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瓣膜病的外科治療的新進展
時間:2011-08-22 16:49來源:未知
作者:cinderlla 點擊:
418 次
心臟瓣膜病現(xiàn)狀:近年來,在我國人群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已占首位,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心臟瓣膜病占據(jù)比例最大。據(jù)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統(tǒng)計,我國心臟瓣膜病的發(fā)病率為2.5‰-3.2‰,按12億人口估算,心臟瓣膜病患者約350萬人,我國現(xiàn)存心臟瓣膜病患者需要手術的約2
|
心臟瓣膜病現(xiàn)狀:近年來,在我國人群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已占首位,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心臟瓣膜病占據(jù)比例最大。據(jù)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統(tǒng)計,我國心臟瓣膜病的發(fā)病率為2.5‰-3.2‰,按12億人口估算,心臟瓣膜病患者約350萬人,我國現(xiàn)存心臟瓣膜病患者需要手術的約200多萬人,這些病人多數(shù)為青壯年及兒童,如不能及時進行心臟瓣膜手術,將對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但許多病人不知道此病需要及早治療、到什么醫(yī)院去治、能否治療好。 心臟瓣膜病的病因:心臟瓣膜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此種病因最多見,約占心臟瓣膜病總數(shù)的80-85%左右。 2、先天性心臟瓣膜病。此類心臟瓣膜病主要見于嬰兒和兒童,為心臟瓣膜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所致。 3、瓣膜退行性病變引起的心臟瓣膜病。由于瓣膜結構發(fā)生退行性病變,瓣葉功能出現(xiàn)異常,引起心臟瓣膜病,此類病例多見于中老年病員。 4、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引起的心臟瓣膜病。主要是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心臟瓣膜的損害,可見于各年齡段的病員。 5、缺血性心臟病引起的心臟瓣膜功能障礙。主要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致左室重構與二尖瓣乳頭肌功能障礙,引起二尖瓣關閉不全。
心臟瓣膜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心臟瓣膜是心臟的重要組成部分。心臟好比發(fā)動機,那么心臟瓣膜就相當于其中的閥門,閥門一旦出了問題,整個發(fā)動機的工作都會受到影響。上述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臟瓣膜病引起的危害是:一是瓣膜口出現(xiàn)狹窄,相當于閥門開不全,血流在心臟內(nèi)流通不暢;二是瓣膜關閉不全,相當于閥門關不攏,使得心臟收縮時血流會向后的反方向流動(正常時應該只是向前的一個方向流動)。這兩種情況的出現(xiàn),均會造成心臟負擔過重、肺部淤血等,然后出現(xiàn)心臟擴張、肥大和損害,機體供血不足,結果導致了心臟功能受損和機體損害,病人出現(xiàn)心臟衰竭、乏力、心悸、氣促、胸悶,最終危及生命。因此,對心臟瓣膜病應該積極進行手術治療。
治療方法: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心胸外科主任梅舉教授認為,心臟瓣膜病的患者要積極地治療,根據(jù)不同的病情,可采取不同的方案。目前治療的方法包括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目的,一是對病因治療,如有風濕活動需抗風濕,有心內(nèi)膜炎的要抗感染,有心肌缺血要改善缺血狀況;二是對伴發(fā)的一些癥狀進行輔助治療,如有心功能不全時服用強心、利尿藥改善心功能,合并房顫時給一些調(diào)整心律的藥物,并進行抗凝治療防止出現(xiàn)機體栓塞等。由于心臟瓣膜病變是不可逆轉(zhuǎn)的,一旦發(fā)生就會逐漸加重,因此,藥物治療只是緩解一下癥狀,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心臟瓣膜病的唯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手術治療。
心臟瓣膜病的手術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心臟瓣膜置換術及和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心臟瓣膜置換就是將病變的瓣膜切除,換上人工的心臟瓣膜(機械瓣膜或者生物瓣膜),代替原來心臟瓣膜的“閥門”功能。此類手術主要適合于以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為主的患者,以及一些感染性內(nèi)膜炎導致的瓣膜病變,國內(nèi)此類手術占大多數(shù),約占心臟瓣膜手術的95%在上。目前常用的人工心臟瓣膜主要有機械瓣膜和生物瓣膜兩大類。前者采用機械材料制成的,因其較好的耐久性而被大量應用,使用機械瓣的患者術后須長期服用抗凝藥物,防止血栓和栓塞形成。生物瓣膜采用生物組織制成,最大優(yōu)點是換瓣后無需服用抗凝劑,但因生物材料會老化,在15-20年左右需要再次換瓣。因此生物瓣膜主要用于65歲以上老年患者、要生育小孩的年輕女性以及不適宜服用抗凝藥的人。 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就是對病變的心臟瓣膜進行“整形”、修復手術,恢復其正常功能,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與置換術相比,對患者來說具有突出的優(yōu)點: 1、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避免了發(fā)生與人工心臟瓣膜植入有關的事件,如瓣膜功能障礙,瓣周漏,人造瓣膜心內(nèi)膜炎等。 2、避免了術后長期抗凝引起的與抗凝有關的并發(fā)癥,如抗凝用藥不足或過度可引起血栓栓塞或抗凝出血。 3、手術安全,術后恢復快: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基本保留了人體自身的心臟瓣膜結構,所以手術安全,術后恢復也快。 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有著明顯的優(yōu)越性,但是不是每個病人都能施行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哪些病能行心臟瓣膜成形修復術呢?不同的心臟瓣膜病患者應該采取何種手術方案呢?
梅舉教授從事心血管外科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已二十五年,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心血管中心進修外科臨床,已施行各種心臟瓣膜手術2000余例,其中心臟瓣膜成形術400余例,手術成功率在98%以上,具有豐富的瓣膜外科臨床經(jīng)驗。梅舉教授根據(jù)自已的經(jīng)驗,對待不同的心臟瓣膜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以獲得最佳的遠期效果。他治療的心臟瓣膜病70-80%進行了換瓣手術,作瓣膜成形術的病例在20-30%左右,他所在的新華醫(yī)院心胸外科,心臟瓣膜成形術占全部瓣膜手術的23%,這與先進的歐美等國此類手術比例相當。梅舉教授認為,對心臟瓣膜病患者,手術首先要考慮作成形術保留自身的瓣膜,如果瓣膜病變嚴重不能成形,或成形失敗,才改作換瓣術。當然心臟瓣膜成形術的施行主要取決于心臟瓣膜病變的情況,下列瓣膜病變優(yōu)先考慮瓣膜成形術:1、先天性心臟瓣膜病,如二尖瓣、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狹窄等;2、老年退行性心臟瓣膜?。豪夏耆擞捎谛呐K瓣膜發(fā)生衰退病變而導致二尖瓣膜關閉不全等;3、缺血性心臟病合并的二尖瓣關閉不全:缺血引起二尖瓣功能障礙及關閉不全;4、部分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心內(nèi)膜炎引起的腱索斷裂、或局限性的瓣葉破壞引起的心臟瓣膜關閉不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