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從避暑勝地向旅游勝地 ![]() 作為渤海灣的一座旅游城市,秦皇島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探索自己的旅游業(yè)模式。如今,在沿海經濟崛起的大背景下,秦皇島的旅游業(yè)面臨哪些發(fā)展瓶頸,又該如何應對?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多年來致力于秦皇島旅游研究的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教授吉羊。 時尚是秦皇島的本質 記者:作為一座依海發(fā)展起來的旅游城市,秦皇島旅游的關鍵之處在于什么? 吉羊:時尚。對于秦皇島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我認為保護環(huán)境比興建一個景區(qū)、景點要重要得多。沿海城市的發(fā)展應該做到現(xiàn)代再現(xiàn)代,時尚再時尚。秦皇島如果不能走向時尚,就不會形成一種獨特的吸引力。 記者:您認為秦皇島的時尚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吉羊:秦皇島的本質就是一種時尚,如果秦皇島變土了,就失去了它的本質意義。我認為秦皇島的時尚體現(xiàn)在大街上女孩穿的衣服、各種各樣建筑的模樣是否“洋氣”有著直接的關系。秦皇島的“洋氣”就是時尚,就是先進,但時尚不是奇裝異服,不是建筑的離奇古怪。例如,簡約本身也是一種時尚,生態(tài)、綠色、低碳也是時尚。我們要用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來對待時尚,我希望在秦皇島看到的不僅有秧歌,更多的是有一些現(xiàn)代藝術形式,既有個性的形式,也有大眾化的形式。秦皇島有十余所大學,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名大學生,而大學生的力量應該構成秦皇島一種強烈的時尚符號。 記者:秦皇島不僅要時尚起來,同時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您認為秦皇島應該如何更好地發(fā)展城市文化? 吉羊:一個城市的吸引力,不是景點,而是要有文化。與很多旅游城市相比,秦皇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商品,人的能力、文化、技術還沒有滲透到這些“特產”的發(fā)展中,秦皇島對自身文化的挖掘還很欠缺,但并不是不可彌補,因為文化的根本特征在于創(chuàng)造,秦皇島可以創(chuàng)造全新的文化,對文化進行演繹和借鑒。 從避暑勝地到旅游勝地 記者:在沿海經濟崛起的大背景下,秦皇島旅游業(yè)發(fā)展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什么? 吉羊:淡旺季矛盾是秦皇島旅游業(yè)的最主要問題。一到淡季,海邊沒有一個人,風光是美麗的,但是美得有些慘烈,沒有人欣賞,北戴河被集體性地拋棄了。早在1994年,我就寫過一篇文章叫《扔掉避暑勝地的帽子》,秦皇島不要成為避暑勝地,而要成為旅游勝地。 我們必須首先要搞清楚來秦皇島的人是專一為旅游而來,還是別的原因。如果來秦皇島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問題就好解決了,如果只是單純?yōu)槁糜味鴣?,就有些難度。無論是從自然資源還是人文資源方面來說,秦皇島的旅游資源都不是一流的,這就需要使游客來秦皇島的原因多元化。目前的主要問題就是游客來秦皇島的原因太單一,無論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我們都要增加游客來秦皇島的理由。 記者:解決秦皇島淡旺季突出矛盾的途徑在哪里? 吉羊:現(xiàn)在制約秦皇島旅游業(yè)發(fā)展的突出問題就是交通不便。2009年,秦皇島到山西的鐵路線開通后,山西人在這一年里成了秦皇島的游客新貴。之前,北京、天津、沈陽的游客是主體,約占到秦皇島旅游總人數(shù)的50%到60%,全國其他各地的游客才占到40%,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秦皇島易來不易走”,列車始發(fā)車次少,造成淡季時想買一張去南方的臥鋪票都很難。要解決秦皇島的旅游客源,必須首先解決交通問題,多開辟一些到上海、廣州、昆明等地的始發(fā)列車,包括機場、海港都可大做文章,打造立體式的交通大格局。 秦皇島是全國唯一一個同時隸屬于北京和沈陽兩個鐵路局的城市,是兩個鐵路局的起點和終點,是北京局的最東端,沈陽局的最西端或最南端,如果能給秦皇島建立一批列車始發(fā)站和終點站,秦皇島旅游的淡旺季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
核心提示 看那一道長城,從浩瀚大海中蜿蜒而起??茨且蛔坳P,在綿綿峻嶺的最東端巍然屹立。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千百年來,“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沉淀了太多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繁衍。 置身山海關雄偉的城樓之下,仰望“天下第一關”的巨匾,恢宏氣勢撲面而來。城墻的腳下,是復建的山海關古城。牌坊、鏢局、老商鋪,明清風格的建筑中含著無盡的古意。穿梭其間的游人拎著剛剛買來的花生糕,邊走邊拍照,重點景區(qū)總兵府的宣傳冊免費發(fā)放,其地下動漫城可以讓游客身臨其境的感受歷史上此地發(fā)生的攻守拼殺。 在古意與新潮變幻間,山海關的旅游產業(yè)邁出了崛起的步伐。 ![]() 登上萬里長城第一關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內外是故鄉(xiāng)。一代代炎黃子孫心中都埋下了濃濃的長城情結,綿延起伏的長城及每一座關城,都閃著中華歷史文化的燦爛光輝。山海關,就是萬里長城從大海中蜿蜒而起,逶迤西行的第一座關城。記者來到這里,已是黃昏,游客稀少,站在城樓長長的投影里,仰望“天下第一關”的巨匾,更覺雄關巍峨,氣勢磅礴。 東門鎮(zhèn)遠樓,是山海關的標志性建筑。厚重的城墻上箭樓高聳,而樓頂?shù)乃慕秋w檐裝飾著形態(tài)各異的脊獸。登上城樓,每一個垛口都曾有士兵把守,寬闊的馬道上曾有戰(zhàn)馬嘶鳴,同行的朋友指著那些排列有序的小窗說,那是箭窗,供對外射箭之用,外敵入侵時,士兵們居高臨下萬箭齊發(fā),可以想象得到那排山倒海的氣勢。望向遠處,北是連綿的燕山,南是浩瀚的渤海,“老龍頭”隱約可見,那是萬里長城的東部起點,石塊砌壘的墻體沿海岸線延伸直抵大海。 在山海關的腳下,一側是車水馬龍的山海關城區(qū),高樓林立,另一側卻是充滿古樸韻味的明清建筑群,那里是歷時五年悉心重建的“山海關古城”,一處讓現(xiàn)代人體驗歷史的著名景區(qū)。
![]() 古關城的古意與新潮 行走在古城的石板街道上,一道牌坊兩側是朱漆黛瓦的明清建筑,沿街商鋪招牌透著古色古香。三五成群的游客正在買花生糕、貝殼風鈴,恍惚間,仿若置身于明清的市井鬧市。 山海關古城景區(qū)管理處人員介紹說,經過五年的修繕,山海關古城于去年恢復了明清街景,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等歷史文化景觀,向游客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筑風格和“天下第一關”的赫赫威儀。 位于古城中心地帶的“總兵府”是其中一處重要的景點,目前仍在開發(fā)建設中,今年7月1日將正式對外開放。景區(qū)的開發(fā)商告訴記者,總兵府是山海關這座軍事堡壘的指揮中樞,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名人傳奇,是長城文化中“歷史文化與事件”的集體體現(xiàn)。對其開發(fā)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是牌坊、儀門、大堂、側殿等衙署建筑,地下則是數(shù)字體驗式的游樂中心,將真實的歷史故事通過數(shù)字技術融入網絡游戲,游客在這里可以身臨其境地體會到穿越歷史時空的神奇?!斑@個歷史體驗的網游項目是和亞洲最大的數(shù)字科技企業(yè)合作開發(fā)的,開放后肯定會受到年輕人的喜愛。”總兵府景區(qū)開發(fā)商對此頗有信心,來到古城,游客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也能體會到現(xiàn)代科技帶來的奇趣。
![]() 旅游邁出產業(yè)化步伐 古城文化、長城文化,被認為是山海關旅游發(fā)展的重要王牌。山海關區(qū)旅游局紀委書記劉鵬告訴記者,旅游業(yè)已被確認為山海關的立區(qū)戰(zhàn)略產業(yè),推動旅游產業(yè)化發(fā)展進程已提上日程。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古城、老龍頭、孟姜女廟、樂島、王家大院、長城奇觀園等6家景區(qū)共接待游客5.84萬人次,同比增長5.17%;實現(xiàn)門票收入182.48萬元,同比增長4.43%。其中局屬古城、老龍頭、孟姜女廟景區(qū)共接待游客4.85萬人次,同比增長16.41%;實現(xiàn)門票收入143.29萬元,同比增長11.74%?!霸诤颖毖睾0l(fā)展的大戰(zhàn)略中,山海關區(qū)旅游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眲Ⅸi說。 按照規(guī)劃,山海關旅游將努力由資源依賴向創(chuàng)意提升轉型升級、由季節(jié)旅游向全年游轉型升級、由傳統(tǒng)觀光旅游為主向以文化為內核的休閑度假為主轉型升級、由門票經濟向產業(yè)經濟轉型升級,構建以旅游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產業(yè)體系?!奥糜螛I(yè)并不是單純的觀光、收門票,它的產業(yè)鏈很長,關聯(lián)度很大,它的內涵可貫穿到食、住、行、游、購、娛各環(huán)節(jié)?!眲Ⅸi解釋說,目前一大批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渤海明珠國際酒店暨游艇俱樂部項目是山海關區(qū)重點旅游項目,目前正在推進中。該項目擬在距海岸線以南200米的海域填筑約160畝地的人工島嶼,建設五星級酒店一座,游艇俱樂部及游艇專用泊位、公寓、海景住宅、會所,酒店餐飲樓等休閑度假旅游設施,建成后將成為環(huán)京津休閑旅游產業(yè)帶動秦皇島市濱海度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樂島海洋公園二期項目正在進行中,主要建設沖天回旋、螺旋滑道、空中飛舞、觀光塔等大型戲水、娛樂設施,開發(fā)海上劃艇、沙灘排球等海上、沙灘休閑活動。 還有,金鸞灣國際游艇會、金鸞灣海濱溫泉主題公園項目已進入環(huán)境影響評估階段,預計將于年內正式投入建設。鄉(xiāng)村休閑綠道將分三期建9條綠道,首期“櫻桃溝”鄉(xiāng)村綠道計劃于暑期竣工投入使用。 凡此種種,山海關旅游正在邁出產業(yè)崛起的步伐。
![]() 迎著海風,一路向北 4月18日至5月3日,本報記者從河北沿海最南端一路踏訪,行至河北海岸線最北端。一路走來,感受到的不只是大海撲面而來的氣息,更是見證了渤海灣經濟的崛起,記錄了河北沿海經濟的巨變。 從河北沿海最南端海興縣大口河口開始,水洼、池塘映入眼簾,海港邊一排排紅色的門機在夕陽的照映下更是壯觀。碼頭上漁民打魚歸來,收獲得不只是水產,更是一種心情。黃驊泥灘漁村蝶變渤海新區(qū),漁民依舊延續(xù)著“靠海吃?!钡纳?,打魚之外,多游走于“漁”、“魚”之間,探求多元化的發(fā)展模式,尋求新突圍。 順著渤海灣,越過天津,一路向北,來到唐山豐南黑沿子鎮(zhèn)。渤海灣到了這里,海岸線呈東西方向,這里也是河北渤海沿岸的東部起點。 如今的唐山,依托渤海灣,以厚積薄發(fā)之勢崛起,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曹妃甸的迅速崛起,讓人們對唐山更為關切;曹妃甸的迅速崛起,讓唐山徹底擺脫了“沿海無?!钡膶擂巍?/P> 順著渤海灣,一路東行,走進秦皇島。山海關的壯闊、長城的雄偉,北戴河的別樣景致,總是讓人心曠神怡。行至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東區(qū)東端,我們腳下,已是山海關的區(qū)界,又是秦皇島的市界,還是河北省的省界,也是河北海岸線的最北端。 一路走來,見證渤海灣的蔚藍與浩渺,海浪用一浪接一浪的節(jié)拍,和著河北沿海經濟崛起的希望熱潮。 一路走來,體味渤海灣的深邃與悠遠,河北487公里的海岸線,正以一種雍容的氣度,踏上新的征程。 ![]() 老龍頭,海與城和諧交匯 “長城萬里跨龍頭,縱目憑高更上樓。大風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登上老龍頭,極目遠眺,浩渺無際的大海波濤洶涌,海浪一波波拍擊著岸巖。云水蒼茫,雖然不是“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季節(jié),但眼前確實是一派令人驚嘆的壯美。 老龍頭位于山海關城南5千米的臨海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島深入渤海之中,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名為“老龍頭”?!袄淆堫^”是明長城的東起點,也是萬里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于一體的海陸軍事防御體系。 “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無可比擬的長龍,它把頭伸入海中,并從這里開始,逶迤西去,跨過高山峻嶺,越過河川大漠。直奔遙遠的大西北。老龍頭正是由此而得名。”《神聊秦皇島》一書這樣描述。 老龍頭是海城交匯之處,交匯的不只是地理意義上的渤海灣和長城,更多的是渤海灣的娓美與長城的壯美。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在此合為一體,那么和諧。 海灘邊,浪花襲岸。忍不住內心的激動,小心翼翼地登上岸巖,張開雙臂,盡情呼吸,品味海的味道,享受海風的吹拂,聆聽海浪的低吟。忽而仰望老龍頭,仿佛自己已是海與城的交接點。在這里,長城蜿蜒而去,海水綿延萬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