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劉備的成名之路 但凡了解一點三國歷史的人,都覺得劉備名動天下是在討伐董卓的時候,當(dāng)代有許多關(guān)于三國歷史的電影和電視劇上影,94年央視版的《三國演義》雖然不是從歷史的角度來拍的,至少大體上尊重了羅貫中先生的原著,但高希希導(dǎo)演執(zhí)導(dǎo)的《新三國》,既沒有尊重歷史,也沒有尊重演義,這確實是難以讓人理解了。我們都知道演義里是關(guān)東十八路諸侯,但《新三國》里卻因為劉備在盟軍中的能力表現(xiàn),特地的增加了劉備這路諸侯,這讓中國的三國愛好者情何以堪呢? 我們都知道劉備沒有跟隨公孫瓚討伐董卓,那他在干什么呢?正史記載他在高唐縣做官,本來劉備在那兒干得挺好,從縣尉升為縣令,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高唐縣被盜賊攻破,劉備又沒有了安身之處,不得已投奔大哥公孫瓚,這兒的盜賊指的就是黃巾賊,雖然張角的主力部隊被絞殺,然而各地還有黃巾殘余。幸好公孫瓚沒有忘記昔日與劉備的情義,讓他做了手下的別部司馬,和公孫瓚安排的青州刺史田楷抵抗冀州牧袁紹。劉備在公孫瓚手下,多次立有戰(zhàn)功,試守平原令,什么叫試守呢?意思就是代理,也就是劉備在平原令上實習(xí)了一段時間。 平定張角之后,曹操做了濟南相,孫堅也做了朱儁手下的別部司馬,經(jīng)過多年的拼搏,命途多舛的劉備也終于做到了平原相的職位。那平原相是多大的官呢?漢武帝時期,為了防止諸侯王國的勢力膨脹,聽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諸侯可以將自己的封地分封給子弟為列侯,這樣諸侯國的領(lǐng)地逐漸縮小,地位僅相當(dāng)于一個郡,而諸侯只收取封地的稅賦,中央朝廷派一個相國去治理,并負(fù)責(zé)監(jiān)視諸侯,相國的權(quán)力相當(dāng)于一個郡的太守,比如說曹操曾擔(dān)任過濟南相,孔融擔(dān)任過北海相,鮑信做過濟北相。 劉備做了平原相之后,以關(guān)羽和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統(tǒng)部屬,雖然這一畝三分地的平原是老同學(xué)公孫瓚的勢力范圍,還好有一個棲身之地,這一年劉備剛剛?cè)畾q。劉備在平原的政績不錯,在外抵御盜賊,在內(nèi)樂善好施,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劉備都會與他們同席而坐,用同樣的碗吃飯,不會選擇性的接待客人,許多人都肯歸附劉備,不過也有人想殺他。 劉平結(jié)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御寇難,內(nèi)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魏書》) 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先主傳》 雖然劉備善于拉攏人心,愛護百姓,但不是做得好就會有人贊同,比如說荊州零陵的劉巴和身在江東的華歆要投奔曹操,比如徐州太守昌豨屢次反叛曹操、九江太守邊讓和東郡陳宮以及太中大夫孔融都鄙視曹操。同樣的道理,平原城的劉平也有不服劉備的管理,他向來鄙視劉備,認(rèn)為在劉備之下是一種恥辱,從這點看得出,劉平在平原還是相當(dāng)有地位的,至少有膽量看不起劉備,而且也能夠請到刺客去刺殺劉備。 劉備胸襟很坦蕩,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個刺客,而且是去刺殺他的,他接見這個刺客的時候,對這個刺客非常的禮遇,刺客深受感動,老實的對劉備說他是別人找來刺殺劉備的,說完就離開了。歷史上出現(xiàn)這樣的人不多,漢景帝時期,有個叫袁盎的大臣,個性剛直,被稱為“無雙國士”,漢景帝的弟弟梁王想接漢景帝的班,袁盎上書勸諫漢景帝,因此梁王恨上了袁盎,就找刺客去刺殺他。刺客一路打聽袁盎的為人,眾人都說袁盎是一個國士,刺客見到袁盎,對袁盎說:“我是梁王派來刺殺你的,你是一個長厚的人,我不忍心殺你。但是以后還有更多的人來殺你,你還是要小心一點?!彪m然刺客給袁盎說了危險的處境,但最后還是被梁王刺殺了,可以看出,刺客也是一個重義之人,不愿意殺這樣的長者。當(dāng)然袁盎也有缺點,就如司馬遷說的一樣,袁盎雖然不好學(xué),但是他能夠有仁愛之心,行大義而慷慨激昂。 劉備能夠像國士袁盎一樣,刺客都不忍心殺他們,足以證明劉備的虛懷若谷,稱得上是一個謙謙君子。歷史上的封建帝王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曾渴望封狼居胥,都曾渴望“王天下”,所以才會不折手段,才會強取豪奪,才會虛情假意,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逃不過這個怪圈。劉備政績顯著,名聲在外,遇上北海相孔融被青州黃巾軍將領(lǐng)管亥的圍攻,東萊郡人太史慈為了幫助孔融,到平原請求劉備出兵相救?!度龂萘x》里說討董的十八路諸侯里也包括了孔融,其實孔融在北海被黃巾軍圍得夠嗆,哪里還有能力進京勤王呢? 孔融是漢末著名的文學(xué)家,“建安七子“之首,“孔融讓梨”的主人公,更重要的是孔融出生名門,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玄孫。后來步入仕途,做到了虎賁中郎將,統(tǒng)領(lǐng)禁衛(wèi)軍,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中央警備團團長,雖然孔融領(lǐng)軍職,可是他并不會打仗。董卓進入洛陽后,荒淫無道,總攬軍政大權(quán),謀劃廢除漢少帝劉辯,孔融言辭激烈,董卓懷恨在心,把孔融派到北海國為相。北海國屬于青州刺史部,黃巾殘余泛濫的地方,董卓故意將孔融派到北海,借黃巾軍的刀殺掉孔融。 孔融剛剛上任北海,就被黃巾將領(lǐng)張饒打敗,退守北海朱虛縣,這些黃巾軍殘余其實跟流民差不多,聚集在一起不過是為了求生存而已,沒有對孔融窮追猛打。孔融在朱虛縣設(shè)立學(xué)校,舉薦鄭玄、邴原、彭璆等人才為國家效力,他在北海還聽說東萊有一個叫太史慈的人才,由于太史慈犯事躲避到遼東,母親沒人照顧,孔融就經(jīng)常買一些禮物對太史慈的母親噓寒問暖。 張饒之亂剛過,沒多久,孔融屯都昌縣,又被黃巾管亥圍困,對于一個儒者來說,生在亂世本來已經(jīng)是禍不單行了,還要在亂世中飽受狼煙四起和戰(zhàn)火紛飛的痛苦。幸好東萊太史慈從遼東回到了北海,聽母親說了孔融對她的恩德,希望太史慈到都昌替孔融解圍,所以說做好事總會有好報,愛民如子的官員,往往也會得到人民的幫助。 太史慈到都昌后,要求孔融出兵攻打,孔融卻幻想援兵來救他,文官不知兵事,驍勇善戰(zhàn)的太史慈在身邊卻不知道用,當(dāng)然這也不能怪孔融,干一行愛一行,孔融雖然在軍事上沒什么才能,在文學(xué)和薦賢上還是非常有功績的??兹趯嵲谑菦]有辦法了,也沒有援兵來救他,肯定不能夠坐以待斃,只能派人突圍出去搬救兵,向誰求救呢?他想起了平原的劉備,但孔融還是沒有想起來幫助他的太史慈,還在焦頭爛額的想派誰去給劉備報信,太史慈想要報答孔融對他母親的照顧,向孔融主動請纓,去平原找劉備搬救兵。 太史慈從都昌突圍之后,快馬加鞭趕到平原,徑直到平原相府找到劉備,說:“我太史慈只是東萊郡的一個無名小輩,與“孔北?!睙o親無故,也不是同鄉(xiāng)好友,只是因為仰慕他的才能和名氣,才和他共患難?,F(xiàn)在管亥在北海作亂,孔北海沒有援軍,危在旦夕。我一直聽說使君是仁義的人,能夠在危難的時候幫助他人,現(xiàn)在北海就盼望著你的救助,所以我才冒死突圍,在死亡線上爬出來給使君報信,希望使君能夠救救北海啊!” 太史慈說得是熱血沸騰,劉備聽得也是心驚膽戰(zhàn),很鎮(zhèn)靜的說:“孔北海還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劉備?”當(dāng)然劉備的表情也是意料之中的,劉備身世浮萍,起于荊棘之間,像孔融這樣的名人大腕都聽說他,肯定是受寵若驚。就因為孔融向劉備請過救兵,也為后來劉備救陶謙奠定了基礎(chǔ),從此劉備名動天下,開始了他征戰(zhàn)天下之旅。 其實孔融能夠認(rèn)識劉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平原和北海都屬于青州刺史部,劉備是平原相,孔融是北海相,屬于同一個階層的官員,并且劉備在平原的政績突出,名聲在外,北海離平原不遠,孔融認(rèn)識劉備也不奇怪。劉備立馬點兵三千和太史慈去了北海,管亥聽說援軍前來拔腿就跑了,壓根兒就沒有《三國演義》中關(guān)羽斬殺管亥的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