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科學網(wǎng)—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科學家與科學之路

 daomucun 2012-05-05
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科學家與科學之路

 
■姚期智
 
我從事科學工作幾十年,也認識了很多杰出的科學家。我自己覺得科學家的生涯很有收獲,當科學家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從中可以品嘗到巨大的樂趣。
 
首先,我要談一談什么是科學家,科學家做什么樣的事情。在此,我想引用大文豪蕭伯納在一個劇本里說的幾句話:“有的人看到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問‘為什么會這樣’。我卻夢想一些從未發(fā)生的事情,然后追問‘為什么不能這樣’?!?/div>
 
這句話膾炙人口,很多人用不同的方法引述。我覺得這句話正可以用來代表科學里面的兩種主要精神。屬于第一種的,看到自然現(xiàn)象,想辦法解釋為什么這樣,代表者就是牛頓:由蘋果落地而推出萬有引力。代表第二種的科學家,就是高錕教授,從玻璃想到發(fā)明光纖通訊而成為光纖之父,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對整個世界有無比重要的貢獻。
 
在我的科學生涯中,遇到的這兩類科學家很多。首先講講他們對我的啟發(fā)。
 
我早年在哈佛大學物理系的導師,格拉肖(Glashow)教授,1979年諾貝爾獎得主。他家從俄國移民到美國,基本上是工人階級,但家里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他從年輕時就對科學非常敏銳,上布朗士科學高中(Bronx Science High School),是紐約市非常出名的中學。在優(yōu)秀的學校念書,最大的好處并不是證明自己的優(yōu)越和聰明,而是你在這些地方能遇到很多杰出的同學和朋友,能夠互相激勵,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每個人的天賦。他的一個高中同班同學,后來也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格拉肖是一個非常有創(chuàng)新力的人,能夠很大膽地假設一些事情,對自己所作的結論非常有信心。他所做的事情中,有一個非常杰出,那就是預測了粲夸克。物理學家一開始認為有三種基本的夸克,他推斷還有第四個存在,得到結論的方法雖不是那么嚴謹,但他有非常強的直覺,這一推斷后來果然被證實,這對物理界有非常大的影響。這件事啟發(fā)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敢提出別人沒有提出的觀點。
 
第二個人是我在哈佛物理系的同學,戴維·波利策(David Politzer)。2004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很有意思的一點是,第一篇論文1973年發(fā)表,這篇論文成了他2004年得諾貝爾獎的基本貢獻。由此可以說,一個年輕人所做的事情,很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年輕人不要妄自菲薄,研究生論文可能成為最杰出的科學貢獻之一。在物理領域,甚至有本科生就作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績。這里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戴維·波利策研究的內容,當時哈佛有一位博士后曾經(jīng)也鉆研過,他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把其他一些理論都證明計算了一遍,計算了七八個不同的理論,剩下最后一個理論時,因為太難,他就放棄了。而正是這個理論,經(jīng)過戴維·波利策計算之后,驗證成功,因此他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對于那位博士后來說算得上是功虧一簣。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做事不能輕易放棄,要堅持到底。
 
第三個例子,約翰·納什(John Nash)。他也是少年出英雄的一個例子,他是1994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1950 年在普林斯頓讀本科時發(fā)表的一篇兩頁紙的論文,探討N人游戲中的平衡點。當時博弈論有個未解的問題:當博弈有雙贏的可能性時,怎樣作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這個問題,即便是博弈論的創(chuàng)始人馮·諾伊曼(Von Neumann)也不知如何解決。納什拿著他的草稿請馮·諾伊曼過目,后者覺得沒什么價值,納什很懊喪。但他的一個好朋友大衛(wèi)·戈爾(David Gale),鼓勵他繼續(xù)好好寫完。很幸運,約翰·納什后來發(fā)表了這個工作成果,45年之后得到了諾貝爾獎。因此,我們不要絕對相信權威。即使像馮·諾伊曼這么偉大的科學家,也會有誤判的時候。
 
下面談談我在計算機領域遇到的一些人。第一位是高德納(Donald Knuth),1974年圖靈獎得主。我第一次見到高德納是在1975年,我剛讀完計算機科學的博士,解決了一些問題,他邀請我去訪問。他多才多藝,數(shù)學上非常有造詣,編程上更有造詣。他有三點讓我很敬佩,一是很專注,任何時候只專注于一件事情,他曾說過,在他的日歷上,兩年之內每天做什么都有計劃;第二是追求完美,每件事情力求盡善盡美;第三是做事非???,編出來的程式比別人運行得快,寫程式的速度也很快。
 
高德納最偉大的工作是寫作《編程的藝術》(Art of Programming)這一系列著作。1960年初的時候,美國剛開始有計算機科學系。他對計算機科學不但了解其數(shù)學理論,而且是編程的高手,有很多寫碼的經(jīng)驗。他幾乎是唯一一個有這樣的能力及學識來建立一門學科的人。他的一系列巨著,使計算機科學成了一門科學。1968年第一卷出版之前,他已經(jīng)親筆寫好7卷共3000頁的手稿。這套書到1973年共出版了3卷,另外還有4卷。但他對當時的排版技術不滿意,認為排出的格式不夠美觀,于是想設計一套好的排版系統(tǒng),讓效果盡善盡美。他是一個人文傳統(tǒng)很深的人,喜歡西方古書里手寫的字體,希望印刷技術能用科學方法做到和以前的字體一樣美麗。1977年我和他一起搭乘飛機去德國開會,他告訴我他要暫時中斷關于《編程的藝術》的工作,因為要設計Tex排版系統(tǒng)。因為這件事,耽誤了《編程的藝術》的寫作和出版,最近第四卷才出來。
 
高德納是一個對自己要求苛刻的人,而對別人卻慷慨大度。他對每個人、每件事都能看到其正面,又熱愛音樂、藝術、文學。他的多元化態(tài)度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組織一個團隊,或者交朋友,都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抱著積極的態(tài)度會讓人過得比較愉快,這樣才能和別人合作。
 
再提一位,杰弗里·烏爾曼(Jeff Ullman),他本來在普林斯頓工作,后來被吸引到斯坦福去。他是一個有冷幽默的人。他曾講過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他說:聰明人不值錢,一毛錢可以買一打,重要的是能對他人有影響。他自認有一個長處:對于新東西吸收很快,寫書也很快。計算機科學日新月異,他對很多新東西都用心學,在很多領域都開課、寫書。他還有另外一句話,關于寫書的哲學:如果材料好,寫得差一點也不要緊。
 
再來談談數(shù)學家。保羅·埃爾德什(Paul Erdos)。他寫了1525篇文章,有511個合作者。他是一個完完全全專心作研究的人,而且他有一些特別的地方:他是一個沒有家的人,一年365天,有360天在路上,在美國、歐洲各個地方旅行,基本所需都裝在一個隨身的行李箱里,也不住旅館,住在朋友家,他的朋友也基本都是數(shù)學家。
 
我在很多大學學習和工作過,基本上每一個環(huán)境都有它好的方面。人們常常批評環(huán)境太差,但我覺得應該要有一個正面的態(tài)度,利用它的長處。如果一個地方人很多,那么你可以交很多的朋友,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一個地方很安靜,少有人來,其實也是一個機會,你可以不受別人的影響專心作研究。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一個人的才能不完全是天生的,很可能是后天培養(yǎng)的。有很多人天生非常聰明,開始時可能比人家好很多,但后來的成就未必突出。一個人只要努力,總能變得更聰明更好。我給自己一個挑戰(zhàn)的方法:每次變換一個新的方向,而且要越做越好。你想做什么,就朝這個方向走,即使不能完全達到,也能比別人走得遠。每次都做比自己能力更難一點的事,這樣容易進步。應該盡力做最好的自己。同時,把握好方向很重要,好的方向是十年后依然重要的方向。
 
有些人在研究院學習了兩年以后覺得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想改變方向。那么改變方向行不行呢?我想是可以的。很多人都會改變自己的方向,不一定是在科學領域內換方向,也可以去做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做金融投資,都是可以的。在小范圍內調整研究方向也可以。到底該不該換方向,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所以你要“跟隨自己的心”。你可能會想,我現(xiàn)在換專業(yè)是不是太晚了?你得相信自己,只要是值得做的事情,就永遠不會太晚。
 
我想談談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巨匠——畢加索。他的工作改變了世界。但是看他后期的作品,不會想到他早期是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畫家。他能夠畫非常寫實的畫,完全沒有一點抽象意義。他的創(chuàng)造性體現(xiàn)在從現(xiàn)實的畫法轉變到后來抽象的畫法。我們平時談到創(chuàng)新,最忌諱模仿他人。但畢加索卻說了一句話我非常欣賞:“模仿別人是必要的,但老重復自己,炒冷飯,就可悲了?!边@句話對我們創(chuàng)新很有啟發(fā)。
 
世界上到處都有能夠讓我們學習,鼓勵我們前進的人與事。今年年初的澳網(wǎng)決賽,是史上歷時最長的網(wǎng)球比賽。在這場比賽里,納達爾(Nadal)歷經(jīng)近六個小時的比賽之后輸了。他在比賽以后講的話非常令人感動。他說:你能在賽場上不斷挑戰(zhàn)自己身體的極限,這可以說是一個折磨,但是這個折磨是愉快的,這種感覺超越了網(wǎng)球比賽。我覺得他說得非常好。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達到這個境界,只要盡你所能,不管是贏還是輸,都會感到非常高興。
 
我覺得他的這番話用來詮釋科學家與科學之路,最恰當不過。
 
作者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