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馮侖不是最成功的商人,卻是精神世界最豐富的商人。馮侖以他慣有的幽默、直接、深刻的風格,跟年輕人做推心置腹又妙趣橫生的對話。《馮侖與年輕人閑話人生:偉大是熬出來的》一書,所談內容都是年輕人關注的話題,比如理想、價值觀、軟實力、友誼、住房問題等,讀者能從中受益良多。 不爭是最大的爭 中國人這種拉長時間看問題的方式很有辯證的眼光,比如在爭與讓的問題上,就認為不爭是最大的爭。 為什么不爭是最大的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跟人做生意能掙10塊錢,但你非要掙到15塊錢,結果人家覺得你這個人矯情,以后不來找你。如果你不要價,很爽快,過兩天他可能還會來找你。如此一來,形成長期合作,遠比第一錘子買賣掙15塊錢要劃算得多。 不爭是最大的爭,這句話的另一層深意是:所謂的不爭是不針鋒相對地爭,不爭左而爭右,不爭上而爭下,不爭今而爭明,跟別人錯開,人取我予,人予我取。還以做生意為例,當所有人都爭著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再肥的肉也沒什么油水可撈了,這時候的爭是愚蠢的,因為競爭太強。相反,你在誰也看不上眼的領域每天倒騰一點,雖然很艱難、很慢,但你競爭對手少,而且慢慢他們也都退出了,這樣十幾年二十年下來,你成功的機會幾乎是百分之百。這正是不爭的智慧所在。 此外,這種不爭,除了避其鋒芒外,還體現(xiàn)了一種胸懷、一種自信。人爭都是不自信,怕別人拿走。對未來充滿信心和追求才會讓,你想拿就拿,反正我有的是。 從容是如何煉成的 有年輕的網友說我“樂山樂水樂自在,亦文亦商亦從容”,令他很羨慕,卻難以像我這么瀟灑從容,因為想從容卻沒錢,去掙錢又從容不了。 其實,他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我也經歷過,只是他們沒看到,他們看到的只是成功以后的我。也正因為如此,成功在他們眼中成了一種原因而不是經過。 2010年房地產行業(yè)受到很大的政策調控,但這一年中,在半個月之內有兩個房地產界的董事長登上了珠峰,一個是王石,一個是黃怒波。他們是因為有錢才登上珠峰的嗎?肯定不能這么理解,如果他們沒有勇氣、毅力,即使再有錢,最多是被人當行李拖著上去,而不是登上去。而那股骨子里的毅力、向上奮斗的勇氣在他們不知名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回到我們從容的話題上,很多人以為有錢才能從容,其實不然。從容是建立在對未來有預期,對所有的結果和邏輯很清楚的基礎上的。你只要對內心、對事物的規(guī)律有把握,就能變得很從容。大人比小孩兒從容,男人比女人從容,老人比年輕人從容,掌握資源多的人比掌握資源少的人從容,皆是如此。對未來的東西越有掌握、越理性,你就會變得越從容。 比如你創(chuàng)業(yè),你要想從容,就不能只盯著錢,你必須知道錢以外的很多道理,否則你遇到一些事情,總會覺得很委屈,覺得世界上的事情為什么不能如你所愿,總是跟你對著干。原因很簡單,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是為你一個人準備的,地球幾十億人,中國十幾億人。所以作為幾十億分之一,你一定要有對未來的看法和眼光。對年輕人而言,對自己掌握的已知比較少、未知比較多的領域一定要去拓展,如此才能打開視界。 偉大是熬出來的 偉大和折騰,我總提到這兩個詞。有些人質疑,一方面我說“偉大是熬出來的”,另一方面又說自己在工作中喜歡“折騰”,感覺有些沖突。 折騰跟熬,確實前者是主動去做,后者是被動去挨,但其實這兩者并不沖突,而是兩個角度上的問題。 折騰,我們翻譯成書面語言叫奮斗,這是追求;熬,是在奮斗過程中遇到一些曲折的時候必須采取的人生態(tài)度,用“熬”這個字,更形象、強化地表達了內心的一種糾結,被迫無奈這樣一種復雜的狀態(tài)。 在奮斗中遇到挫折必須要熬。為什么要熬?人生有時候進不得退不得,就待在那兒。比如你遇到特別困難的時候,像還不起錢,別人就來要賬,出什么招的都有,你必須得熬。但是你要告訴他們你有還錢的決心。我們遇到那樣的階段,就跟合作伙伴講,我們有誠意,但是目前的確沒能力。后來還有來要賬的,非要我們把賬戶給他看,看到底是能力問題還是態(tài)度問題。像這類事情過去十幾年經常遇到,我們必須要掙扎、忍耐著面對并正確地處理。 因此,“熬”是直面問題。我總在講,如果有一個問題,去解決它,最壞還剩半個問題沒解決完;如果躲,就變成兩個問題了。比如我們欠錢,如果躲,他們會說你跑了,這就變成兩個問題了。 我就是一直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熬的,什么問題出現(xiàn)我都迎著上,讓它變成半個問題,如果有能力再進一步處理一下,就什么問題都沒有了。 另一方面,“熬”強調的是一個時間過程。時間的長短決定著事情或人的價值,決定著能否成為偉大。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為,連喝50個小時叫行為藝術,如果我這動作保持5000小時,就成了雕塑。從這個角度來說,偉大就是靠時間磨出來的。所以當你要做一件你希望它偉大的事情時,首先要考慮你準備花多少時間。如果是一年,絕對不可能偉大,20年則有機會。這么長時間怎么過?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肯定要熬。 要想當爺得先當孫子 美麗的蝴蝶被人關注,是因為熬過了黑暗的獨處。說偉大是熬過來的,還包括你必須熬過自己不為人重視的階段。 我上學的時候,22歲讀碩士,24歲畢業(yè),25歲進機關當講師,一路都很順利。那個時候在中央機關,哪怕你是辦事員,到地方都會有好多人捧你,感覺像個爺。后來做生意整個倒過來了,即使是再小的客戶我們都得好好為人家服務,感覺像孫子。 拿求人這件事來說,用爺的范兒求人肯定沒戲,就得用孫子的卑微。當然,中國的知識分子一般對這事特有抵觸心理,覺得特別扭,我也是。但我有不一樣的觀察角度,經常把自己當演員,也當觀眾,有時候站在觀眾的角度看就不那么別扭了。求人是非??简灪痛輾埬阕孕判牡囊患拢踔劣袝r候讓你把自尊扔到地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想站著很難,更多的時候是趴著,這是我心態(tài)上最大的挑戰(zhàn)。 人生就像手風琴,要先被生活和環(huán)境給你壓縮到零,再從零拉舒展起來才能奏出動聽的旋律。遠東集團蔣總當初為了談生意,提了兩條甲魚去貸款,結果被人趕了出來。每個人在步入社會的初期或創(chuàng)業(yè)初期,求人這一段都是特別曲折和傷感的故事。當你還是一條小青蟲的時候,別說求人,就是你想找有名望或有身份的人交流探討想法都很困難。 創(chuàng)業(yè)要做好犧牲的準備 創(chuàng)業(yè)就是折騰。如果你選擇創(chuàng)業(yè),你就選擇了折騰這種生活方式。折騰誰?首當其沖的肯定是自己:生活與工作界限模糊、領域重復,當孫子、賠笑臉、跑折腿,不斷地把自己放卑微……這個過程中,你能照顧得了誰?不把家人牽扯進去就已經很不錯了。因此,一旦確定要走上創(chuàng)業(yè)的路,必須做好犧牲的準備。 你得犧牲房子,錢都用到創(chuàng)業(yè)上了;你得犧牲穩(wěn)定的生活,創(chuàng)業(yè)有風險,沒有百分百的成功;你得犧牲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在中國,創(chuàng)業(yè)初期很難照顧家庭、孩子和老人。創(chuàng)業(yè)者大量的時間是面對不確定性,不確定的情況下你要花很多時間去擺平這些事;你還得犧牲面子、尊嚴,以前不屑做的,現(xiàn)在不做不行,創(chuàng)業(yè)做老板并不是件很爽的事,許多人都得罪不起,許多事都難以處理,許多委屈都需要你自己來承受。 我有一次跟我母親說,我現(xiàn)在除了我娘的兒子誰都不能得罪,老太太聽了,眼淚一下就出來了,她覺得我在外邊受了特別大的委屈。事實也是這樣,你只能委屈自己不能委屈別人,如果委屈別人會讓你更委屈。因此,你要創(chuàng)業(yè),就要做好犧牲的準備,犧牲到所有人包括自己,有了這個準備再去創(chuàng)業(yè)。 我們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我在地鋪上睡了11年。一個債權人是我的領導,我?guī)次易〉牡胤剑赐暌院笳f:“我相信你能成功,另外你是個好人,沒有拿著別人的錢不還,然后去消耗、消費、奢侈?!?/p> 當然,如果你成功了,那就有機會把自己跟家人犧牲的東西慢慢補回來,如果失敗了或者還沒有成功,那就必須得繼續(xù)熬。 偉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領導別人 有些人說創(chuàng)業(yè)偉大,因為他能領導別人。這其實又是一種想當然的錯誤理解,偉大不是體現(xiàn)在領導別人上,而是體現(xiàn)在管理自己上。這方面,王石是我見過的人中做得最好的。 王石喜歡運動,他從四十七八歲開始爬山,用了大約5年時間就完成了“7+2”(七大高峰和南極點、北極點),能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不俗的紀錄,他靠的就是嚴格的自我管理。 同樣是爬山,我發(fā)現(xiàn),王石跟我們的行動很不一樣,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他能管得住自己。每次爬山前他都非常認真地做準備工作,比如涂防曬油,要求兩層,他一定會涂兩層。爬山過程中,在作息上,我們很不規(guī)律,累的時候早早就睡了,聊得高興的時候可能要八九點才睡。他不一樣,說幾點進帳篷,到點肯定進帳篷,無論聊得多高興,因為他要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 爬山時吃的食物是個問題,我們覺得不好吃時寧愿挨餓,他不管多難吃都強迫自己往下咽,為的是攝取足夠能量,保持體力。珠峰爬到7000多米的時候,許多人都興高采烈地看風景,他不管別人怎么夸,都克制自己不出帳篷,因為動一次能量就損耗一次。他對自己的這些嚴格要求在8000米以后體現(xiàn)出效果了。當時跟他一起爬的還有另一個朋友大劉,大劉屬于興奮型的,結果太放縱了,沒有管理好自己,到8000米體力不行了,開始打退堂鼓。作為一個業(yè)余運動員,王石能夠順利登頂,管理自己的能力是功不可沒的。 所謂管理自己其實就是自律,是人的一種重要的品質,同時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很多企業(yè)的領導者管理做得很好,但在自律上不太注重,結果可能因此失敗。 因此,我認為,偉大就是管理自己。當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時候,你便失去了領導別人的所有資格和能力。你管理好了自己,在組織中成為最好的成員,才能取得領導的資格。如果其他成員自律性不強,而你是最好的成員,大家就會信任你,大家才敢把命運寄托給你——一個首先能管理好自己的人身上。所以偉大首先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馮侖與年輕人閑話人生:偉大是熬出來的》 中國發(fā)展出版社出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