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吃蛋黃吧,膽固醇不會升高
轉(zhuǎn)載:※吃蛋黃不會引起膽固醇升高
http://www. 2001-9-25 中國食品科技網(wǎng)
人們往往認為雞蛋黃膽固醇高,是直接造成人類發(fā)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及腦中風等疾病的罪魁禍首,所以,很多人不敢吃雞蛋黃。科學研究證明,事實并非如此。
※大蒜煎蛋黃可降膽固醇2007-04-19 10:01 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用大蒜煎蛋黃,能降低膽固醇,并抑制血管和皮膚老化。這是因為,蛋黃里所含的卵磷脂能清除黏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另外,蛋黃含有的維生素E,能抑制活性酸素,減緩血管和皮膚老化;而大蒜又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 {摘錄}。 ※大蒜能使膽固醇下降 德國科學家研究出用大蒜來解決被膽固醇阻塞血管的這一課題。實驗表明,食用含有50克大蒜油的黃油面包的人,比單純食用沒有大蒜油的黃油面包的人血管內(nèi)的膽固醇要低得多。 另外一個實驗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病人連續(xù)每天吃3克生大蒜,在4個星期后阻塞血管的膽固醇顯著下降。(大蒜不要食過量,否則傷肝和眼睛)。 摘錄 ※蛋黃與膽固醇
雞蛋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而蛋黃則是蛋中的精華。蛋黃中占一半以上是卵磷脂、卵黃素、卵黃磷蛋白及膽固醇等; 并且,雞蛋中的維生素A、B2、B6、D等,大多存在于蛋黃中。因此,有保護血管、健全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促進身體發(fā)育的作用。據(jù)資料報道,蛋黃中的卵磷脂被消化之后,還可釋放出膽鹼,使人的記憶力增強。蛋黃中的卵磷脂,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有利于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能使血中膽固醇大大減低。所以,對患有血管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人來講,吃蛋黃不一定都有害。
※吃蛋黃不等于膽固醇升高 一個重50克的雞蛋,蛋黃為15克左右,所含膽固醇約為280毫克。每天吃1~2個雞蛋,攝入的膽固醇還是很有限的。膳食中的膽固醇,在腸內(nèi)不會完全被吸收,谷類、豆類、蔬菜及水果類食物有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的作用。因此,中老年人不用擔心每天吃1~2各雞蛋黃會導致膽固醇增高。人體血膽固醇偏高的主要原因為機體的膽固醇代謝失調(diào),合成高于分解,而不是單純由于所吃膳食中的膽固醇。 蛋黃的脂質(zhì)主要為卵磷脂,它是一種強乳化劑,能使膽固醇的脂肪顆粒變小,并保持懸浮狀態(tài),從而有利于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避免膽固醇在血管內(nèi)沉著,故有利于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蛋黃內(nèi)營養(yǎng)比蛋清豐富的多,其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A、B2、B6、D以及鐵、鈣、磷等含量較高,因此中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包括蛋黃)是有益健康的。當然,過多也不好。 ※吃雞蛋有助預防老年癡呆 很多人聞膽固醇而色變,因怕膽固醇過高而戒吃雞蛋,這是很荒謬的。因為雞蛋中,特別是蛋黃中含有對人體最理想的優(yōu)良蛋白質(zhì)、磷脂質(zhì)和并非完全有害的膽固醇。磷脂質(zhì)有防止老化的作用,膽固醇又有什么作用呢? 人體內(nèi)有不少不同性質(zhì)的激素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其中的雌激素、維生素D和膽酸便 是以膽固醇作構成材料。雌激素是維持青春的要素;維生素D能防止骨質(zhì)疏松和使牙齒健康;膽酸則在小腸內(nèi)加速乳化作用,消化脂肪。 膽固醇還有保護細胞膜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附在紅血球表面的薄膜上,它能防止任何破壞紅血球的外來因素。如果膽固醇不足,紅血球便會遭到破壞,若不及時補充膽固醇,則會造成貧血。 此外,膽固醇附在脆弱的血管壁上,能加強血管的強度,防止其破裂。當人體攝取過多的膽固醇時,會誘發(fā)動脈硬化;但若膽固醇不足,血管不夠堅固,也會導致出血,這也是腦出血的原因之一。 當我們記憶事物時,腦細胞的蛋白質(zhì)分子進行新的組合,各種記憶就被固定下來,若能多吃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和激素含量豐富的食物,用來促進蛋白質(zhì)的合成,就能保持和提高記憶力。而雞蛋正是含有這兩種成分的優(yōu)質(zhì)食物。因此,若害怕膽固醇戒吃肥肉是有益的,但連雞蛋也戒吃,則容易引發(fā)貧血和血管脆弱,促使人過早衰老,甚至發(fā)生老年癡呆癥! |
|
|
來自: 偉德的圖書館 > 《飲食 安全 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