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文英,號夢窗,其詞作在南宋詞壇上如一朵奇葩。對當(dāng)時和后世詞壇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僅以吳文英與蘇妾分離后的三首懷人詞作粗淺分析。 吳文英一生主要經(jīng)歷了寧宗、理宗二世,這一時期政治黑暗腐朽,皇帝不掌實權(quán)軍事力量薄弱,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而南方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城市繁榮,雖民族融合文化藝術(shù)也繼續(xù)發(fā)展。吳文英一生未考科舉,但他才華橫溢,他追求真摯情愛曲哦多有波折。時代的離亂和他的不幸身世反映在他詞作上是深沉的厚重感,而他隱晦的詞風(fēng)多面折射了他現(xiàn)實與理想的追求,夏承 說:“宋詞以夢窗詞最難治。其才秀人微,行事不彰,一也。隱辭幽思,二也。” 吳文英在蘇州生活了大約十年,其間,他與一歌女深深相愛,后納之為蘇妾,有一段幸福安寧的生活經(jīng)歷。蘇妾離去后,吳文英痛苦不堪。在與蘇妾分離后的幾年內(nèi),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懷人詞,追念昔日幸福愛情,抒發(fā)對離人的深切思念,苦吟內(nèi)心深處之怨。其懷人詞情韻深摯,典雅華美,多義晦澀,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詞風(fēng)特色。 從其50多首懷念蘇妾的詞作中選以下三首: 風(fēng)入松 春晚感懷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風(fēng)入松 桂 蘭舟高蕩漲波涼。愁被矮橋妨。暮煙疏雨西園路,誤秋娘、淺約宮黃。還泊郵亭喚酒,舊曾送客斜陽。蟬聲空曳別枝長。似曲不成商。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和醉重尋幽夢,殘衾已斷熏香。 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年事夢中休?;諢熕鳌Q噢o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三首詞作意境各異而卻是情深如一。宋詞把女性提到了一個重要的高度,對女性之情愛稱為詞作主要描寫對象之一。吳文英三首詞是思念的痛苦,情意的真摯而成的吟怨之作。 《風(fēng)入松 春晚感懷》首句“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便奠定了整首詞傷感愁苦的感情基調(diào),懷想當(dāng)年,樓前分別,柳柔情濃,春日酒醉,鶯啼夢醒?;叵胪?,春景猶現(xiàn),蜂撲秋千,情景呈現(xiàn)。如今之時,夢醒景空,情失心悲的意境,便可體會出詞人與蘇妾情意之深切感人,便可理解出詞人對蘇妾里區(qū)的惆悵悲怨?!皹乔熬G暗分攜路”是昔日之情,“黃蜂頻撲秋千索”是幻覺,是對昔日的懷念,“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是今日情景,詞人將往昔的回憶、幻覺、今日的實景交融在一起,連成一線,抒寫情感的靈動痕跡,構(gòu)成一圖,遠近虛實相生,有著深邃幽遠的韻味和蘊藉。“愁草瘞花銘”中葬花、悼花的暗示,“ 一絲柳、一寸柔情”、“纖手香凝”的動作形象暗示,給詞作增添了虛幻卻可觸及的情感體驗,整首詞,春晚感懷,自我感傷,于昔日之快樂襯今日之孤獨,在世事變化中表現(xiàn)一顆純凈的心靈。吳文英此時是痛苦的?!讹L(fēng)入松 春晚感懷》是痛苦的嫁接物,是內(nèi)心深切思念的哀怨懷人。 《風(fēng)入松 桂》是一首詠物懷人詞。用詠桂的方式懷念蘇妾,詠桂實是懷人的另一方式的寄托,“桂”僅僅是一個形式,抒發(fā)的感情超乎了對桂的吟詠本身。卻因為詠物懷人相互融合,形式上的不即不離,詞作隱晦多義,另人費解。然而詠物懷人詞的典雅華美,蘊藉深刻使詞作具有深厚的文學(xué)底蘊和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讹L(fēng)入松 桂》是一個乘舟重來蘇州,卻是愁緒萬端,昔日熟悉路,如今黃昏雨疏,淺黃桂花鋪滿一地,仍在那亭飲酒。卻記舊日黃昏別離景。秋蟬啼苦,不成曲調(diào),往昔歌舞搖曳,窗下賞西湖,已成回憶。今醉尋昔夢,卻已知往事歡樂不再的意境。詞作寫詞人重來蘇州,所到之處,憶及與蘇妾纏綿情事,不堪回首的無奈。所詠之物“桂”僅出現(xiàn)在“誤秋娘、淺約宮黃”,而“宮黃”又義指女性額頭妝飾,實在另人費解。但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桂,花開即是秋季,蕭索之秋起重要情景烘托作用,“宮黃”是桂,也是自己的心上人,也便是詞作中最主要的抒情對象。詠物實是懷人,這一交融更顯其韻味深刻?!皻堲酪褦嘌恪弊鳛榻Y(jié)句,把詠物、懷人推到了抒情的最高峰,寫盡作者的痛苦無奈。 《唐多令 惜別》是吳文英詞作中很獨特的一篇,相較與其他懷人詞的密麗陰沉,《唐多令 惜別》寫得疏朗明快,采用了他常用的“夢幻構(gòu)思”的寫法,且摒棄了他常用的夢與醒的強烈對比方法,讀來清新新鮮。這首詞塑造了這樣的意境:秋季別離,愁緒無端;芭蕉凄涼,晚涼天氣,明月高照,不忍登高相送,年歲與夢中悄然過去,了然無痕跡,相別人別離,我尚獨守,柳枝有情,系住行舟,搖曳知我惜別心。夢在這首詞中起承啟作用,連接了上片和下片的情與景,寫盡離別情誼。夢令詞人回憶過去和傷別今日,過去“年事夢中休”,今日“燕辭歸、客尚淹留”,夢中、夢后自由度著體味玩賞,首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很有意思,“愁”有“離人心上秋”解釋,為后面的秋景及抒情埋下一股悲涼的氣息,并點出了“惜別”的主題?!澳晔聣糁行?。花空煙水流?!币矘O具韻味,承接了上片的送別秋景,為下面的傷感抒情作了闡釋和鋪墊,就其本身也是很美的意境:“花空”,落花一去不返,“煙水流”,一瀉無回,極盡了詞人傷感于今日別離的愁緒。結(jié)句“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蓖馑苹顫姡瑓s是沉痛心情的意象表達?!短贫嗔?惜別》在意象選擇上跳躍大,“芭蕉”、“明月”、“樓臺”以寫秋日別離,“花”、“煙水”以寫往事不返,“垂柳”、“行舟”以寫別離之沉痛,正是意象的選擇,氛圍的營造使這首詞作明快獨特。 三首懷人詞各具特色。吳文英典雅華美的詞風(fēng)在詞作中留下深刻印記。從詞作中不難看到夢窗吟怨的相同之處,以下分點論述: 一、 人事、風(fēng)景雜糅交融。吳文英詞作中的景都很具特色,從創(chuàng)作方法看,景因情生,景是情的衍生物和寄托題,因而景不可避免的包含了濃厚的主觀色彩。如《風(fēng)入松 春晚感懷》中的“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風(fēng)入松 桂》中的“暮煙疏雨西園路,誤秋娘、淺約宮黃”和《唐多令 惜別》中的“縱芭蕉、不雨也颼颼”,所選之景都因為懷人之深切,思念之痛苦而在眼前和心中而成,在詞中風(fēng)景和人事的難分難解,正是夢窗詞晦澀多義原因之一。就如“有當(dāng)時、纖手香凝”、“ 垂柳不縈裙帶住”,在風(fēng)景中感懷自己與蘇妾曾經(jīng)的幸福愛情,吟詠與蘇妾分離后的孤寂無助的怨恨。 二、 著重寫夢,塑造了不同的夢境,以寄托懷人之情,沉重感傷而又凄美悲艷。吳文英與蘇妾離別,心中悵然若失,夢里昔日幸福無限,夢醒今日估計感念,在一夢一醒中體現(xiàn)了一今一昔之別,情韻更是深切。三首詞作都有夢:“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和醉重尋幽夢,殘衾已斷熏香”、“ 年事夢中休?;諢熕鳌保N夢境,都是為抒發(fā)感念情懷。吳文英的夢中多含愁,夢與醒獅快樂與痛苦的存在,“愁草瘞花銘”、“ 愁被矮橋妨”、“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都是愁緒萬端。與蘇妾別離,吳文英痛苦時分,壞人茨中將愁帶入夢中,夢喜含愁,醒后萬愁,無可消解。他用夢幻的創(chuàng)作手法,朦朦朧朧,又一層似是而非,似霧非花的虛幻縹緲美。 吳文英與蘇妾那一段真摯的感情在今日仍顯可貴,他們的分離是夢窗心中不可磨滅的痛,或者因為失去于是收獲,夢窗吟怨,在他一遍遍書寫孤獨和思念中給了他心靈的自由,他的輕易和不輕易給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財富,他的懷人詞今日讀來未失半點風(fēng)采。夢窗吟怨,吟出“最傷情,送客咸陽,佩結(jié)西風(fēng)怨”。 |
|
|
來自: 蘇迷 > 《蘇州名人逸事、名人與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