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寫,章法難圖,這是書者在探索道路上,普遍感覺到的。什么是章法?章法在書法來說,就是處理好黑白關系。字本身的黑白,字與字之間的黑白,行與行之間的黑白,整篇的黑白。章法也存在著層次。我將它分為三個層次(有聯(lián)系有區(qū)別)。
(一)毛筆字的章法。
(二)書法的章法(脫化與筆墨方面)。
(三)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的章法(在書法章法的基礎上給予生命的章法)。
今天所要談的是書法藝術的章法美。即我們寫了一幅字,使人看了感到舒服,給人以美的享受,藝術性中含有法度。
這個階層,要求書者將黑與白、虛與實、密與疏、干與濕、連與斷、縱與橫、正與偏、主與次的矛盾,組織得協(xié)調統(tǒng)一就夠了。可用三句話來概括:即“變化而統(tǒng)一”、“對比而調和”、“參差而均衡”。
中國書法的章法,首先要求氣韻貫通。什么是“氣”與“韻”?“氣”:是性格、骨氣、自然大氣,我們自己的浩然之氣。
“韻”:是帶著節(jié)奏(墨劃與空白都存在節(jié)奏而后生韻),如畫,畫一段,空一段,沒有畫的空白處還有畫,這就有了韻味。
氣韻的錘煉很難,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書法要天真。怎樣去考慮章法?
要著眼于虛實相生,氣脈連貫,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大小參差,相互呼應,筆斷意連。以伸縮、展合、聚散、枯潤的手法去組成一個整體。如果書者妥善完成這一要求,就能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和整體的美感。
再簡化一點說,章法就是完滿的處理好“黑白”關系。一個書者能把黑白處理好,就入了藝術境地了。
章法的難處理,就是指“白”的不好留?!按荨?、“知”就是例證。
“空白”的留法,是書外之功所致,是人的氣質、學識、素養(yǎng)、膽略任何所致。
個性、氣質、線條、結體、章法是相統(tǒng)一的,它們是統(tǒng)一在個性、氣質之中。李白的詩,張旭、懷素的詩。賀知章見李白嘆為“謫仙人,詩可泣鬼神”,張旭“脫帽露頂王公前”,懷素喝酒、吃肉、逃禪。我在廣東的例子……
一字安排的越是四平八穩(wěn),墨劃功夫越強,自就越匠。兩者密切結合,藝術性就越高。
前人有“虛以成韻”之說,要增加書法的韻味,首先要著眼于空白的變化。妙境與靈氣在無畫的空白處。
我的結論是:墨劃是書法的根本,空白是書法的關鍵。這些將來結合作品去分析,容易理解。今天講知識性的,先有個印象。
書法的章法美:分兩個部分談:
(一)對章法美的認識。
(二)如何去錘煉章法。
第一個問題,對章法美的認識。
中國書法藝術的章法,是以能否表達意境,抒發(fā)情懷,流露個性,從而給人以美的感受,并激發(fā)人的感情為最高準則的。表達的充分與否是評定藝術層次高低的標尺。
有了線條美和結體靜、動美,只是為書法藝術章法做了一個好的構件。為達到高層次的藝術境界鋪平了道路。沒有好的構件不行,但只有好的構件,而不能充分利用它建造藝術的宮殿,那只好惋惜和興嘆。
等于有了先進的子彈和射具,而不會使用一樣的白搭。等于有了高級做菜肴的材料,不能像高級廚師去做鮮美的菜和湯一樣的無用。有了好的線條和結體之后,還必須組織成優(yōu)美的篇章。它才能發(fā)揮線條美和結體美的作用。必須書作者的學識、氣質、人品、素養(yǎng)等依據內容所需,將線條、結體組織起來,賦予靈魂,你的篇章結構才能產生神采,進入高層次的藝術境地(這些都是有志于書法在今后用得著的)。
再講第二個方面:怎樣去錘煉章法?
1.要氣韻貫通,則需熟背內容(略)。
2.貫氣的辦法,蘸一次墨要多寫幾個字,以求連貫,上一字結束,要立即做下一字的承接。如果筆中無墨另行蘸墨時,或以空中復筆,繼續(xù)寫來,或將下一字第一筆落墨。
3.一個篇章若不是一筆書,字又多,可以分組完成之,但要注意折搭關系。何謂折搭(略)?分組或以墨盡而成之。字少的篇章,從落筆順勢而下,一氣呵成。
4.要干濕相對,不能干對干,濕對濕。
5.要大小相對,不能以大對大,或以小對小。
6.行距要疏密一致,初學章法時,不要時疏時密。
7.落款要與正文相協(xié)調,使人有整章感。
8.如果是草書,橫不宜平,豎不宜太直,重復的字要變化。
9.寫字要有膽略,膽略是搞好章法一個重要因素。下筆畏縮,行筆害越“雷池”,有礙貫通。膽略何處來?從熟練技巧來,從學識來,從人的氣質來。沒有膽略則少奇險與奇趣,因而要求要注意讀書做學問。要讀的書(一)書法理論。(二)古典詩詞與文章。(三)廣讀博取。
10.章法的開始,要先求平正,再追險絕,復歸平正。不險則不能引人入勝(走路與走鋼絲,端盤子與耍盤子),但險絕不能救應,使人看了擔心受怕,便索然無味(如走鋼絲掉下來,字之傾斜站不起來)。
11.書法創(chuàng)作藝術的章法,要表達個性,抒發(fā)情懷,依原詩詞的意境,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因此,必須在書前要研究所書的詩詞文章所揭示的問題,如創(chuàng)作主旨,創(chuàng)作背景,寫作年代,以及作者本人都要進行研究、理解。從中獲得感情的激發(fā)糅合于筆墨技巧之中,此時提筆書之,其章法必然美而多變。
文/李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