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背景: 3月12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姚凱倫指出,《2006年人才藍皮書》調(diào)查顯示,中青年知識分子英年早逝的事例,頻頻發(fā)生,關注中年知識分子的健康問題,已經(jīng)刻不容緩。姚凱倫提交了《關注中青年知識分子的健康問題》提案,建議建立知識分子的健康管理體系。
一口氣爬上18樓 (記者葉依)3月6日下午,在全國政協(xié)委員駐地的北京二十一世紀飯店,政協(xié)醫(yī)衛(wèi)組分組討論一結束,鐘南山院士就大步走出會議室,撇過有人給他讓開的電梯口,一轉身,鉆進了步行的樓道。 記者跟上鐘南山院士,提出采訪要求,他很痛快地說“那好吧”,抬腿往樓上走,記者趕忙跟著他一起往上爬。 這時,記者才想起來,鐘南山院士的房間,是在18層。我們要從會議室所在的3樓爬到他房間所在的18樓! 鐘院士行嗎? 記者心里開始犯嘀咕,雖然早就知道他是運動員出身,而且還曾打破過全國田徑比賽紀錄,但這么大歲數(shù)的人能爬上18層樓嗎? 但很快,從第7層開始,記者的爬樓進度,被鐘南山院士落下了。 一路上,他在前,記者在后。他走得精神抖擻,記者跟得大汗淋漓,腿腳發(fā)麻,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地,終于上了18層樓。 “你沒事吧?”等記者進了鐘院士的房間,他一邊說,一邊打量記者。 記者大口喘著氣,根本直不起腰,而鐘南山院士則大氣不喘,根本不像剛爬過樓的樣子,坐在一張椅子上,氣定神閑,面帶微笑地說:“現(xiàn)在我開始接受你的‘考試’!” 每天下午都跑步 “鐘院士,平時您也經(jīng)常做爬樓鍛煉嗎?” 記者的采訪就從爬樓梯開始了。 “不?!彼幕卮鹆钣浾呤煮@訝。 不爬樓鍛煉怎么就能輕輕松松地爬上18層樓?! 確實,作為醫(yī)學專家,鐘南山院士很注意健身,但鍛煉的內(nèi)容里沒有爬樓項目,而是每天跑步?!暗覐膩聿怀颗?,因為人體的規(guī)律,早晨跑步對身體不好。早晨人內(nèi)臟功能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如果進行鍛煉特別是劇烈的活動,心腦血管會適應不了,這就是為什么有人在早晨跑步會發(fā)生猝死。” 鐘南山院士跑步一般選擇在下午,是在下班以后晚飯以前的時間?!拔抑挥性谶@個時候有空,不在這會兒鍛煉,我再找不出時間了?!比绻麜r間寬裕,鐘院士會來到離家近的公園里跑跑步,如果時間緊,那也一定要在家里的跑步機上出出汗。 爬樓梯,一度被認為是鍛煉心肺功能的最經(jīng)濟的鍛煉方式。但很多醫(yī)學專家也說,爬樓梯會導致人的膝關節(jié)損傷,不建議年齡大的人進行登高鍛煉。鐘院士已經(jīng)70歲的高齡,還能如此輕松地爬上18樓,這爬樓梯鍛煉到底該怎么認識呢? “老人不宜爬樓梯鍛煉,這樣說一般是對的,但也不要一概而論,因為75歲還能跑馬拉松的人也有?!?BR>鐘南山院士認為,對于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來說,無論選擇何種鍛煉,都必須要符合自己的身體條件。 人在年輕時是進行負荷性的鍛煉,要多參加競技類的鍛煉。到了中年則需要進行體質的鍛煉,通過各種強度高的鍛煉提高身體的耐力、力量、柔韌性和速度,比如跑步、拉力等。 鐘南山院士說:“耐力訓練的主要是心肺功能,力量訓練的主要是肌肉功能,柔韌性是各個器官的協(xié)調(diào)性,速度是反應性,“這不是有時間就打打球、星期天爬爬山就能解決的。它需要有規(guī)律的鍛煉才能夠達到?!?BR>到了50歲以后,這時身體的各種功能下降了,就需要功能的鍛煉,鍛煉的目的就不是增強體質了,而是保持較好的身體功能。 從一般的規(guī)律來說,人年齡大了不做登高運動是對的。鐘南山院士說,但是假如一個人從年輕到老都鍛煉,這是他原有的習慣,他需要始終有這樣一個狀態(tài),那么就需要按照他個人的規(guī)律來進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