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雨不再“霉”,厚樸祛濕第一功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清草池塘處處蛙。有客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壁w師秀的一首《約客》,把靜謐的江南之夜描繪的淋漓盡致。 說到江南,總會讓人想起“煙雨朦朧”這個詞。江南似乎是依水而生的,“小橋流水人家”早已成為江南的標(biāo)記;“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更成為江南現(xiàn)實的寫照。而江南的山水,無疑是這片流光溢彩的底色。 “煙雨朦朧”的江南在給人以雅韻的同時,也給人帶來不少煩惱。就拿每年的“梅雨”時節(jié)來說,不少人都受到食欲不振、腹脹、嗜睡、精神萎靡的困擾。 “梅雨”大概在每年的芒種前后,原來稱為“霉雨”,因為這個時候空氣的溫度較大,物品很容易發(fā)霉。南方曾流行一句諺語,叫“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連綿的陰雨有時一下就是一星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霉雨”之名由此而來。后又因梅子多在此時成熟,所以人們又將其稱為“梅雨”了。 濕氣太重不僅衣物等受不了,就連身體也受不了。中醫(yī)認(rèn)為,五臟中的脾最易為濕邪所困。很多南方人一到這個時候就會感到食欲不振、腹脹、嗜睡等癥狀,其實就是濕邪困脾所致。脾又主肌肉,所以四肢也常會感到倦怠無力、精神也易萎靡不振,這些都是與濕邪有關(guān)的。 你可能說,我是北方人,沒有梅雨天氣,脾胃應(yīng)該不會受傷了吧。北方雖較南方少雨,但如果人體長期處于一種疲勞的狀態(tài),再加上心情不舒暢的話,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癥狀。中醫(yī)管這叫“內(nèi)生濕邪”,與南方的“外感濕邪”正好相對應(yīng)。 水災(zāi)為患,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排水。濕邪為患,我們也得祛濕。這時,厚樸花就會派上用場了。 中醫(yī)認(rèn)為,厚樸花有芳香化濕的功效,對于脾胃濕阻氣滯所導(dǎo)致的脹滿腹痛、納少苔膩等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即可除無形之濕邪,又可消有形之實滿。對于濕困脾胃所導(dǎo)致的腹脹、食欲不振等癥,可以起到一個治本的效果。 厚樸花在用的時候可以與藿香、佩蘭一起用。《時病論》記載:“治五月霉?jié)?,并治穢濁之氣:藿香葉一錢,佩蘭葉一錢,陳廣皮一錢五分,制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酒洗),厚樸八分(姜汁炒),加鮮荷葉三錢為引?!边@里除了用到厚樸外,還用到了藿香和佩蘭。藿香有什么功效呢?中醫(yī)認(rèn)為,藿香可“能怯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怠倦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我們常用的藿香正氣水,就是以藿香為主藥制成的。 佩蘭又有什么作用呢?佩蘭又稱蘭草,氣味芳香,專入脾胃,即能化溫悅脾,又能解暑。用的時候最好用佩蘭的鮮品,因為它的作用是最強的。將厚樸花3克,藿香、佩蘭各2克一起用水煎,對于健脾祛濕有很好的效果。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將以上藥材裝入布袋之中,制成香囊佩戴于身上。中國早就有“聞香治病”的記載。早在三國時期,名醫(yī)華佗就用絲綢制成小巧的香囊,在里面裝上麝香、丁香、檀香等藥物,以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為什么小小的香囊就能治病呢?中醫(yī)認(rèn)為,皮毛腠理與五臟六腑是相貫通的,具有揮發(fā)性的藥物可通過毛孔而入腠理,并通過經(jīng)絡(luò)作用于臟腑,從而起到治病的效果。不過,最好不要將香囊放在枕旁。因為芳香之物有提神的效果,放在枕旁極易影響到睡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