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為從凡人到圣人之間有十個境界,人每潛心修心一步便是一種心靈的凈化便是精神的提升。 第一級是為欲;也就是平凡人的境界。他們?yōu)樽陨碛?,喜好追名逐利。擺脫不了事實情感的束縛。喜怒哀樂率性而為。 第二級是為空;表示看開,而不是遁入空門。是一種豁達的心態(tài)觀是你修心的開始。 第三級是為止;表示可控,也就是可以自我取舍,能停下自己的心,可以有所放棄、有所取舍。心如止水便是這一境界。 第四級是為凈;表示看透,參透自我。完成對心靈的凈化而達到“德”的境界。 第五級是為慈也可以是善;表示完成自我修行,開始兼濟天下,以其道德拯救世人。得道高僧就是這一境界。 第六級是為仁;表示從善中的提升,也就是看到并可以做到以“禮樂仁和”為兼濟天下的己任。挽救國家與人心,對抗社會惡風氣,倡導人們走向和諧與大同。主張恢復個人道德約束的境界。孟子和程頤、朱熹等理學家就是這一境界。 第七級是為道也可以是為禪、理境界;也就是看到天地萬物的本源并能領悟世間的一切道理。也就是佛家的禪,儒家的理,道家的道被悟出的境界。表示你已經(jīng)開始走到圣人的境界中了。老莊就是這一境界。 第八級是為意;意動而清明,表示一個人不必再看自然而能通過本性領悟自然的境界,自己已經(jīng)看到了圣的光芒了。(佛家講的“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便是如此)濟公、陸九淵先生就是這一境界。 第九級是為心;意動隨心生,意可明心也可明,這一境界中我們可以悟道:圣人心性我心自可足的境界,看透天下而沒有可以超越的獨我境界。清新飄逸如入無人之境而怡然自樂的境界。六祖慧能便是這一境界。 最后一級是為圣。表示你已經(jīng)脫胎換骨,天下無敵了。有了“洞明天下心縱橫”的境界天下沒有你看不透,參不透的。反而你可以超脫天下看問題。圣人都沒有你的胸懷,你的德行,你的思想高遠。此時此刻你就是完美的圣人了。王陽明、孔子、釋迦牟尼就是這一境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