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篆刻藝術---彭城金石園
金石園位于徐州濱湖公園西園東部、八一大堤北側(cè),一期工程設置50余塊大型金石篆刻作品,選擇歷代名印、一些名人贊美徐州的語言,所選石料都是花崗巖石。金石園中,正在裝設一塊長12米、高2米的巨石,其上篆刻著“彭城金石園”5個大字,并刻有100枚名人、帝王印章。據(jù)施工方介紹,這塊巨石是金石園的標志,將在周圍鋪設一圈玻璃印章。 從徐州音樂廳沿云龍湖大堤西行約二、三百米,就進入了一個開放式的河堤園林——彭城金石園。 金石篆刻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幅字畫完成以后,蓋上一、二枚鮮紅的印章,常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金石篆刻已經(jīng)漸漸演變成一個單獨的藝術門類,一直倍受眾多愛好者的青睞與追捧。特別是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印,更是把中國的篆刻藝術推向了世界,可謂登峰造極,令每一個國人都由衷地感到了驕傲與自豪! 彭城金石園內(nèi)設置了數(shù)十塊大型花崗巖金石篆刻作品,零零散散地矗立在花木叢中。從其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來看,多為歷代名印、官印以及古今大家贊美徐州風景勝地的佳句名言。特別是正中一塊長12米、高2米的巨石,其上鐫刻著“彭城金石園”五個大字,并刻有100枚名人、帝王印章,其獨特、醒目的造型已經(jīng)使它成為了這里的主要標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碑刻巨石的底部有一圈玻璃櫥窗,里面展示著對應位置篆刻印章的譯文可供游人對照,這對于人們進一步了解和欣賞篆刻藝術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彭城金石園以其系列篆刻作品為云龍湖增添了濃烈的文化韻味,也為徐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書寫了新的篇章。有幸游覽彭城金石園,也是我這次徐州之行的另一個收獲與驚喜!
“劉邦故里”、“項羽故都”、“彭祖故?”
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甭淇钣≌路謩e為“劉邦”、“漢高祖”
秋風戲馬”與“西楚霸王”,描述的是徐州著名風景名勝“戲馬臺”
“楚風漢韻”
劉注”之印——劉注系徐州西郊“龜山漢墓”的主人、西漢第六代楚襄王。
“九里山前古戰(zhàn)場,牧童拾得舊刀槍”、“兵家必爭” ![]() 直隸(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咽喉。 ![]() 蘇軾詠頌云龍山的詩篇:“云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落款印章為 “眉陽蘇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