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茶話第三十五章 我與我們
為什么個體是社會的本位?
劉軍寧
孔子: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一個社會的本位,到底應該是“我”,還是“我們”?如果“我”是社會的本位,大家都只關心自己怎么辦?社會不就成了一盤撒沙了嗎?如果“我們”是社會的本位,“我”又容易受到輕視,甚至壓制。真是兩難!
老子: “我”當然是社會的本位。沒有“我”,哪有“們”,哪有“我們”?恰恰是對“我”,對個體的埋沒與壓制導致了一盤撒沙。只有平等的個體自由交往,天下才有太平。不把作為個體的“我”安頓好了,就不會有社會的安寧。
孔子:我想起了莊周說的,以“我們”為本位的社會相濡以沫,充滿親情和溫暖,而以“我”為本位的社會彼此相忘于江湖,彼此之間十分冷漠,視若路人,缺乏親情溫情。我們儒家希望人與人之間都能相濡以沫。
老子:相濡以沫雖然具有審美意義,但那是以滅頂之災即將降臨為前提的。相忘于江湖的生活,雖然平淡無奇,但是每個個體卻能自由自在。假如你是一條魚,你是愿意在即將干涸的車轍里與同類相互濡沫,還是愿意在大江大湖里彼此陌生,互相遺忘?記住,有道的生活,一定是平凡平淡的生活。
孔子:平淡的生活比較乏味,也缺乏美感。我對美的東西,總要駐足審賞?!皹放c餌,過客止?!蹦倪@句話像是說我的,聽到佳音如韶樂,看到美食如干肉,我難免要止步流連。
老子:我并非否定對樂與餌的愛好。這是感官層面的愛好,也是人本能使然。我知道你對天道很有追求,這是理性的、精神的追求。對生活享受的追求與對天道的追求,這兩種追求都源于人性,只是在每個人身上表現的程度不同而已,兩者都要有。
孔子:話說回來,您不是也說過:個人都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這些個體怎么能作為社會中最重要的存在呢?如果個人組織起來,在賢君的領導下,能夠互相克服彼此的缺點和弱點,這樣結成的家國也許是最完美的。我覺得,這樣的家國應該高于個人。再說,我看到很多個體,他們實在是很差勁,甚至很多是壞人、惡人,要是把個人抬起來,這些人的位置,不是相應也被抬高了嗎?您說,個人比家國還重要,我很是想不通。
老子:每個人的德行是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是天道的平等造物。不能因為各人之間參差不齊,就對其中一些人在人格和尊嚴上加以歧視。你再看看,歷史上,最壞的人并不是普通的個體,而正是家國的領導人。這些人自視最高,實則最壞。中國歷史上有幾個賢君?我看一個也沒有,神話人物除外,現實中的君王,誰的壞事也沒少干。怎么能讓這些人掌握的權力機器壓在個體身上呢?中國人常把家國的領導比喻成領袖。其實,領與袖是一件衣服中最容易臟污的部位。怎么能把這樣的人神話呢?
天道賦予個人極端的重要性。在這個天底下,天道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個人。由個人所結成的社會組織沒有個人來得重要。道理很簡單,沒有個人,就沒有社會。個人是社會的最低存在,也是最高存在,甚至是除天道之外的終極存在。這還因為,個人是有靈魂的,個人結成的組織或團體沒有靈活,或者只有文學意義上的、虛構的靈魂。每個人都是天道造就的,其自由都是天道賦予的。欺凌個人、剝奪自由是對天道作為造物者的藐視,天道是不會坐視的??纯慈祟惖穆烦?,個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剝奪個人自由的專制國家越來越少,領袖的權力越來越受到約束,我們能說,這不是天意?
                                                                    
孔子:其實,我的思想也很糾結。我說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泵總€人以自己為本位,大家把自己的事情都辦好,這個社會不就是一個君子滿街走的社會了嗎?但是我也擔心,每個人把“我”過于放大,就會失去對權威的尊敬,甚至是犯上作亂。如果人人都想當皇帝,那不就進入了無君無父的戰(zhàn)爭狀態(tài)了嗎?家國的根本是“我”,還是“我們”,這真是一個困惑。
老子:“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是你的名言,其中很有個體本位的個人主義精神。亡失了“己”,自然也難成君子?!扒笾T己”即自己對自己的利益與行為負責。每個人只屬于自己,并不屬于更高的集體,個人不是包括國家在內的任何集體的附庸,不是國家或政黨機器上的螺絲釘?!拔摇迸c“我們”之間的關系很簡單,一點也不必困惑?!拔摇笔恰拔覀儭钡暮诵呐c重心,沒有我,就沒有我們;個體是社會與國家的重心,沒有個體,就沒有家國。
你發(fā)現沒有,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喜歡濫用“我們”的,只敢大聲說“我們”,從不敢大聲說“我”。該說“我”的地方,中國人卻常說“我們”;凡是不敢說“我”的地方,都說“我們”;甚至連許多自己從未參與過的事情,也說是“我們”干的。一切“我”的要求只敢用“我們”的名義來表達。中國人在漫長的君臣關系的政治格局之下,“我”始終無法從“我們”中凸現出來。但是,“我們”代表不了“我”,更埋沒不了“我”!
孔子:謝謝您對我的肯定。這么說,個人應該為家國活著,要忠君報國,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
老子:這種觀念是絕對錯誤的。如果個人不能直接為自己活著,而是為國家活著的話,那么國家為誰而存在?如果國家是自在的,與任何國民都無關,那么憑什么要求大家為國家活著?如果國家的存在是為了國民,那么,為什么不允許國民直接為自己,而是要繞個大圈子通過國家來為自己?除非國家的掌權者從中牟取私利。所以,人首先應該為自己活著,只有正視自己的人才可以正視別人,只有正視自己利益的人,才可以正視別人的利益。大公無私的社會不僅是非理性的社會,而且是自殺的社會。
天道賦予每個人以生命,因此,除天道外,每個人應該服從的首先是自我。天道把個體立為本位,政府的有為與干預,必然造成對個人的限制。每個人既尊重自己的價值,也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價值。當人們正為文明興衰的根源苦思冥想的時候,歷史的每一頁都在告訴我們,人類的進步只有一個源泉:獨立、自由的個人。因此,政府必須為個體的追求讓路。政府無為,個人才能有為。政府的責任不是用自己的追求去取代個體的追求,而是放棄政府的追求,去為個體的追求保駕護航。所以,政府要無為,個人要有為!
天堂茶話之三十五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你看那天道氣象恢宏來往天下。
普天下的人們都會來皈依天道。
要太平安康就要向往天下大道。
聞樂見肴,行人會流連止步。
道若出口,眾人覺恬淡無味。
看它,你看也看不見,
聽它,你聽也聽不著,
用它,你用卻用不夠。
搜狐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