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芾尺牘十一
1【三吳帖】
[釋義] 黻謹(jǐn)以鄙詩送 提舉通直使江西。 襄陽米黻上。 三吳有丈夫。氣欲吞 海水。開口論世事。借 箸對天子。瑞節(jié)高如松。—?dú)q 幾繁使。秋水浮湘月。 罇酒屢覯止。言別不可 攀。寥虛看云駛。
[簡介] 行書。紙本。信札及五言古詩各一。約書于北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v30.6厘米,橫63厘米#此前在首頁部分顯示#
2【論草書帖】
[釋文] 草書若不入晉人格。 輒徒成下品。張顛(癲)俗 子。變亂古法。驚諸 凡夫。自有識(shí)者。懷 素少加平淡。稍到 天成。而時(shí)代壓之。 不能高古。高閑而下。但 可懸之灑肆。*光尤可 憎惡也。
[簡介] 此帖亦名《張顛(癲)帖》。草書。紙本。隨筆一則。約書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縱24.7厘米,橫37厘米。
3【篋中帖】 [釋文] 南宮天機(jī)筆妙(鮮于樞書) 芾篋(qie)中懷素帖如何。 乃長安李氏之物。 王起部、薛道祖一見。便 驚云。自李歸黃氏者也。芾 購于任道家。一年揚(yáng)州送 酒百馀尊。其他不論。帖 公亦嘗見也。如許。即并馳 上。研山明日歸也。更乞 一言。芾頓首再拜。 景文隰公閣下。 [簡介] 行書。紙本。信札一則。約書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縱28.4厘米,橫39.5厘米。
4【竹前槐后詩帖】
[釋文] 芾非才當(dāng)劇。咫尺音敬 缺然。比想 慶侍。為道增勝。小詩因以 奉寄。 希聲吾英友。芾上。 竹前槐后午陰[環(huán)]繁。壺 領(lǐng)華胥屢往還。雅興 欲為十客具。人和端 使一身閑。 [簡介] 行書。紙本。信札及七絕詩各一。約書于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縱29.5厘米,橫31.5厘米。
5【伯充帖】
[釋文] 十一月廿五日。芾頓首啟。辱 教。天下第—者??质Я搜?BR>目。但怵以相知。難卻爾。 區(qū)區(qū)思仰不盡言。同官 行。奉數(shù)字。草草。芾頓首 伯充臺(tái)坐。
[簡介] 行草書。紙本。信札一則。約書于北宋哲宗紹圣四年(1097) 十一月二十五日??v27.8厘米,橫39.8厘米。
6【鄉(xiāng)石帖】
[釋文] 新得紫金右軍 鄉(xiāng)石。力疾書數(shù) 日也。吾不來。果不 復(fù)來用此石矣。 元章。 [簡介] 行書。紙本。隨筆一則。約書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100)??v28.2厘米,橫30.5厘米。
7【臨沂使君帖】
[釋文] 芾頓首。戎帖一、薛 帖五上納。陰郁。為況如何。芾頓首。 臨沂使君麾下。
[簡介] 行草書。紙本。信札一則。縱31.4厘米,橫25.1厘米。
8【彥和帖】
[釋文] 芾頓首啟。經(jīng)宿。 尊候沖勝。山試 納文府。且看芭山。暫 給一視其背。即定交 也。少頃。勿復(fù)言。芾頓首 彥和國士。 本欲來日送。 月明。遂今夕送耳。
[簡介] 行書。紙本。信札唄一則。約書于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v30.1厘米,橫42.6 厘米。
9【值雨帖】
[釋文] 芾頓首。早拜見。值雨。 草草。不知軸議何 者為如法??蓳Q更告 批及。今且馳納。芾皇(惶)恐頓首。 伯充防御臺(tái)坐。 庭下石如何去 里。去住不過 數(shù)日也。
[簡介] 行書。紙本。信札—?jiǎng)t。約書于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縱25.6厘米,橫38.6厘米。
10【清和帖】
[釋文] 芾啟。久違。傾仰。 夏序清和。 起居何如。衰年趨(趨) 召。不得久留。伏惟 珍愛。米—斛。將微 意。輕尠(鮮)悚仄。馀惟 加愛加愛。芾頓首。 竇先生侍右。 [簡介] 行書。紙本。信札一則。約書于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五月??v28.3厘米,橫38.5厘米。
11【張都大帖】
[釋文] 聞張都大宣德權(quán)提 舉榆柳局在杞(耜)者。倘蒙 明公薦此職。為成此河事 致薄效。何如。芾再拜。 南京以上。曲多未嘗淺。 又以明曲。則水逶迤。又。 自來南京以上方有水頭。 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則無 水頭。此理是否。 [簡介] 行書。紙本。信札一則。約書于北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v29.4厘米,橫33.8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