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頭痛,腰背痛,肌肉壓痛或者腹部脹痛?這些疼痛可能經(jīng)常發(fā)生令你坐立不安,情緒緊張,做事不能專注,甚至干擾你的睡眠。其實疼痛是你的主觀感覺,那可能是肉體又或是心靈的痛楚。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些關於痛的特性;(一)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個人感受。(二)未必有身體組織的損害。(三)痛苦程度未必和傷患嚴重性成正比例。(四)每人忍痛能力及表現(xiàn)也有差異。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時會遇到一些情況,個人對痛的反應截然不同。例如一位母親在火警中被火燒傷,但她會不理會其痛楚而仍奮力搶救她的孩子。同樣地她在下廚時不小心被滾油灼傷,她會大聲對著丈夫呼痛。             對于舒緩痛楚,首先要了解導致痛楚的原因。例如身體受緊縛而發(fā)痛,腹下部因大腸的糞便過度積壓而脹痛。另外發(fā)痛時,我們也要體驗痛的所在位置及其變化,例如痛只局限於身體某一部分,又或者會從身體某處而轉(zhuǎn)往其他身體部分,又可能時而劇痛時而停止。很多時身體某部分發(fā)痛而與其真實傷患根源相異,例如膽囊毛病會引致上背及肩膊痛。              當我們和有疼痛的人談話時,應盡量用『不適』的字眼取代『痛』字,用較幽默的句語引發(fā)痛者發(fā)噱,使他對其『痛』的專注因而分散,這樣對舒緩其痛楚會有幫助。其他方式例如安排一個舒適的坐姿或臥姿,調(diào)節(jié)適中的室內(nèi)溫度,保持空氣流通及清新,教導痛患者松弛身體,呼吸要保持平均的節(jié)律,盡量保持輕快的心情,想象愉快的經(jīng)驗。很多時我們需要陪伴痛患者亦以精神上的支持,但盡可能讓他休息而少說話。一些活動例如閱讀,聽音樂,看電影也能夠分散對痛的關注。而一些實際的措施例如用冷敷或熱敷痛患處也能奏效,有時輕力按摩,痛患處也能舒緩不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