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有人說,喂金魚時不能喂太多,金魚吃東西不知道飽,喂多了會撐死。在投食過多的魚缸里香消玉殞之后,金魚們因而往往被扣上“不知飽”的帽子,而那些魚塘里養(yǎng)的魚們則似乎都懂得進餐禮儀,難不成金魚真的品種特殊,比別的魚兒笨? 金魚:脆弱不是我的錯 要弄清楚金魚會不會吃撐死,先來了解一下金魚消化系統(tǒng)的構造,看看它有沒有先天不足的地方吧。 從消化道的角度來說,魚分為有胃魚和無胃魚,金魚、鯽魚、鯉魚、草魚等都是無胃魚。無胃魚的飽食感往往比較遲鈍,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容易吃得比需求量略多,但“反應慢”并不意味著就是“不知飽”。 此外,魚類的食管很短,而且多數(shù)雜食性的魚沒有牙齒,所以對食物的顆粒大小、形狀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魚類的消化吸收能力比陸生動物弱,無胃魚的飽食感又更為遲鈍,因此飼喂不當容易造成死亡,而金魚是根據(jù)外形進行選育的,其身體調節(jié)能力和抵抗力比野生鯽魚要更差,這就形成了“金魚容易被魚食撐死”的現(xiàn)象。 兇手是“剩飯”,“撐死”是假象 真正養(yǎng)過魚的人,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金魚還是熱帶魚、龍魚等家養(yǎng)觀賞魚類,在投入過多魚食時,并不會把魚食全部吃掉,而是吃飽了就不吃了,但魚食過多確實容易造成魚兒的死亡,這是為什么呢? 作為無胃魚,在魚食充分的條件下,金魚會吃得有點撐,對它脆弱的消化系統(tǒng)造成一定的壓力。同時飽食后的金魚為了消化食物,需氧量會增加。而過量的食物在水中會被微生物分解而腐壞變質,污染水質,同時分解過程會消耗水中溶解的氧。當水中溶解氧不足時,金魚就會由于缺氧導致各器官機能出現(xiàn)障礙,而消化道此時已承受了比平時更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金魚就很可能死亡。因此,金魚“被撐死”的問題關鍵不在于金魚“不知飽”,而在于“剩飯”。 下次再碰到誰說,金魚能吃撐死真是笨死了,不妨考慮甩一句:人家明明是冤死的,被你氣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