的座次。這些所謂的“賢友”,吳承恩老爺含有“譏諷”之意。因為,危難時刻,這些“賢友”不知在哪里“嘆空調”呢。 七位兄弟中,排序是這樣的: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犭禺狨王、美猴王。老牛是大哥,老孫是小弟,排名第七。我們常說,在家第一,出門第七。老孫見到老牛時,都是畢恭畢敬叫一聲“牛大哥”。 孫大圣的第二個排名,是唐師傅帳下“3+1”兄弟了,這個“1”算上白龍馬師弟,孫大圣就是“大哥”,誰也沒有意見。實際上,按照皈依我佛的前后次序,沙和尚才是老大呢。 第三次排名,是與五莊觀的鎮(zhèn)元子大仙結拜。這個是交換過條件的。因為老孫把鎮(zhèn)元子的寶貝人參果樹刨根了,鎮(zhèn)元子說,如果你能醫(yī)活果樹,就與你結拜為兄弟。后來,果樹獲得了重生,大仙與老孫結拜為兄弟。誰大誰小,我也不知道。按道理,老孫應該為小弟。 除此之外,孫大圣還與誰真正稱兄道弟呢? 孫大圣尊稱二郎神為大哥 本來,孫大圣與二郎神是一對冤家。老孫大鬧天宮時,所向無敵,最后栽在二郎神手下。由于二郎神多了老孫“一變”,即“七十三變”,所以弄得孫猴子很沒有面子。 正是不打不相識,兩位英雄此后惺惺相惜,成了好朋友。 老孫在祭賽國大戰(zhàn)九頭怪時,得到了二郎神的鼎力相助,朋友“兩肋插刀”,幫助兄弟戰(zhàn)勝了法力高強的九頭怪,成就了功果。 這一次,兩兄弟終于把排名弄清楚了,排名第二的“二郎神”成為大哥,孫大圣成為“小弟”。 故事是這樣的。 當老孫沒法擊敗九頭怪,正在納悶時,看到二郎神駕著鷹犬,優(yōu)哉游哉而來時,趕快叫豬八戒去請他們幫助。老孫說,八戒,那里有我的“顯圣大哥”,若能得到他們的幫助,一定能夠擊敗九頭怪的。老孫第一次尊稱二郎神為“大哥”。 老孫與二郎神見面時,親口稱二郎神為“兄長”,請他幫忙捉妖。第二次尊對方為“大哥”。 最后,大哥二哥齊動手,重挫了九頭怪,取得了勝利。孫大圣感激的說,感謝“兄長”的鼎力相助。二郎神也客氣一下,說主要是你的本領高啊。 梅山兄弟又講,“孫二哥既已功成,我們就此告別?!钡诙畏Q大圣為二哥。 孫大圣對梅山兄弟稱呼自己為“二哥”,沒有絲毫的不滿意、不高興,反而坦然接受,這是什么原因呢? 孫大圣老大變老二的玄機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孫大圣經過漫長取經路的歷練,修“心”已經上了一個臺階。大圣本是“心猿”,意馬心猿說明他內心容易“激動”,這是修仙成佛的大忌。 孫大圣志比天高,玉皇大帝都沒放在眼里。他與眾天將廝殺正酣時,如來佛祖趕來救駕,老孫一看這個肉老頭兒,“現(xiàn)出原身近前,怒氣昂昂,厲聲高叫。”如來佛祖心平氣和,說你這個猢猻,哪里來的,“這么暴橫”。可見,佛祖給他的評語多么中肯而尖銳啊。 歷經劫難之后,孫大圣逐步走向成熟,懂得了謙虛謹慎。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也獲得了眾人的幫助。在取經路上,大圣獲得了空前的幫助。原因是他學會了謙虛,學會了感恩。說到底,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第二,我看這一條才是最主要的,也是吳承恩老爺想表達的一個內容。其實,孫大圣與二郎神之間,是一種非常微妙的關系。 孫大圣與二郎神是一組對應的關系,即陰陽互補的關系。孫大圣如果為大,按照陰陽八卦,其爻畫為陽爻“ —”;二郎神為“二”,為陰爻“ - -”。一陰一陽謂之道。因此,他們兩個,就是一組典型的陰陽對應關系。 孫大圣大鬧天宮,跑到天上去了,金猴屬陽,天上為陽,大也為陽,就為“乾卦”;二郎神居住在灌江口為地為陰,為二為陰,就為“坤卦”。 “上乾下坤”,組合起來就為“天地否”卦,卦辭為“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因此,老孫前路閉塞,最終一事無成。 反過來,老孫成為二哥了,排行發(fā)生了變化,就變成了“上坤下乾”,地在上面,天在下面,叫做“地天泰”卦,卦辭為:“小往大來,吉亨?!?BR> 兄弟排序的改變,馬上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不正是對應了第一條嗎?懂得謙讓,懂得做人,就能夠“否極泰來”;不懂得謙讓,不懂得做人,就是“泰極否來”。如此而已。 適應角色轉換帶來的重大轉機 人生是一個社會舞臺。在這個舞臺中,每個人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這就是社會角色。 在取經過程中,唐僧師徒都逐漸適應的角色轉換。例如,在比丘國時,因為那個昏君聽從了妖怪國師的妖言,想拿唐師傅的心臟做藥引。為此,老孫請師傅變成自己,自己變成師傅,他說,“若要好,大做小?!焙沃^大做小?就是“若要全命,師作徒,徒作師?!?BR> 這句話,不正是對應了上面的分析么?“若要好,大做小”啊。 唐僧適應的了角色轉換,當好了這個師傅,指引取經團隊向前進;八戒適應了角色轉換,從一個妖怪女婿,成為一個流芳百世的凈壇使者;沙和尚適應了角色轉換,成就了金身羅漢;白龍馬適應了角色轉換,成為聲名赫赫的八部天龍。 不用講了,大家都知道,孫大圣適應了角色轉換,成為一名真正的“齊天大圣”,一名真正的“斗戰(zhàn)勝佛”。 一個人在社會中,會面臨很多環(huán)境的轉換,環(huán)境的變換,可能會推動地位的轉換,角色也發(fā)生了轉換。 在這個轉換過程中,唯有像孫大圣一樣,能夠由大變小,由高變低,始終保持健康謙卑的心態(tài),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那么,還有什么理想不能實現(xiàn)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