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期指數(shù)連漲7周之后,一些人高喊牛市來了,大膽追進;最近連跌4周(截至上周收盤)后,又改變了想法,認為大勢已去,趕緊殺出,結果在節(jié)后首個交易日(周四)的反彈中踏空。實際上,連續(xù)大漲之后恰恰是短線出局的好機會,同樣,連續(xù)大跌之后,又是難得的低吸良機,尤其是大盤和個股“挖坑”帶來的“雙贏”機會。 只要打開中國股市建立20多年來的指數(shù)運行圖便不難發(fā)現(xiàn),歷史上最佳建倉時機往往都在“挖坑”時。遠的不說,單是最近5年,至少出現(xiàn)過三次較為典型的“挖坑”機會。第一次歷時10個月,漲幅109%;第二次持續(xù)時間4個月,漲幅達到37%;第三次始于2011年4月18日的高點,至今依然處于右側構筑之中。從這三次典型的“挖坑”機會可以看出,每次出現(xiàn)“挖坑”,對于投資者來說都是難得的低吸機會。 在操作層面,把握“挖坑”機會的最佳方法無疑是在坑底買入最強勢的品種,再在坑頂賣出、獲利了結,但實際上很少有投資者能達到這樣的操作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在當時大家既不知道坑底在哪里,也不知道未來的強勢板塊和領漲個股,等發(fā)現(xiàn)“挖坑”機會時往往為時已晚。所以,寄希望在坑底買入最強勢的股票并不實際。 在這種情況下,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操作方法實際上是左側低吸、右側高拋。此法建倉雖不能確保買在坑底,也不是右側進場那樣“一買就漲”,而是在事先不知道坑底在哪里的情況下選擇的左側交易,但卻能買得一次比一次低,符合新增資金“越跌越買”的操作要求。結果表明,這種操作方法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不僅能取得理想收益,而且能達到市值上升、資金增加的“雙贏”目的。 左側交易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買入后多數(shù)情況下要“吃套”,且買得越早套得越深。最大的好處是不僅存量資金可以高拋低吸,增量資金也可源源不斷地進場,成本價也是越買越低,數(shù)量則可以越買越多。這種交易方法看起來嚇人、實際上安全,大量的投資機會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的。另外,對于錯失了左側交易機會的投資者來說,也可適當選擇右側買入,但要注意在大盤回調(diào)和個股下跌中尤其是急跌時買入,盡量不要在急沖時追漲。 把握“挖坑”機會,打好“雙贏”之戰(zhàn)操作中出現(xiàn)的極端情況有兩種:一是空倉,二是滿倉。相比之下,較好的方法是在重倉持股的同時通過擁有獨特技法、采取長短結合,從而取得超過大盤和個股自身漲幅的結果,這一結果相當于在“挖坑”的同時打了個漂亮的“雙贏”戰(zhàn)。其中,須引起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三:一是要在眾人恐懼的時候敢于買入弱勢股票,這一點非常重要;二是要在操作流暢的時候大膽進行高拋低吸;三是要在患得患失的時候嚴格按計劃操作。在頻率控制方面做到機動靈活,有機會就多動,無機會就休息;在交易方式上做到形式多樣,既可用“T+N”方式交易,也可用“T+0”方式交易,只要賬戶里有足夠的底倉即可。 |
|
|